APP下载

记忆中的多产作家白刃

2017-03-25魏军

北广人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丁玲戏剧记忆

记忆中的多产作家白刃

白刃是位多产作家,戏剧、小说、电影均有上乘之作。他所以知名,实属被批之故。《战斗到明天》、《白鹭》、《糖衣炮弹》、《战火纷飞》、《兵临城下》等几乎无一不受到批判和诋毁。

1978年,我接受了编辑新中国成立30年来我国出版、发表的有关反特、肃反题材的小说、电影、戏剧作品,按不同时期精选结集出版《肃反小说选》、《肃反电影文学剧本选》、《肃反剧作选》三部选集,向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的任务。一天,我到招待所拜访了闭门思过的白刃,对他说拟把话剧《糖衣炮弹》作为首篇收到《肃反剧作选》集子里出版,他听后很高兴。当他得知我是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的编辑时,他的脸色有些凝重,似乎又唤起了以往被批判的记忆。经过一番交谈,他终于同意了。后来,我创办文学期刊《啄木鸟》时,我又向他约稿,他的《微山湖浊浪》在《啄木鸟》第一期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从此我和白刃交往甚密。

白刃有着传奇的人生和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女儿白安丹读过我发表在《剧本》月刊上,介绍白刃走上革命道路和戏剧创作的文章后,才知道父亲白刃姓王,名寄生。王寄生出生在福建省的华侨之乡、戏剧之乡,从小耳濡目染受戏曲影响很深。十几岁他漂泊到菲律宾马尼拉谋生,曾因参与卖“廿一八(共)组织”报纸和写抨击菲律宾当局黑暗的文章遭到追捕,回国后经我地下党人介绍参加了革命。在军队他曾从事新闻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与敌人遭遇肉搏战,战斗结束后,他写了一篇战地通讯,署名时想起战场上白刃格斗的惨烈,遂起名“白刃”,从此白刃这个名字,便和他被批判和骂杀的作品“名扬全国”。上世纪50年代初电影《钢铁战士》据说就是根据白刃另一篇通讯《辛排长之死》改编的。

白刃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1950年脱稿,1951年初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出版,茅盾、丁玲做序言。出版后正值全国文艺整风,《战斗到明天》被批,白刃本想继续完成《战斗到明天〈续集〉》,心中不免忐忑、怅惘。时隔40年后,1997年《战斗到明天〈续集〉》终于脱稿,但他对该书能否出版心中无数。为实现他的夙愿,时任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的我,毅然签发出版《战斗到明天〈续集〉》书稿。白刃深知我了解他创作《战斗到明天〈续集〉》的艰辛和苦楚,诚恳地要我为该书写《序言》,我诚惶诚恐婉拒,茅盾、丁玲写过序的作品,我何敢“班门弄斧”与一代文豪们平坐。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和白刃的友谊和战友情怀。我创办成立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时,我诚请白刃为我的理论专著《中国法制文学导论》作序,并诚聘他担任该会名誉会长,他欣然诺允。

我是白刃家的常客,每次到他家造访,他总是要我陪他喝两杯,他的老伴冷克同志是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离休后自学成为画家,亲自为我下厨。白刃每出版一本书,冷克出版画集,都送我一本,并且在扉页写上“魏军同志指正”,连总政治部为白刃颁发的奖状复印件都送给了我,以示纪念我们的友谊。白刃已经90多岁了,一直笔耕不辍,继续为“明天”战斗……

我写完这篇文字后,白老尚未看到发表,于2016年5月15日8时30分驾鹤西去,享年98岁,他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面前,给我留下更多的思念。

魏军

猜你喜欢

丁玲戏剧记忆
有趣的戏剧课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戏剧类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