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03-24杨江红

成才之路 2017年7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审美价值农村中学

(甘肃省通渭县常河中学,甘肃 通渭 743312)

摘 要:文章分析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部分农村中学书法教育问题与现状,研究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对策。认为要从实际行动上重视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加强农村书法师资培训,加强对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监管。

关键词:书法教育;农村中学;汉字;审美价值;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292.1;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31-01

书法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汉字承载着中国哲学的智慧,写好汉字是继承中华文明的神圣责任,也是中学生最起码的修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写好”汉字的教育应该加倍重视。要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这是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书写水平的基本途径。当前,部分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处境令人堪忧。本文研究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中学进行书法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中学生“写好字”的一个关键措施和有效环节。首先,是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必要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每到过年都有贴对联的习俗。对联书写的好坏往往体现这一家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农村多数家庭都指望自己的孩子来完成这一任务。除此之外,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挂字画的现象。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农村人用淳朴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农村人对自己的审美意识的凸显。这也就有益于学校推广书法教育,进行系统的书法艺术传授。其次,是汉字汉语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书法艺术的载体是汉字,书法教育的前提是写好汉字。因此,汉字汉语教育不能只是单独的语文文字教学,还要在教会学生汉字识记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汉字作为艺术存在的价值。汉字书法艺术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字艺术,具有其他文字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书法教育既是一种文字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教育,是汉字汉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措施和手段。再次,是提升农村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途径。书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经久流传。学校通过书法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中学生的思想情操。

二、部分农村中学书法教育问题与现状

当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就是学校重视不够,学生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差,文化传承意识淡薄,有效的书法教育体系不健全。首先,丰厚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在通渭地区,书法艺术比较大众化,有比较丰厚的资源。这种丰厚的文化遗产需要有更多的人来继承,这就需要学校加强书法教育,丰富学生的书法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写好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书法作为艺术还要在基本知识和审美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农村学校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大城市相比,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中学的艺术教育远远滞后。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学校和家长不重视书法艺术教育,甚至不认可书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轻视书法教育,甚至排挤书法教育的现象。再次,农村书法教育的师资和硬件条件问题。一是书法艺术教育的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在中学艺术教育中,书法教师往往由美术教师兼任,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课程专业教师还没有,也没有比较有效的书法培训机制,更没有人愿意到农村中学支援书法教育。二是书法教育该有的硬件设施不健全。书法硬件设施比较简单,包括书法教材、碑帖和笔墨纸砚,但有些学校也比较匮乏。三是农村学校缺少最基本的书法教学室,影响书法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对策

首先,从实际行动上重视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写好字”是书法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因此,为了推动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有效开展,学校应该树立一种意识,就是让学生学好和写好汉字。同时,学校应该改变过去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使农村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有效提升。其次,加强农村中学书法师资的培训力度。当前农村中学书法教师匮乏,上级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农村中学书法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尊重农村中学书法课的地位,正常设置书法课程;二是給农村中学定额配置书法教师;三是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健全书法师资培训机制。再次,加强对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监管。为了有效促进书法教育的实施,上级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村书法课的监管。比如,定期举办教师书法作品展、城乡书法教学研讨会,组织学生书法作品评比与结集推广活动。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中学师生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增强书法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重视书法教育,普及汉字书法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村青少年的审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充分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让书法教育课程化、书法活动系列化,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作者简介:杨江红(1978-),男,甘肃通渭人,一级教师,从事中学美术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则威.加强中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常志清.书法教育中隐藏的德育“密码”[J].人民教育,2016(09).

[3]司文娟,闫贵平.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11). [4]马红,李强.中学书法教学与美育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审美价值农村中学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