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
2017-03-24青木张倍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记者 张倍鑫 曹思琦
2013年11月,当号称“欧洲最大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在柏林成立时,许多人对其寄予厚望,尤其是饱受德国媒体负面报道伤害的德国华人。该机构在其官网上也写道:“希望以此展现中国不同侧面的风貌,推动公众讨论,并深化德国乃至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3年多过去了,这家智库是否“拓展了德国和欧洲看中国的视野”?结论大有争议。德国学者莱希贝格对《环球时报》说,研究某国的欧美机构通常会努力展示该国的多元面貌,但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例外,它发表的各类中国研究文章基本是批判性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它是这样一家“中国问题”智库——
我们不接受中国“国家媒体”采访
韩博天、孔弼永、古思亭、魏乐佳……看着这些充满中国书香气的名字,很多中国人会不自觉地产生亲近感。他们都是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英文缩写为“MERICS”)团队的成员,这个团队中绝大部分人都有中文名字。
这不奇怪,3年前,德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斥资成立MERICS时,目标就是打造专门研究中国的“新智库”。然而,驻德中国记者要接近这个“中国研究中心”却极为困难。过去几年,《环球时报》记者多次申请实地采访这家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智库,无一例外遭到对方回绝。
第一次,记者打电话给MERICS传媒和公关部负责人克丝汀·弗里德里希(中文名卢可思),希望能做一个深度报道。她一口拒绝:现在中心还成立不久,许多事情还没有完善。过了一段时间,记者再次通过邮件联系卢可思,这次回复记者的是该部门的女助理多尔特·阿历克斯。她写道:“我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告诉你,我们不能接受采访,因为我们从根本上拒绝‘国家媒体的采访。”
这一回复“信息量很大”。记者为此请教多名研究德国媒体的学者,发现他们也对MERICS拒绝的理由感到吃惊。“‘国家媒体一词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汉堡媒体理论学者德莱赫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德国学术界一般用它指代东德时期的媒体,或者一些与西方媒体对立的媒体。这显示该研究中心把中国当作了“对立面”。
数天前,《环球时报》记者又写了封邮件给MERICS传媒和公关部新的负责人克劳迪娅·韦斯林(中文名魏乐佳)。22日,魏乐佳亲自给记者发来回复:中心最近很忙,短时间内无法接受采访。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工作首先面对的是欧洲和美国的大众媒体,很少面对中国媒体。
这是记者第一次听到有德国研究中国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面对“美国媒体”。实际上,许多驻德国的中国记者都有类似遭遇。一名驻德中国记者说,采访MER⁃ICS的研究人员极为困难,她被对方以各种方式拒绝过。另一名同行说,该中心直接告诉他:“我们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它这样看中德关系——
“不能跟中国合作”
“这是一家不怎么靠谱的研究中国的智库。”提起MERICS,一名中国驻德媒体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她向记者讲述了她与MERICS的几次近距离接触。
2014年底,德国教研部发布一个有关对华合作的“中国战略”,期间一个“中国日”活动,有中德学者及中国使馆人员与会。时任教研部部长万卡第一个发言,MERICS副总裁孔弼永(BjörnCon⁃rad)排在第二。孔弼永的发言让全场大跌眼镜:他大谈不要考虑德中能在哪些方面合作,而是要看到跟中国在很多方面不能合作,尤其是在中国法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差、人权状况很糟糕的情况下,不能跟中国合作。他的发言与后面几位德方人士的论调大相径庭。“我看到万卡的脸色都变了”。
2016年3月,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做客MERICS谈“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等话题。活动最后有一个60秒问答。“我突然感到有点像在参加娱乐节目”,这名当时在场的媒体人说,“主持人是MERICS的一个副主任,她问了‘中国的雾霾、空气如何‘你看中国的电视吗等问题,甚至问‘在中国吃狗肉吗?也许是觉得这些问题跟大使报告实在不搭,大使很尴尬,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等老牌智库的与会者直接离场。”
这不影响MERICS的名头越来越响亮,德国媒体热捧它,德国政府与其关系密切。前不久,中国美的集团收购工业机器人厂商库卡,德国主流媒体几乎清一色选择采访MERICS的专家,后者大谈库卡关系到德国未来战略,德国应予以保护。实际上,库卡虽是制造机器人的一个旗舰企业,但不牵涉德国工业4.0的核心技术,这也是最终收购能够实现的原因。
“MERICS非常擅长公关,他们与媒体往来密切。”德国学者裴德思对《环球时报》说,这家智库经常给有名的德国记者,比如《时代周报》前驻华记者安可馨(2014年其助手张淼因涉嫌从事寻衅滋事活动被拘捕——编者注),和德国电视一台驻京记者克里斯蒂娜·阿德哈特颁发“奖励”和“奖品”,以此交换有利报道。
