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课堂语言技巧新探
2017-03-24张晨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摘 要:体育教师使用高水平的语言艺术进行授课,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教师应从课堂语言艺术技巧及丰富的形态语言两方面入手,着重提升教学语言艺术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语言艺术;形态语言;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90-01
语言是人们最主要的沟通交流媒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体育作为一门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运动实践学科,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非常重要。体育教师准确、有趣、流畅、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为体育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拥有高水平的语言艺术,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这既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一、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
(1)声势变化技巧。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户外进行,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不同的教学项目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体育项目竞技性比较强,有的体育项目技巧性比较强,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征使用相應的声势语言技巧。在声势变化技巧中包括强调音的变化技巧及降调音的变化技巧,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声势效果来表达不同项目的教学需求。比如,教学50米冲刺这一体育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冲刺时对学生使用强调音的语言技巧,因为该项目的关键在于短距离冲刺,所以,在学生冲刺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的高音调告诉学生,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进行冲刺。教学坐位体前屈时,由于坐位体前屈是一种需要技巧性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放缓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忍一忍因为韧带拉伸带来的疼痛,引导学生放松身体缓缓地往前推。通过这种声势变化的语言技巧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轻松掌握体育技能,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声势变化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侧重点,进而做出相应的、准确的动作。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讲课时的语气和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还要根据教学环境做出快慢、轻重、停顿等不同的语气调整。比如,学习接力赛这一体育内容时,由于接力赛中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比较多,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项目,教师要放慢自己的上课速度,给学生介绍得更加详细些、准确些。
(3)语调变化技巧。体育教师的语言要合情合理、自然流畅、优美高雅,不矫情不做作,既要严厉也要温柔。通常来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弱的,教师不能给予学生过于严厉的批评和否定,否则会打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抵制甚至厌恶心理。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相应的语调变化。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迟到、早退、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责罚以示警戒,但是责罚之后学生会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致使体育教学气氛沉闷。这时候,教师可换一种舒缓的语调来进行授课,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并没有因为刚才的责罚而耿耿于怀,使得学生可以放松心情,进而更加轻松地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
二、体育教师要有丰富的形态语言
语言除了有口头传达、书面表达等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形态中的眼神、姿势、表情及手势等形式进行表达,体育课程同其他学科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它拥有独特的身体语言。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动作示范的过程中,要以热情、潇洒、饱满的精神状态将这一形态语言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这一形态语言产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渴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因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致使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受益,教师在进行重点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确定学生是不是在集中精神听课,然后再进行动作示范,并且在示范过程中不断通过不同角度的移动、眼光和手势来提醒学生,确保学生把注意力全部放到课堂上。对于一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来提醒他们,而不是在课堂上专门停下来批评他们。这样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不会打断课堂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新接触的一些体育动作,教师要对那些动作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赞扬,甚至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学生进行示范教学。而对于暂时还没有完成该动作的同学,教师要耐心地不断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教师用形态语言传递信息,可以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教师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张晨(1986-),女,江苏昆山人,二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德玲.论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吴晓丽.小学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初探[J].成才之路,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