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让“生”为“师”导航
2017-03-24周丹萍
周丹萍
作為课题组组长,我最痛苦的莫过于带着全组成员在实践中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在研究的路途上东闯西撞。此时,我多么希望有一盏“明灯”能照亮我们的研究之路,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引路人”给我们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通过一年年的摸索,我们已经知晓,这“明灯”、“引路人”不仅仅是专家,还有同伴,更是学生和教学实践。
个体差异,呈现泛化
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小学高段“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渐渐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可是当我们拿起书本仔细地看学生的批注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大段大段地画线,囫囵吞枣地写一两个词,或只画一两句话,圈上一两个词,写一句简单的、不痛不痒的理解,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个性化理解真是凤毛麟角。
学生“圈点批注”的实效性不强,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使批注流于形式,随便的圈画只为应付老师的检查,做批注成了学生的包袱,直接影响他们阅读的质量。在自主批注时学生到底应该批注什么?自主批注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有效的?正因为没有依据可循,也没有前车之鉴,课题组的老师们无法统一出一个合理的意见。
集体交流,悟出实效
正当我们苦苦地寻“招”却无任何收获的时候,马校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既然老师们都没能统一起来,何不换种方式思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呢?是啊,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同,导致学生在自主批注时表现得参差不齐。原本的问题就是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明白哪些是真正帮助自己提高阅读水平的批注呢?为此,课题组组织了“怎样才是有效批注”的研究课。
如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的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篇文章时,一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这是我们边读边思的结果,如果能把这瞬间的思维记录下来就是批注式的阅读。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渐渐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是当我们写下自己的感想时,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批注无需多想,而且适合很多的地方,如“写得多好啊”“真美”,这些批注很泛。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哪些批注是值得大家记录的。这是大家在预习《小桥流水人家》时完成的批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学生对于第1自然段的批注)
生:我觉得第1~4条写得比较好,因为他们不仅把柳枝很美的感受写出来了,而且还能体会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师:你真善于发现,原来批注可以从关注作者的修辞手法上入手。
生:我发现好多同学和我一样,只写了“这地方真美”“这声音真好听”,却没有写这些感受都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师:是啊,泛泛地讲“多美”“多好”,千篇一律。如果能批注到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老师,我还发现第11条“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完全是抄了一遍原文,根本就不是批注。
从学生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明白,并且自己提炼出哪些批注有效,哪些批注无效,比教师在课堂上说教的效果要显著得多。
跟进指导,初见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进指导,学生自主批注时大致有了一定的方向。当我们再次拿起学生的课本时,发现“真美啊!”“写得多好啊!”之类泛泛的批注少了,不懂的词语他们开始自己试着想办法解决,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记录在旁边。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学生的自主批注有:
生1:(“不怕”打上了着重号)这么长的路程红军都不怕,佩服!
生2:红军走过一座座高山,蹚过一条条大河,爬过一根根铁索,终于完成了长征。他们不怕危险的这股精神使我敬佩。
生3:(“等闲”打上了着重号)我觉得红军的身上有一种坚强的意志,两万五千里长征是非常难走的,可他们觉得很平常。
生4:(“万水千山”打上了着重号)概括了长征旅途的艰难。
……
他们也开始质疑了:
生1:题目为什么叫《七律·长征》?
生2:为什么金沙江的水会拍在高入云层的悬崖上?
生3:“寒”是什么意思?“暖”是什么意思?
生4:红军要走过这么危险的地方为什么不放弃?
生5:三军是指红军打了三次仗吗?
……
个性引领,批出诀窍
在暗自欣喜的同时,我们还经常和一些批注写得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欣喜地发现他们原来有着自己的“诀窍”。
人教版教材在安排略读课文的同时会安排一段导语,它一般承接着前一篇的精读课文,这段文字承上启下,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了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学生们会悄悄地注意到这段文字,并从中找寻批注的方向。
比如教学《武松打虎》时的连接语:
师: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二回,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先认真读课文,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还可以谈谈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导语”中提示,自主批注时可以从两方面做批注:①“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提示我们可以从课文的布局谋篇入手;②“谈谈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我们可以从分析人物个性入手。
“课后练习”是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等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它既指明了教学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依据。学生也会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去批注。
又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片段:
师: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这个练习题提示我们,自主批注时可以找找画画自己读不明白的句子,写写自己的理解和不解等。
学生中的这些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像一盏盏的“明灯”,在我们感觉无措时,那忽明忽暗的光亮总会提醒着我们下面的路该怎么走。在摸索前行的研究之路上,学生在成长,教师亦在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