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民间文学漫谈(一):民间故事

2017-03-24张书珍

参花(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盘山杨柳青海河

◎张书珍

天津民间文学漫谈(一):民间故事

◎张书珍

在全国上下越来越重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内核的今天,研究色彩斑斓的民间故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天津在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下产生的丰富的民间故事予以简要梳理,彰显世世代代天津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精神。

天津 民间故事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灵魂,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因而,弘扬蕴含在民间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浮浮沉沉。一路走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劳动和社会经验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民间故事最为绚烂多姿,值得品读。

一、天津的地理、人文环境为民间故事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天津市(简称“津”,旧时简称“卫”)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为海河5大支流汇合之地,是我国最早的直辖市之一。

“九河下梢天津卫”,以“天子津渡”之地而得名,为拱卫京都之势而设垣。自建卫以来,“几经沧桑伴荣辱,风云变幻数百年”。

天津城市聚落发展的历史若从金代贞祐三年(1214年)左右在天津地区设立“直沽寨”算起,已有800年;若从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设立天津卫并修筑天津城算起,也有600余年的历史了。

天津地区流传着此地曾是“退海之地”的传说,据地质学家勘测证实,距今1.5万年前的大理冰期末期,曾发生了地质史上著名的“天津海侵”,海水吞没了现在天津平原的广大地区。大约6000年前,海水退落,加之古黄河的冲击淤积,渐渐形成了辽阔平整的天津平原。

早在殷商时期之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这块平原上生息。战国时期,天津平原进入了全面开发时期。西汉时期,开始设置县治,同时设立盐官,对长芦沿海的盐业生产加以管理和控制。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曹操为了方便军需物资的运输,利用当时已有的水系资源,进行大规模内河运输,这是天津内河漕运活动的开始。隋唐时期,大运河水系开凿完成,形成了“江淮挽输,千里不绝”的壮观景象。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此留下记述:“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输东吴。”元代定都大都(现北京市),漕运规模急剧扩大,于大德年间(约1300年)在今天津市区大直沽一带设立了漕运接运厅和临清万户府。这是历代中央政权在现在的天津市区中心最早设立的行政机构,为天津流传至今的“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传说提供了真实的历史依据。

天津近百年的历史,更是风云际会,实业救国、文化领先、民风民俗等,在天津民间故事中均有传唱和流行。岁月的积淀,风云的侵蚀,不但哺育了天津这座中国北方具有重要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的大都市,也成就了这座城市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二、天津民间故事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地方传说

由于天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在这一方宝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说。天津市地处渤海湾的一隅,因此在天津市流传最早的传说便是《渤海湾是怎么形成的》,还有与天津举世闻名的海河相关的《海河裁弯取直》,记述天津市最早的老城厢的《算盘城》,描述老城厢中心的《鼓楼的传说》。“天津系濒海之区,崇奉天后较他处尤虔”,有《娘娘宫的传说》系列。被誉为“京东第一山”的盘山,也有着诸多的传说故事……

1.《海河裁弯取直》记述了一段清朝末年关于整修海河的故事。因朝廷和天津地方政府无财力整治海河水系河道,自清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五年,天津城区遭受大小水灾有10次之多。海河严重淤塞,几乎完全不能通航。迫于外国列强为保护在津租界的利益而施加的压力,时任直隶总督的王文韶与各国驻津领事、天津海关税务司、各国在津租界当局、各国在津商会会长等协商,聘请丹麦人德林特为顾问,组建海河工程局,并拟定了浚治方案。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对海河进行了6次“裁弯取直”工程。光绪二十九年(1903),各国商轮即可直接驶进海河市区沿岸租界码头停泊装卸。工程挖出的泥土,用于填平英、法、日租界(均在现和平区)的大片洼地。

