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舞蹈艺术与创编舞蹈
2017-03-24吕姝璇
◎吕姝璇
浅谈群众舞蹈艺术与创编舞蹈
◎吕姝璇
作为一名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笔者在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认真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来丰富自身艺术,提高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上的总体水平。笔者在专注工作之余,时刻谨记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群众舞蹈 创编
在这几年江源区大型活动中,笔者为江源创编了自己的家乡舞蹈《江源恋曲》《松花石之歌》《松花砚之歌》《大雪满天飞》,都是属于江源自己的歌曲。下面就谈谈笔者在编舞的时候所产生的艺术构思。
舞蹈是一种一般借助音乐来完成的、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多元化社会意义和作用。它用有规律的肢体语言补充歌曲表达情感的不足,是表达人们最激动时的情感的产物。
21世纪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华儿女身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之中,那些在自己周边发生与即将发生的大事小情、点点滴滴,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正能量的弘扬激励着更多有表现欲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舞蹈创作领域中来。正是这些专业的、群众性的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才会催生大量扣人心弦的优秀舞蹈作品。
一、舞蹈创编程序
一部舞蹈作品的呈现,必定有舞蹈创作的前提,有舞蹈创作的基本技法、理论的支撑,舞蹈有它的结构、段落、故事情节。
一部杰出的舞蹈作品的产生,与它所遵循的正确经验和技巧是分不开的。这些知识与技巧来源于创作者孜孜不倦地对“实战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要编出好的舞蹈作品,总体而言,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洞悉生活的点点滴滴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取材,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舞蹈创编者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之后,舞蹈创编者要从中抓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来进行科学地处理和编排,使舞蹈的主题更加鲜明和具体,用举手投足的动作,勾勒出舞蹈之“魂”,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陶冶大众的审美情操。
(二)表现舞蹈“真、善、美”,紧跟时代步伐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无法脱离时代的烙印。落后于时代潮流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在我国,大量民族、民间舞蹈能够长期流传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它们能够顺应不断变化的大众审美追求,紧跟时代潮流而发展,不断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大众审美的切实需求,并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我们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应是一种积极乐观的、鼓舞人自强不息的、励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使人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人们对生活充满期盼。
(三)熟知专业素材,提升专业素养
1.通过观察掌握舞蹈语言
任何语言都是经过点滴的丰富积累才可以被掌握的。舞蹈语言尤为如此。只有对舞蹈动作熟稔于心,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用心观察劳动人民的动作规律,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艺术加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使得舞蹈形象血肉丰满。
2.综合学习各艺术门类
舞蹈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的表演艺术,创作舞蹈不仅要熟知舞蹈的肢体语言,还要运用其他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角色、情节、高潮等进行艺术构思,起到统筹的作用。
第一,良好的乐感是创作出优秀舞蹈作品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乐感包括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把握。
第二,要有绘画和构图的基本功底。画面构图往往体现着创作者在构思舞蹈作品上掌控全局的能力,优秀的画面构图往往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之“入戏”,这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平淡、刻板的构图会使观众觉得索然无味,缺乏艺术生命力。
第三,灯光与服装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恰当地运用舞台灯光,可以为舞蹈作品的渲染和烘托起到良好的作用,深化舞蹈作品的主题,将观众吸引到特定的场景氛围中。服装的设计体现着角色特征,正确地选用服装,会让观众更有“入境”之感。
第四,编导要充分培养自己的艺术想象力。通过联想、幻想等手段,让舞蹈作品更具浪漫抒情色彩,这是让艺术作品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丰富的想象力是文艺作品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具有活力的想象往往是文艺作品的点睛之笔,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要想让舞蹈作品具有独创性,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二、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源于生活,舞蹈创编亦源于生活,要有一颗细腻的心,一双敏锐的眼睛,用心感受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生活,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吕姝璇,女,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舞蹈创编与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