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
2017-03-24林宏赵峰
林宏+赵峰
摘 要:用“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的思想设计环节,渗透建模、优化、转化、反思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之多。(笔者在平时的讲课中一般一节新授后都至少练习2-3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对练习课不怎么重视(一说听公开课,老师们都会认为是新授课,而且一般是单元的第一课时)。平时的练习课,有些教师可能按照课本上的练习安排做一些划分,粗略地进行备课、上课;有时找一些比较新颖的练习题或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做一做。其实,练习课不只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新知,形成基本技能这么简单,它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获取学习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在笔者看来,练习课与新授课同样重要。
在《相遇问题练习》这节课中,笔者沿着“以变導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这样一条主线来设计,想通过四个环节,呈现四种梯度,渗透四种意识,夯实四种能力来实现教学目标。四个环节是“打桩”式练习、“建模”式练习、“魔方”式练习、“蹦极”式练习;呈现的四个梯度是基础、拓展、提升和挑战;渗透的四种思想是建模、优化、转化、反思。这样自然能形成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
一、“打桩”式练习环节——基础
顾名思义,就是想通过练习夯实基础,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像打桩一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
课开始笔者提出“我们已经学习了相遇问题,想想相遇问题有什么特点?怎样解决相遇问题?”并出示一道基本的相遇问题:小红和小明同时从家中出发,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0米,经过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通过这样的练习基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规范解答,强化认识,形成初步的技能,为接下来的练习铺路搭桥,促进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
二、“建模”式练习环节——拓展
记得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说:“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与发展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构模式和欣赏模式的能力。我们应将这样的理性论断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些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力量,所以在本节课中也有意尝试,力图使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当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在很多练习课中笔者都努力这样做,比如前面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还有归一问题等)
先后出示:“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山的两边共同开凿一条隧道,24天完成。已知甲队每天修12米,乙队每天修8米。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师徒二人同时在做工,师傅每小时加工28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22个零件,8小时后两人一共做多少个零件?”
“教师节学校为老师们统一做校服,上衣335元,裤子165元,一共做64套,共需要多少元?”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说解题思路,并比较四道题的算式,虽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但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目的是初步让学生建立模型,可以先求单位时间的效率和,再求共同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总量,也可以先求一方的工作量再求另一方的工作量,最后求总工作量,当然也是对相遇问题的拓展,这些都可以看作相遇问题,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算法优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变式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练习过程中的师生评析又可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
三、“魔方”式练习环节——提升
大家都玩过魔方,不断变换的小方块使人们体会到魔方在变化中带来的趣味。这种练习模式的目的是进行“知识本质不变而形式多变”的练习。
笔者先后出示这样几个题目:
1. 小明和小伟的家相距1200米,二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走55米,小伟每分钟走70米,经过8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10分钟呢?两种情况)
2. 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到乙地送货,1小时后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5小时后在途中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8 千米,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12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一组练习虽然都在相遇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相遇问题的变形,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和方法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组练习是相遇问题的提升,不仅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也训练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笔者对做题的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对不同方法的讲解(画直观的线段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来关注全体学生。
这样的习题设计既有重点又有综合性。目的在于通过练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通过新旧知识综合练,疑难问题突出练、易混知识对比练,帮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终在变幻中培养学生由双基变四基,由两能变四能。
四、“蹦极”式练习环节——挑战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敢于蹦极的人是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在数学练习中可以理解为创造性练习、挑战性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两个游泳队同时从相距2400米的A、B两地相向出发,甲队从A地下水,每分钟游45米,乙队从B地下水,每分钟游35米。一艘汽艇负责两队安全,同时从B地出发,每分钟行驶120米,遇到甲队立即返回向乙队开去,遇到乙队又返回向甲队开去,这样不断往返下去,甲、乙两队相遇时汽艇行驶了多少千米?
这个问题如果照正常思路求汽艇跑了多少个来回一定非常麻烦,其实应另辟蹊径,只需求出汽艇行驶的时间,然后乘速度即可。而汽艇和游泳队是同时出发的,所以可转化成求相遇时间。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想对了方向就很简单,就怕钻进死胡同。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让学生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挑战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围绕相遇问题的本质,变换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体验到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很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内化本节课的内容,建立更完整的相遇问题模型,课下笔者又安排了一组练习题:
1. 学期末王老师为同学们发奖品,买了书和本子各30本,每本书8元,每个本子2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
2. 父子二人在一条环形路上散步,他俩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背而行(背对背),12分鐘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父亲每分钟走62米,儿子每分钟走38米。这条环形路的长度是多少米?
3. 小宁家在学校的西边,小文家在学校的东边。一天放学后,他俩同时从学校出发,10分钟正好回到自己家里。已知小宁每分钟走54米,小文每分钟走56米,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4. 小平家在公园南边,小明家在公园北边,两家相距84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去公园,7分钟相遇,小平每分钟走50米,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5.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5小时后相遇。
(a)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b)相遇的时候甲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c)相遇的时候甲车比乙车少行了多少千米?
6. 小王和小兰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王每分钟走90米,小兰每分钟走100米。
(a)经过5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
(b)4分钟后,小兰比小王多行了多少米?
经过题组训练后,学生对于相遇问题的结构清晰明了,掌握了相遇问题的典型特征,清楚了求速度、求路程、求时间的各种变式,还拓展到环形道路上的相遇问题。
这节课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很好地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思想,很好地完成了双基到四基、两能到四能的转变。
总之,要让练习课练得精彩,练得有效,思考点还有很多。如果说新授课是栽活一棵苗,那么练习课就应该是育护这棵苗。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给予练习设计、练习展开以新授课教学同样的思考,选择有效的练习材料,注重思考过程,彰显习题的思维价值,给足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优化练习方式,那么练习课就一定能体现真正的内涵,彰显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