2.《算盘城》在民间流传很广,成为老天津人的共识。中国的城池历来讲究方方正正,唯独天津这座城“从云彩眼儿里朝下看,海河边上活像摆着一把大算盘。”明永乐二年11月(1404年12月),天津设卫,同年12月,朝廷命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修筑天津城。初建时为土城,城内面积不过9余平方公里。四座城门,东门叫镇海,南门叫归极,北门叫带河,西门叫卫安。城池中央建鼓楼一座,以及各级衙门行馆,另有津门——有名望的高门大宅住户及为数众多的百姓人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强令拆除天津城墙。如今,和平区与南开区为界的南马路,南开区界内的东马路、西马路,南开区与红桥区为界的北马路,就是当年在原城墙遗址上修筑的。在老城里的东南角和东北角,由南马路至北马路开辟出一条“城厢东路”,这是在1997年首次拆迁老城厢居民住房。接下来,2002年,整座城厢拆迁,仅留下几个院落,包括东南角的广东会馆、西北角的中营小学、东北角的文庙和徐家大院(后为城厢纪念馆)等。几百年历史的老城厢消失殆尽,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3.《鼓楼的传说》在天津有很多的版本,主要集中在南开区,毕竟这里是鼓楼的所在地。著名的《津门杂记》中,曾对其这样描述:“楼居城中央,高三层,四面穿心。通四大街。砖穴最古,上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年所,声闻十余里,可预卜晴晦风雨。东面额题‘声闻于天’,颇雅切。北面有本城名士梅小树宝璐题联云:‘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句甚奇警。楼上供大仙像,居人因保护一城,颇著灵感。朔望香火最盛。”

4.天津民间对于“娘娘”女神的崇拜,在历史上曾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民俗活动。天津最早修造的天妃宫,早于现存的天津天后宫。元代初年至元十九年(1282),试行海运漕粮以后,以现河东区大直沽为终点,设立了接运厅和临清万户府,大直沽就成为了当时海津镇(元代天津地区的行政建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久,就在大直沽修造了一座天妃宫(俗称东庙)。现在的天津天后宫(俗称西庙)的修建时间晚于大直沽的东庙,这是因为海河水系经过调整疏浚,漕运终点上移,故三岔河口已成为河海联运、转运漕粮到大都的中转基地。天津民间对“娘娘”的崇拜,随之更加普遍。除元朝建的两所天后宫外,还在河东区唐家口、河北陈家沟、南开西头如意庵、红桥丁字沽及津南咸水沽等处,由民间自发盖起十几所娘娘庙。

这一民俗崇拜活动,随着清代天津的建制(由卫升为县、府道),愈演愈烈。而作为见证着天津市发展的天后宫,也形成了国内宗教(包括民间宗教)场所罕见的“群神杂居”的现象。天后宫内除主要崇拜偶像“天后娘娘”外,还有天后的巡行替身“泰山娘娘”,掌管生育、哺乳及疾病的“送子娘娘”“奶水娘娘”“眼疾娘娘”等十几位娘娘。此外,还有佛道的偶像,像“五大仙家”“花姐姐”“痘哥哥”,以及不见经传的“巫神王三奶奶”“挑水傻哥哥”……诸多稀奇古怪的各路神仙,不一而足。

5.盘山,津门又一处久负盛名的古迹,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城西15公里,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历史上被誉为“京东第一山”,近代又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据《盘山志》记载,盘山至迟在唐代已经是游览胜地了。“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唐代以来,佛道僧徒在盘山先后修建了云罩寺、万松寺、天成寺、上方寺、少林寺、盘古寺等几十座寺院。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善男信女,进山游玩和参禅礼佛,络绎不绝。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盘山发展到极盛时期。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盘山风景,曾感叹道:“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他下令在盘山南麓修建了一处规模浩大的祁宫——静寄山庄。这座山庄建筑仿照承德“避暑山庄”的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整个山庄的园林建筑与盘山的秀丽风光浑然一体,形成了山地园林的自然美景。清朝皇帝经常在夏季来此避暑游玩,处理朝政。与盘山相关的传说,在蓟州可谓俯拾皆是,流传甚广。

(二)民间技艺

天津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九河下梢、五方杂处”的风水宝地藏龙卧虎,能工巧匠俯拾皆是。其中,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民间艺术要属天津的“老三绝”:泥人张、风筝魏及杨柳青年画。

1.泥人张。泥人张,即天津泥人彩塑艺术创始人张长林。

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其父以捏制和出售泥制的小动物为业。张明山自8岁随父学艺,练就一手捏制泥制品的绝活,并敢于创新,富于想象,捏制的各种小动物活灵活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18岁的张明山用泥塑造了著名京剧演员余三胜的艺术形象,遂名声大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泥人张”。