据了解,MERICS目前拥有近40名全职和兼职研究人员,除了固定的专家,还有访问学者,他们当中不少具有“美国背景”。中心也有华人学者,其中一名女学者的微博上很少有肯定中国政策的文章。此外,团队有数名记者背景的人士:古思亭驻过北京,卢可思驻过上海,魏乐佳在法新社驻柏林记者站工作过,伊安·约翰逊(中文名张彦)是《纽约时报》记者。
“MERICS称不上是一家学术机构,它由欧洲富豪精英组建,试图从他们的视角来影响‘中国研究。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其实是想‘购买影响力。”裴德思说,“德国政府可以参考120所高校,却倾向于借用这家智库,可能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研究结果。”▲
它这样解读中国——
研究刊物八成谈论中国负面
与中国媒体“绝缘”的MERICS,在德国媒体圈却不是一般的“红”。3月是中国“两会时间”,全球媒体关注中国,MERICS的专家们则成了频频受约的采访对象。
由于中国从年初开始对非政府组织实施新的法律规定,一些在华德国基金会在技术上成了“非法”组织。3月11日的“德国之声”上,MER⁃ICS的凯斯汀·库福尔(中文名古思亭)说,该法制定过程仓促,导致问题成堆,“中共是要假手管控阻止‘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
古思亭的同事贝特兰·朗(中文名朗跃)则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文章称,境外非政府组织和慈善组织对一党专政构成的危险,使中国和“公民社会”的理念相对立。
《南德意志报》3月的一篇报道,引述了MERICS研究员马科斯·曾莱恩的话:“鉴于出口没有增长,国内消费无法满足6.5%的增长目标,北京转而对国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中国的领导层实际上被其经济增长承诺所绑架。”
MERICS近几个月发表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关于“中国制造2025”,称北京当局雄心勃勃,旨在让中国经济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另一个是突出中国企业在欧洲收购势头迅猛。
德国经济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参考了MERICS的观点后,德国政府作出了一些阻止中企收购德企的决策。之后,德国还联同法国和意大利要求欧盟修改投资法,阻止中企收购欧洲公司。
据悉,MERICS每周会给德国政府部门及媒体等发送《中国观察》研究刊物,其中80%以上在谈论“中国的负面形象”。柏林华人学者陈晨评论说,这些文章除“激情的表述”外,没有多少论据支撑,反而意识形态色彩强烈。▲
德国学者这样评价它——
将“中国研究”政治化贻害无穷
“现在德国媒体有关中国问题的采访,基本都是找MERICS。”在德国一家大型汽车公司担任工程师的黄颖对《环球时报》说,“最初,MER⁃ICS的一些观点确实比较客观,但最近两年越来越负面,几乎站到了对立面”。
黄颖回忆说,2008年前后,德国媒体发起攻击中国潮,让在德华人很愤怒。2013年,当MERICS成立时,她和许多华人一样,渴望该中心成为“客观中国的代言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失望一天天增加。
MERICS一向强调自身是一家独立的研究机构,但他们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记者注意到,该机构很少举办自家专家的专场记者答疑会,倒是经常邀请美国智库如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来做讲座。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王义桅曾访问过MERICS,与MER⁃ICS的总裁韩博天及其他专家有过交流。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MER⁃ICS曾发布过关于“一带一路”的地图,这些地图明显有突出地缘政治扩张、中国称霸的意思,比如中国要在西非建军民两用港口,中国按照自身工业化的进展、规模和“一带一路”设想修筑铁路、桥梁等。
实际上,在了解MERICS关于中国的负面文章后,多名中国学者感到吃惊。一名学者说,MERICS近两年与中国研究机构有不少互动,在中国,包括一些德国的论坛,MERICS的专家言论比较正面。然而,接受德国媒体采访、向德国机构发布研究成果时,它的“中国观”就变了。
“这种内外有别会造成中德两国的误解”,柏林中国问题学者莱希贝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一些智库和对外机构仍不能适应新的中国,主要原因是德国国内对中国仍缺乏新的认知。不管怎样,学术机构应该客观论述中国,这样才能真正带动中德两国的相互理解。
德国《每日镜报》此前称,一些德国传统智库担心MERICS垄断“中国专业知识”,并认为其缺少从历史角度看待中国的立场。汉堡的德国全球及地区研究所中国专家舒勒说,MERICS没有与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组成一个更大的研究网络。据知情人士说,MERICS的主要资助方墨卡托基金会本身是提倡对华友好的,如今基金会内部对MERICS也有一定程度的质疑。
王义桅说,德国本来是想引领欧洲的对华研究,以前英法这方面实力比较强,现在德国是欧洲一体化的旗手,想加强对中国的研究。但MERICS的资金来源不仅有德国的基金会,也有美国方面的,美国经常通过资助欧洲智库来影响欧洲政策和对华舆论。另一方面,尽管德中经济关系和政治往来很密切,德国舆论中的中国却一直是比较负面的形象。
“墨卡托把‘中国研究政治化,对这门学科是有害处的。”裴德思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德国也有其他“中国研究”中心,比如图宾根和埃朗根。西方的“中国研究”中心在美国,而不是德国,也不是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