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思考

2017-03-24朱会荣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植被恢复金沙江

朱会荣

摘要:植被是我国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方式。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是当地特殊条件,以及现有的生态系统状况,采用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有效的提升良好的生态效益。本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我国生态系统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程度上帮助。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

金沙江干热河谷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全长约有2300余公里。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为荒山荒地的裸露红土,其森林的覆盖率不足5%,其生态环境相对较为恶劣,水土流失相对较为严重,这样对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生态系的发展,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由于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良好,气候相对较为多样化,这样对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植被恢复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这对我国环境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现状

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位于我国四川、西藏、云南等的地区,其地带年均的温度 大约在20℃- 23℃,年降水量大约在600mm-800mm,但是年蒸发量却是年降水量的3- 6倍,如表一所示。因此,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主要对呈现干湿两个季节,其中干季大约在11月到来年的5月份,其降水量仅仅是全年的10.0%- 22.2%,这样对当地植物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一些植物由于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然而仅仅是因为降水量相对较小,蒸发量相对较大,导致土壤的含水量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造成植物生长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干枯死亡。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几点措施

(一)植树造林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植树造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植被方式方法。那么,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相应的树木种类。同时,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也应当对树木在成群以后的稳定性,进行综合的考虑,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效果,提升了生态的经济效益。

另外,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其生长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类的树木。因为这种树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提升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土壤蓄水检测

土壤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是提升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加强对土壤蓄水能力的监测。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应当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降雨量,以及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母质层的厚度和蓄水量,进行全面的监测,这样改善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土壤的渗透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其检测的数据和信息,加强一些蓄水设备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干旱、枯水期等因素,对植被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效率和质量。

(三)植被的划分

由于植被的种类不同,其生长的环境也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的。因此,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应当对植被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但是,划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植被的生长环境、种类等方面的不同,其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有:坡向、土壤母质特性、土层厚度、土壤入渗能力以及蓄水能力等方面,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植被的处于健康、稳定的生长状态。另外,在植被划分的过程中,应当了解植被在生长中的各种性能,根据各种不同,选择相对合适的植被,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经济效益。同时,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过程中,不能过于盲目,要根据各种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展开对植被的划分,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植被的正常生长,改善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生态系统。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利用数据和表格的形式,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年降雨量、年蒸发量等一些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其相关的数据和分析,提出了一些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几点措施,通过植树造林、土壤蓄水检测、植被划分等各个方面,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质量,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的生态环境,这对我国环境的发展,也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柴宗新 范建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J].山地学报,2014(04):381-384.

[2]段爱国.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蒸腾耗水特性及适应机制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4]张金盈 徐云 苏春江 刘兴亮.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5(06):105-108.

[5]蔣俊明 费世民 何亚平 张帆 孔庆浩.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4(06):11-15+29.

猜你喜欢

植被恢复金沙江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开挂的“金沙江”
行走金沙江
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模式和效应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