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故事疗治学生考试焦虑

2017-03-24刘鹏志

江苏教育 2017年48期
关键词:登山者潜意识绳子

刘鹏志

隐喻故事疗治学生考试焦虑

刘鹏志

隐喻故事疗法是通过各种隐喻与个案进行沟通,把要对案主说的话,用隐喻的形式藏在故事里。隐喻故事疗法可以用来辅导考试焦虑的学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运用隐喻故事疗法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故事和自己的困境之间建立连接;隐喻故事不能讲得太直白;隐喻故事可以稍加改动;隐喻故事疗法可以和其他方法、技术相结合。

隐喻故事疗法;学生;考试焦虑

所谓隐喻,就是用某一经验领域里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另一经验领域里的事情。在心理咨询领域,最早将隐喻故事运用于治疗的是美国催眠治疗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H Erikson),他通过各种隐喻与个案进行沟通,把要对案主说的话,用隐喻的形式藏在故事里。一个有疗效的故事,除了有沟通效果外,还要符合以下三个主要条件:结构上的对等,故事的结构要和来访者困境的心理结构对等,这样的对等也许很明显,也许是隐藏的,同时要和案主的意识与潜意识沟通;行得通的解答,故事中要有一个“通路”,像是提供一个解答,这样的解答也许很明显,也许很幽微,即使案主的意识无法发现,案主的潜意识也会吸收;彻底的故事,故事中包含许多层面,涵盖多层次的意识和潜意识认知,案主在听故事的同时,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上都接收到了信息,通过与潜意识的沟通,咨询师巧妙地引导案主改变意识,充实正向自我能量。在这样的历程里,很多来访者的行为有了转变,人生有了转机。

一、期望目标过高学生的辅导

有些学生在考试即将到来时,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明知自己根本无法达到,却还是坚决不放弃。压力往往来源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这些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其实,这些道理他们也明白,但劝说他们降低自己的期望目标往往收效甚微。通过隐喻故事疗法,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触动。可以给来访学生讲《那根绳子》的故事:

有一个登山者非常痴迷登山运动,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开始了他的旅程。由于他希望完全由自己获得全部的荣耀,所以决定独自出发。他来到山脚,开始向上攀爬,此时已经有些晚了,他非但没有停下来准备露营的帐篷,反而继续向上攀登。山上的夜晚格外黑暗,月亮和星星又刚好被云层遮住了,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能见度几乎为零。即便如此,这位登山者仍然继续不断向上攀爬,就在离山顶只剩下几尺的地方,他突然滑倒,而且迅速摔了下去。

当死亡正在快速接近的时候,突然他感到系在腰间的绳子重重地拉住了他,他整个人被吊在半空中。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大声呼叫:“救救我!”

这时,天上有个低沉的声音回答他:“你要是真的相信我可以救你的话,你就把系在腰间的绳子割断。”

可登山者不敢放弃那根保全生命的绳子,他认为只有那根绳子是可以救命的。第二天,搜救队在山下发现一具冻得僵硬的登山者遗体挂在一根绳子上,在距离地面只有十尺的地方,他的手还紧紧地抓着那根绳子。

听完故事,学生的触动比较大,这时,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师: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自己和那个登山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紧紧地抓住绳子舍不得放手。

师:最终怎么样?绳子救了他还是害了他?

生:前面多亏了绳子,否则他会摔死;但是,后来他不舍得放下,最终冻死在绳子上。

师:由此你想到什么?

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什么都要合理地加以利用。

师:嗯,你讲得很好。结合你目前的情况,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合理的目标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动力,过高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甚至形成阻力。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师:那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呢?

生:老师,我明白了,要学会放弃。

……

隐喻故事往往比较生动有趣,直接进入来访学生的潜意识,和潜意识进行沟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担心考试失败学生的辅导

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过度担心考试失败引起的,担心自己成绩考差了父母会责怪,或者感觉对不起父母;害怕被同学嘲笑,或者被人瞧不起;害怕被老师批评,或者感觉对不起老师;等等。这些担心忧虑的情绪令他们坐立不安、忧心忡忡,以至于影响他们的考试发挥。面对这样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讲《人生的两个选择》的故事: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这位年轻人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年轻人问:“如果被分配到了国外的军事基地呢?”

爷爷说:“那也还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那也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年轻人问:“爷爷,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呢?”

爷爷说:“同样还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安全归来,另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够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多余。”

年轻人问:“要是不幸负伤了呢?”

爷爷说:“你同样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依然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它干什么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

爷爷说:“还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作为敢于冲锋陷阵的国家英雄而死,一个是唯唯诺诺躲在后面却不幸遇难。你当然会选择前者,既然会成为英雄,有什么好担心的。”

讲完故事以后,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事情里面也隐含着良机。

师:是这样的。你一直担心自己高考发挥失常,发挥失常会给你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呢?

生:最主要的是我感觉对不起父母,他们操劳一生就希望我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万一考不好……

师:万一考不好会怎样?

生:我不敢去想。

师:根据你目前的成绩,高考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

生:上不了一本,只能上二本吧。

师:面对这种情况,你的父母会有什么反应?

生:他们还能怎样?也只能接受了吧。

师:那你自己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我会在本科阶段认真学习,争取考研的时候再考一个理想的大学。

师:结合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你会有什么启发呢?

生:天无绝人之路,每件事情都隐含着好坏两种可能,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好的可能。我发现考不好并不完全是坏事,可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而且我以前一直担心考不好,但从来不敢去想考不好的结果是什么,今天你让我想了以后,我反而感觉内心平静了。

三、无法专注学习学生的辅导

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并非某一种特定的担心引起的,他的担心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时会担心自己发挥不好被人瞧不起;有时又经常想着自己过高的期望目标;有时还会担心高考后志愿如何填报……总之,由于过于重视考试结果,造成想法很多,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快到考试的时候,又开始后悔自己平时不努力学习。面对这样的学生,可以讲《瓦伦达的最后一次表演》的故事: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技团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

瓦伦达知道这一次演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艺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此他演出前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来他都没有出过错,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不幸丧生。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次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本身,不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讲完故事以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师:瓦伦达为什么会在最后一次表演的时候失足坠落?

生:他太看重这次表演了,所以压力很大,表演的时候可能有点心不在焉。

师:看重的事情一定能做好吗?为什么?

生:不一定,可能会带来过大的压力,适得其反。师:对我们高考有什么启发?

生:我们和瓦伦达一样,水平已经在那里了,我们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顺利地到达终点。如果我们只盯着目标,可能会疏于脚下,反而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四、思考

1.要引导学生在故事和自己的困境之间建立连接。

以隐喻故事疗法并不是讲完故事就可以了,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故事和他自己的困境之间建立连接,只有建立了这种连接,才能启发他对自己的困境深入思考,然后获得领悟。

2.隐喻故事不能讲得太直白。

因为隐喻带着一些隐秘,不至于引起来访学生的阻抗,如果故事太直白,就变成了讲大道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阻抗,无法达成想要的辅导效果。

3.隐喻故事可以稍加改动。

同样是考试焦虑,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却并不相同,在对不同的学生运用隐喻故事疗法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可以对隐喻故事稍加改动,使之对学生有更大的触动。

4.隐喻故事疗法可以和其他方法、技术相结合。

为了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隐喻故事疗法可以和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方法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缓解考试焦虑,提高应试的自信心。

G444

A

1005-6009(2017)48-0011-03

刘鹏志,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温州,325014)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辅导与生涯教育。

猜你喜欢

登山者潜意识绳子
绳子够长吗
诱 惑
诱 惑
诱惑
寻宝藏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诱惑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