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习作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17-03-2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陆昕晨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陆昕晨
指向习作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陆昕晨
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是在当前语文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指向习作表达的阅读教学研究是每个当下教师不能忽视、不容回避的命题研究。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了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习作教学渗透进去的三点做法。
指向习作 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中,作文是最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有些同学甚至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真是一个难题。但这个难题,在古时候反倒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古代的许多孩子是七、八岁就能作文,有的甚至更早,五、六岁就能作文。文史学家傅庚生就曾说:“在清末民初,五六岁的孩子,到十岁左右,资质不太差的,就可以写文言短篇,大致通顺。”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那时学作文为什么很容易?其实也很简单。古时候学习作文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文章,孩子心里有了文章的“样子”。作文就可以照着“样子”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写作是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如牛羊吃草获得足够的营养才能挤出奶来。缺乏一定量的阅读储备垫底,只能是巧妇手中的无米之炊。自周朝至近代,无一个大家否定须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起来,才是学习习作的不二之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过:“读书以为学,纉言以为文。”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然读文能帮助习作,那么,我们应如何将利用“读”来促进“写”呢?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习作教学渗透进去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抓其词句,“生安硬套”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读书应该认真仔细,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每个字都不应该忽略,每句话都要认真领悟其含义。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文章。课文描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为了突出这一点,全文可谓是煞费苦心,处处暗含线索。首先鲜明的对比,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张飞的“嚷”“捆”,从这些词语中足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无礼;而刘备对于这个结拜兄弟的“生气”,也足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敬重与虔诚;其次是第三小节的细节描写, 刘备“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等候”“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这些细节描写,都是通过几个字,几个词,或者几个短语来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这是作家遣词造句的功力,也是需让学生去学习的地方。
从学到到学会,往往差着实践的距离。“程门立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也表达着晚辈对长者、智者的尊重。在为学生讲解完故事开头后,就让学生进行续写故事。如:
“古时候有个叫程颐的人,非常爱好学习,也很尊敬老师。有一次他为了一个问题和朋友争吵不休。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和朋友决定去问老师……”请续写故事。
那次作文几乎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次。学生的想象力十分的丰富,写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但有了《三顾茅庐》刘备这一形象的树立,学生果真知道如何用文字来写出对某个人的尊重之前,或对比,或细节描写,或环境烘托。由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冬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学生对于这部分的描写就更生动了,有的学生重点写这雪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诗句的运用;有的学生侧重写雪中站立的程颐,“哆哆嗦嗦”“双手互相搓着,哈着气,来给自己取暖”;还有的侧重写他朋友的反应,“屡次想推门进去”“等了一会儿,受不了这冷,就自行回家去”……
二、剖其结构,“依葫芦画瓢”
如果说把写一篇文章比作画一个人的话,那么首先要确定好人各部分的比例,也就是把能支撑起一切的骨架确定好。从学生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会读未必会写,会写基本能读。因为相对而言,读懂文章字面的意思并不难,需要的往往只是咬文嚼字的功夫,要读懂这些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读出作者写作构思的过程,却很不容易。如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与写作训练联系起来,就能将“读”与“写”有效地衔接起来。
记叙文是小学阶段接触最频繁的一类文章。从写作的对象来分,可以将记叙文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述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不管是哪一类的记叙文,教本上都有迹可循,有例可仿。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18可《莫高窟》是一篇十分典型的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从全篇看,作者先从总的方面简介莫高窟,接着选取莫高窟保存的彩塑、壁画以及收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分述敦煌艺术,最后总结全文。本篇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很有特色:每段都以第一句话简要说明要描述的内容,接着围绕这个句子作具体描述,这种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值得用心体会,学习借鉴。
社会实践是快乐的,社会实践后的作文是痛苦的。有些同学甚至为了不写作文,主动放弃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们在写以景为主的记叙文时,我们何不学习模仿《莫高窟》这一课文,依着葫芦画瓢,撑起自己文章的骨架呢?社会实践的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可简单介绍所要旅行之地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评价等;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到三小节,每小节第一句为中心句,接着先面再点的记叙你所看到的景,如果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那就更加精彩;最后一部分可以写自己对此地的赞美以及本次社会实践的感触。这样的分析,手把手,段把段地教,学生再也不怕社会实践后的作文了!
三、学其精髓,“画龙点睛”
画好了骨架,点上了眉眼,如果想让自己画的人像鲜活起来,就得给它注入一口自己的“气”,形成自己风格。宋代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人做文章,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作出苏文底文字。”我们读韩愈的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学到了韩愈的句法,读苏轼的文章多了,自然就学到了苏轼的笔法。读别人的文章,写的自然是别人的风格,但是读得书多了,见识的文人风格多了,那自然不会再是单一的模仿,而是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由萧红所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但凡执教过的教师都会认同其中的诗意。《夹竹桃》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由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季羡林先生所写。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当然还有许多的其他作家的其他风格,如:鲁迅的犀利,现实性和批判性;冰心的童真,自然,以儿童为本位等等。小学六年,一年又分两学期,一学期一本书,一本书二十几篇文章。这算下来,一个学生小学阶段会接触到27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不一样的写作风格。有些大家更是风格鲜明。如果我们教师每篇文章都善加利用其中一两个亮点,那么六年下来,这学生可谓是“集各家之所长”了。
当然,一味学习别人的手法,别人的技法,别人的遣词造句,别人的匠心独具,都不能使自己的文章变得优秀。以“读”促“写”的精髓是构思立意上的学习,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鉴,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提炼”和“思考”。“生安硬套”和“依葫芦画瓢”固然是初学写作者的有效途径,但却不能替代根本的文学创作,写作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反思和总结,才能最终实现“用自己的腿走原创的路”。
杨翠艳.语文教学生活化之微探【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