张明山刻苦学习文学、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博采众长,加之其作品题材广泛,制作细致工整,内容健康清晰,所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曾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一等奖,并在南洋各地展会上获奖状、奖杯20余件。关于泥人张的传说在天津有很多故事,广为流传,是天津人民的骄傲,其中不乏国画大师徐悲鸿对李鸿章与泥人张的一段传说:“李鸿章督直时,曾要泥人张塑其容,张至,李傲岸不为礼。张因此传其丑态,而形神酷肖。李虽不喜,因无奈之何。”

2.风筝魏。魏元泰(1872—1961),16岁开始在“天福斋”跟师傅蒋福学扎彩,出师后,开设“长清斋”扎彩铺,除制作道具和玩具外,大部分时间从事风筝研制工作。他的作品不墨守成规,对前人的扎制技术做了许多改进。例如他以榫接骨架的方式代替丝线和纸捻,使做成的风筝既轻巧又整洁美观,并且还降低了成本。他制作的折叠风筝,以制锡箍替代翎毛管衔接骨架,坚固,美观,且不被虫蛀。他还吸收了天津刻纸对称均衡的构图方法,使作品更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1914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国际巴拿马赛会,并获得金质奖章。

传扬风筝魏的民间故事多姿多彩,至今仍被天津百姓津津乐道。

3.杨柳青年画。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是因为它的产地而得名。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城西30里,金代叫柳口镇,明代始改今名,清雍正九年(1731)划归天津府。境内子牙河、大清河及南北运河都从这里流过。

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末。杨柳青年画和江苏桃花坞年画,在艺术风格和生产规模上并驾齐驱,因而有“南桃北柳”之说。

杨柳青年画的产地并不只限于杨柳青镇,附近方圆数十里的村子,几乎“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早期作品多为仕女和娃娃,画面多为单个或两三个人物,娃娃的形象也都是大头胖身躯。

清乾隆、嘉庆年间,杨柳青年画步入极盛时期,技法上也出现了许多创新,多人物的繁复场面代替了初期的单个人物。同时,还产生了以背景和道具来烘托主题的手法,代表作品有《小妹三难新郎》等。到光绪年间,杨柳青年画的画风又受到文人画的影响,不仅造型准确,画法细腻,而且画面都有题词。因此,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有了“粗活”“细活”之分。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取材相当广泛。正如潘元石在《杨柳青版画的艺术价值》中所说:“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

杨柳青年画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至1736年前后,达到了鼎盛时期,从业艺人遍布村镇农舍。最著名的年画作坊如戴廉增、奇健隆都开业于1604年前后,各自拥有50余个画案,每年都要印绘2000件(每件500张)以上,大量销往华北、东北、西北及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并远及海外。

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久远,因而,有关杨柳青年画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极其丰富,除有关的传说、故事外,还有叙事歌谣,以及民间艺人根据传说、故事改编的民歌、曲艺演唱等,成为和杨柳青年画这一民间工艺珍品相映成趣的又一民间艺术宝贵遗产。

(三)地方特产

天津是北方沿海的重要城市,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毗邻华北平原。地域的特点决定了天津有工业、农业、盐业、渔业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大量诸如三条石、长芦盐、小站稻、河海二鲜等民间故事,丰富多彩。

(四)著名人物

北洋派李鸿章、推行新政的袁世凯、书法大家华世奎、武林人物霍元甲、机智人物刘道原……近代中国看天津,中外名人、达官显贵、街巷义侠,天津的人物故事浩如烟海,笔墨难尽。

三、天津民间故事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弘扬

《精卫填海》《哪吒闹海》等传说故事凝聚了中华儿女的集体情结;根据天津民间故事改编的《神鞭》《霍元甲》等影视作品曾激励几代人的民族豪情。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会不断涌现出更多民间故事的衍生作品,续写华夏古国的美丽篇章!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张书珍,女,本科,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研究方向:民间文艺)

猜你喜欢

盘山杨柳青海河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曹新刚 作作品欣赏品欣赏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杨柳青
破冰开河
聚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