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沛东作曲艺术特征研究
——以歌曲《乡音乡情》为例

2017-03-24崔志勋

参花(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乡情乡音大调

◎崔志勋

徐沛东作曲艺术特征研究
——以歌曲《乡音乡情》为例

◎崔志勋

徐沛东是我国知名作曲家之一,他丰富的音乐作品和广泛涉猎的题材,充分反映出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和时代风貌,他创作的作品广受人民群众喜爱。《乡音乡情》是其经典作品之一,歌曲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眷恋和赞美之情。本文将通过《乡音乡情》音乐内容分析来研究徐沛东的作曲风格及特点。

徐沛东 作曲技法 艺术特征 《乡音乡情》

一、徐沛东介绍及其歌曲创作背景

徐沛东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是我国知名作曲家之一。他丰富的音乐作品和广泛涉猎的题材,充分反映出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和时代风貌。他创作的《我热恋的故乡》《我像雪花天上来》《中国永远收获着幸福》等作品,广受人民群众喜爱。《乡音乡情》是其经典作品之一,该歌曲由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一经发表和录制成碟,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同。特别是经过刘斌、戴玉强等著名歌唱家演唱过后,已成为各类音乐会歌手们竞相演唱的曲目之一。歌曲旋律激昂优美又不失忧郁的哀思,配合歌词,华丽且注重深情。通过对戈壁滩、运河边、骆驼、新禾、森林、村落等一幕幕眼前的画面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人民生活的幸福,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二、歌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结构简单却进行了精心设计

《乡音乡情》这首歌曲之所以受到广大歌唱者的欢迎,广为传唱,与其歌曲简单的结构设计是分不开的。整首歌曲虽然结构短小简单,但内容丰富。歌曲采用的是扩展性再现乐段的二段体曲式,由两个对比的、性质不同的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抒情陈述乐段,通过舒缓平和的旋律,衬托歌词中描述的戈壁滩、洞庭湖、森林、渔火等美景画面,表达对自己生长的家乡的热爱和无尽的思念;第二乐段旋律激昂奋进,用切分音突出强音,衬托歌词华夏土地、九曲黄河等壮丽雄伟的景象,抒发强烈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接着音乐进入行板较快的节奏,诉说着乡音乡情,时刻萦绕在我心窝。

(二)曲式曲调简约但又内藏亮点

《乡音乡情》这首歌曲为降E大调的抒情歌曲,整个情绪基调阳光,且充满上升的力量,使音乐开始部分就直接大气地展示出了祖国家乡的壮丽美景。在其中,点睛之笔是出现了离调的现象。歌曲的前两句起于大调调式,音乐色彩明朗、大气,第三、四句转到小调,色调暗淡、忧郁,第五句时,也就是歌曲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又回到了大调上,从那种忧郁、淡淡的忧思中将听者拉回到了明亮的大调色彩中,使人豁然开朗。歌曲的第二段是歌曲强烈抒发情感的部分。开始也是在大调上进行,通过明亮的大调表现出对华夏土地、九曲黄河的无限热爱。在第四句时也出现有离调现象,利用小调幽暗的色彩抒发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缕缕乡音萦绕心窝,中国黄河生养的儿女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谢、思念的情怀。

(三)旋律平稳却能突出主题

《乡音乡情》这首歌使用大量的旋律重复手法,促进音乐的展开。歌曲第一段多采用音程级进进行的方式,让人听感十分流畅,且开始音就直接处在高音区,便于演唱者展现明亮的音色,使音乐大气地展示出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景。歌曲的第二段,音区明显比前段高,从小字二组G出发,结合二度音阶下行,雄伟壮丽地抒发了华夏土地九曲黄河的澎湃大气。整首歌曲从展开乐思、重复法构建作品方面,都表现出了超高的作曲技法,让整首歌曲抒发情感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歌曲的和声进行主要通过了T(主音)-S(属音)-DD(从属音)-D(属音)这样的和声进行方式来对情感层层推进,使歌曲旋律优美且主题突出。

(四)节奏简明,展现平稳大气

从节奏上,《乡音乡情》使用的多为平稳的八分音符节奏音型或连续十六分音符,音乐总体呈现出一种平稳大气、静谧而甜美的音乐基调。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乡音乡情》这首歌曲从结构、曲式调性、旋律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出了徐沛东“简约但不简单”的作曲风格。通过简单的结构、简约的调式调性、平稳的旋律等来展现歌曲的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的音乐内容,让百姓们能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能更好地进行传唱,让创作具有时代性和大众性融合的特点。

[1]宁文燕,赵海春,邓颖贞.试论艺术歌曲《乡音乡情》的音乐元素及其演唱技法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01).

[2]张微微.走进徐沛东《乡音乡情》的演唱研究[J].大众文艺,2010(17).

[3] 陈璐佳.对比分析声乐歌曲《乡音乡情》与《古老的歌》[J].音乐大观,2012(08).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崔志勋,男,唐山市艺术研究所,四级作曲,研究方向:作曲)

猜你喜欢

乡情乡音大调
安东尼奥·罗塞蒂圆号作品《降E大调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乡音永久
G大调随想曲
乡情
乡情如歌
乡音如歌
一坛乡情煨酒
乡音
乡音
侨讯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