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2017-03-24窦柯静

成才之路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现状对策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指有效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教育发展方向及趋势的科学。近些年来,教育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也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生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立足教育生态学视角,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校英语翻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25-02

作为一门对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生态学从本质上来看属于关系学。教育生态学是立足生态学理论基础的科学,教育生态学中的生态环境主要指教学环境。在教育生态学中,同样将学生和教师作为主体,教学环境中的其他条件或因素均为环境因子范畴。环境因子中存在一些间接或直接与教育相关的因子,这些因子在教育生态学中被称为生态因子。从这一点来说,教育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组成部分除了学校教学环境,还包括校外影响教育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学强调教育与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相互之间保持平衡与和谐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目前,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教学生态失衡的现象,影响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立足教育生态学视角,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英语翻译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英语翻译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學必须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通过英语进行有效交际。英语翻译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的重要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三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体现出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日渐增加,社会对英语专业翻译人才有大量需求,也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良好的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为翻译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认识到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着力促进我国英语翻译人才的快速成长及发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大学英语生态教育学的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与英语翻译教学相关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也是构成英语翻译教学生态有机统一体的组成部分。英语翻译教学与这些组成元素息息相关,但纵观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由于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原因,现状不容乐观。

在教材方面,虽然全国性统编大学英语教材有多部,但专门面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全国统编教材却几乎没有。近五年来,各地的英语翻译教材出版了很多,数目加起来有三百多种,但翻开教材细看则会发现,大部分教材无论是框架还是内容都呈现出极大的雷同性,且在内容方面相对当前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来说比较陈旧,部分书籍粗制滥造,质量较低,存在的漏洞较多。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只有较少的内容涉及翻译,很多教材没有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详细讲解,而且英语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这使得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突出的边缘化问题,与社会脱节比较严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相对来讲,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高校的扩招,有时也导致生源和教学资源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出现严重短缺问题。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学方式有时只能采用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翻译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详细了解,只能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因而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及“对症下药”,这严重影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1)构建生态化的互动课堂。各种生态因子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高校教师要对学生及其他因子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以此制定相应的英语翻译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因子的相互协调及平衡。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最大化地避免一言堂现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态环境主体地位,构建能够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引导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尽可能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为学生包办一切的现象,营造轻松自然的英语翻译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展现个性,提高能力。高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探究,不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自己的思维为主导,以减少学生的依赖性。师生之间要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实现良性互动。在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大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应用竞争机制,实施分组教学,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这样的互动式教学,学习气氛热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2)合理选用实践性强的教材。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高校应该合理选用实践性强的教材,精心制定英语翻译教学大纲。制定英语翻译教学大纲时,高校应该详细调查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及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做到科学性、前瞻性的统一。英语翻译文本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文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也要加强和相关企业合作,基于企业实际需求开发具有一定实践性的翻译教材,实现学生校内所学知识和校外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探索具有新颖性、先进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探索具有新颖性、先进性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它也是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生态因子。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有效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桥梁,只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和其他学习资源的链接,同时,教师也能在课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灵活的指导,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与听读类基础课程相比,英语翻譯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需要积极引入实践性教学方法,有效地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密切结合。高校可以和具有一定声望的翻译企业合作,让学生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翻译,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高校若具有一定的条件,也可以建设翻译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要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有效实现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平衡,确保教育与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并不理想,高校教师应该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生态失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化的互动课堂,合理选用实践性强的教材,探索具有新颖性、先进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生态化发展。

作者简介:窦柯静(1981-),女,江苏镇江人,硕士,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方芳.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的英语笔译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20).

[2]张俊.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在英语专业改革中的运用——以陕西理工学院翻译课程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3]王丽芳.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康晓芸.谈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教学[J].教育探索,2013(07).

[5]蔡亮.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基于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胡惠芳.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