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自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2017-03-23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顾 沁
“问”的自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顾 沁
“提问”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阴暗问题提供桥梁,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宝殿。我们要精心设计高效而有价值的问题,让课堂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中分析、感悟。
一、问题设计要有思维性
我们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思考力度,能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问”能促成学生讨论、思考,能使师生生之间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其实我觉得孩子的思维性也与孩子的专注力是仅仅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孩子整节课不停的在思考,也就意味着他的他始终是在全神贯注进行思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应该怎么设计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1.价值性
其实,在我们课堂上的提问一般是经过推敲的,问题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在我们课堂中仍会经常出现像“是不是”“会不会”“能不能”这样的选择性问题,也会出现毫无意义的课堂重复性提问,问题的指向要明确。有一次,听见一个老师教《秋游》。其实她只是想通过提问来让学生明白。秋天去外面走走、玩玩,就是秋游。但她一开始的问题就是:“秋天去哪里玩?”生:“外面玩。”师:“外面哪里玩?”生:“教室外面玩。”师:“玩什么?”生就一头雾水了。这样一个指向性不明,问题表示不清楚,而且问题本身价值不高的问题,就可以省去了。
2.深度性
一节课的思维含量的多少,其实非常重要。现在当评判一节课的好坏,思维容量成为一个比不缺少的标准。
我在教苏教版三下《雪儿》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时候,就在想:如何能让第一课时教的更有思维深度性呢?于是我在课文的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用图表来表示的。(如下)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觉得两个圆的中间位置应该填上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就类似于其他老师上课时候会提的问题“雪儿和我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虽然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回答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我的通过图表设计的这个问题却更有深度性。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开放,但实质又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有比较好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比较强的阅读感悟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有适度性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不能大到漫无边际。太大的空间,可能让学生无所适从。题目太大,没有交叉的信息,缺乏可以交流的基础,难以把话题引向深入,可能仅仅获得一些新奇的信息而已。
1.有条有框
设计问题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问题太大,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老师也不知道该从何指导。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有一个框框,让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圈里进行开放性回答。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一文,我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诗如画班的荷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是一个小导游,你会带领大家到哪个有特色的国家旅游呢?”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可是如此之大,国家如此之多,每个国家又有许多内容可以介绍。学生很难有时间交流,就算交流也只能是点表面的信息。后来我把这个问题改为:“老师给你们推荐一个国家,它是“水城”威尼斯。那个国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读《威尼斯的小艇》,然后当小导游进行介绍。”这样,又有集中的话题,又有足够的空间和广度让学生朗读。
2.留有空白
学生的想象是无穷大的,语文的阅读又是具有个性化的,我们对孩子的阅读与想象不能束缚,更不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圈定一个唯一正确答案。需要给孩子留有空白,通过自我感悟去理解文章内容。
让文章留有空白——惊起一滩鸥鹭。在苏教版三上《第九次》这课教学设计中,我有3个地方是通过不同的问题设计,留有空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且进行说话训练。1.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思考想象: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做一回王子说一下。2. 在第四自然段中,我让学生抓住布鲁斯的所思所想进行角色体验。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些什么呢?当看到书上的图片,听到布鲁斯王子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当时的布鲁斯心里在想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布鲁斯的信心和力量,感觉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子形象就站在自己面前。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3.布鲁斯王子重新组织力量,他会怎样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呢?这样的问题设计促进了学生进行适度的思考。
三、提问方法多样性
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表达的意图也各不相同。教师提问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提问方法也是问题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1.直问:一节课中,比重最大的应该就是直问了吧。即教师就相关教学内容设置疑难,直接提出问题,请学生经过思考作答。
2.追问:是指教学中教师确定的重点问题,由于条阅读较大或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直接或借助集体讨论得到答案。于是老师将索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为多个有层次的小问题,通过层层发问,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3.转问:教师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学生将教师的问题再次传给其他同学,请求同伴的帮助回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可见同伴之间平等互助、交流沟通带给学生的和谐画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看见。有一个学生抓住关键词与体会后,会提问:“还有哪个小组有补充?”
4.补问:补问是在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在教学中提问过程中,发现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或者表述不清,补充提问以此来调整。
总之,问题自有问题之美,问题点亮着人类的思想。如果问题设计合理而精妙,就能有精妙的生成,并促进这种学习过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