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教育的文化生态解析
2017-03-24周景辉聂英杰
◎周景辉 聂英杰
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教育的文化生态解析
◎周景辉 聂英杰
全球化时代,高校通识教育应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合理构建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化生态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自觉与价值重估、中华文化传承开发与创新、世界文化整合三个方面就文化生态建构给出了相应策略。
全球化 通识教育 文化生态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全球化盛景之际,极易忽视它所带来的弊端。仅就文化而言,若毫无防备地照单全收,势必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和本土文化的失序。因此,通识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日益显著。通识课程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培养、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此情形下,更应承担起捍卫、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庄严责任,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抉择。[1]
一、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学”这一术语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每种社会形态适应不同环境所致。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概念,指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并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
文化生态环境的原初形态表现为多元共生、自在自为、和而不同、和谐互进。然而当前,在全球一体化格局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向世界各国灌输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力主实现世界文化的同质化,而这种以文化同质化为名的文化霸权极易导致民族文化的失据和式微。
在高等院校,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陌生而新鲜的异质文化更容易投合青年学生盲目猎奇的心理,致使部分学生在对一些文化现象并未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甚至崇洋媚外。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露脐装、牛仔裤,不少学生着装追求耐克、阿迪达斯,饮食追求麦当劳、必胜客,娱乐追求好莱坞、迪士尼。正如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言:界定全球化的关键是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音乐和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2]部分学生在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片面追求西化,言必称“民主”,行必求“自由”,不辨是非地要求“发言权”,不以结婚为目的地恋爱,追求实用主义,主张金钱至上,不惜荒废学业地做兼职,过度自我,责任感缺失。从生活方式到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西方从风而服。[1]
二、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够
我国大陆大学通识教育设置多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模式,围绕思想道德、语言技能、人文和身体素质、科学技能等内容展开,一般包括“哲学与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审美”“语言与文学”“创新与拓展实践”“科学与文明”等门类。[3]调查显示,多数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单纯注重考量学科门类是否齐全,而忽视了通识课程的文化属性,较少从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分野角度平衡课程。诚然,单一向度地对通识课程进行设置势必会造成系统性不足的偏颇,而纵向覆盖学科门类,横向包罗多元文化进行课程设置,才能更趋综合、更趋完善。
(二)师资不足,因人设课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资深教师,大多数的通识课程都是由专业教师讲授。[4]为弥补通识课程专业师资匮乏的缺憾,多数高校干脆由专业教师承担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势必导致两个结果:其一,因人设课,有什么专业的老师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其二,通识课程专业化,造成学生学习障碍严重。
(三)传授方式僵化单一
多数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活动均受到学校和教务部门的严格管制,只能按部就班地在课堂完成,且通识课程通常为大班授课,授课方式亦受到限制,大都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而现实是,信息化图像时代,单一僵化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课堂上,学生随身携带着手机、平板电脑,要么刷微博、发微信,要么看电影、听音乐。[4]如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三、高校通识教育文化生态建构策略
(一)文化自觉与价值重估
“文化自觉”指身处特定文化语境的人,对其文化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有充分了解。文化自觉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认知,第二要对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有基本的把握,才能在多元文化中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其他文化一起,建立基本秩序和共处条件。[5]
大学存在的理由,正是为了文化的永续发展,为了文化与教育的充分自主。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地对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思考。高校理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惟其如此,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尊严。[3]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因子,教育目标亦应反映新的时代内涵: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素养,秉承“和而不同”的原则,为本土文化的世界认同贡献力量;第三要提升学生的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高远的理想和信念。[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思想成就灿若星河,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因子不可计数:儒家的仁义忠恕、道家的随性自然、墨家的兼爱笃行、法家的尚公无私、兵家的审时度势皆有其动人力量。华夏民族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宽厚仁德的民族气节值得炎黄子孙发扬传承,理应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席位。[6]
(二)中华文化传承开发与创新
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文化战略中首要任务就是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建立源于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7]
中国文化博大而深邃、虚怀而有容,其中涵容的“天人合一”“中和位育”“贵和尚中”等价值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天人对立”“物尽其用”“以暴易暴”形成鲜明对比。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国的大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全球一体化格局下,我们更应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哲学和经验智慧,明道济世、守正创新,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力量。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相对于单纯的文字,图文音像并茂的网络信息更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于是,理应深入阐释解读的文学、文化经典常常被遮蔽,而传统文化往往被粗浅化、消费化。在此情形下,高校的通识课程应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整理,并将其在当代语境下激活,系统性构建中国文化谱系,探讨中华文化世界化的途径。
高校通识教育应着力帮助学生维系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通识教育可以开设《礼记》《论语》《大学》《中庸》《尚书》《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品读,《老子》《庄子》《列子》《了心经》《天机经》等道家经典品读,开设《心经》《百喻经》《弘明集》《金刚经》等释家经典选读,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情怀。[3]
(三)世界文化整合
甘阳援引张光直的说法,指出:要把中国文明的潜力发挥出来,需要同时做三件事:一是深度研究中国文明,二是了解世界史,三是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8]
在全球化语境中,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坚守、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也要对世界文化进行系统性地观照,以便在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清醒地建构本土文化主体性话语系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西方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和东方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四大模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可选择儒、道经典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可以选择鲁迅、郭沫若、林语堂、莫言、阿城、余华、王安忆等作品;西方文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可以选择《荷马史诗》《神曲》《哈姆莱特》《尤利西斯》《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东方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可以选择《万叶集》《亡灵书》《吉尔伽美什》《约伯记》《源氏物语》《挪威的森林》等作品。[4]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经济腾飞的同时,文化复兴同等重要。高校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更应肩负起维系文化认同、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神圣职责,为当代大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生态,为世界文化多元化提供中国智慧。
[1]聂英杰,周景辉.全球化语境下的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新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8).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和文化[A]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8.
[3]周景辉,聂英杰.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4]聂英杰,周景辉.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5]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06).
[6]聂英杰,周海燕.中国文学中的中国梦解析[J].北方文学,2015(23).
[7]蔡拓,孙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8]甘阳. 从大文明格局看今日中国与世界 http:// wemedia.ifeng.com/7127159/wemedia.shtml.
(责任编辑 王芳)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项目成果(项目编号:W2015060)。
周景辉,男,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聂英杰,女,吉林白城人,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