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7-03-23江苏省苏州彩香实验小学张乃勤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江苏省苏州彩香实验小学 张乃勤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江苏省苏州彩香实验小学 张乃勤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的了解;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整合,逐步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从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这三方面展开了论述。

小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应地引入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进行交流时,应具有的文化素养,而不至于受文化的影响而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难以成功进行。

一、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里面涉及的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作为教师就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一)创设文化氛围,引导感受语言文化

小学生年纪小,求知欲和好奇心重,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在布置校园和教室的时候,适当设计一些英语标语,警示语,名人名言,张贴学生的英语手抄报,体现英语文化氛围,将会吸引学生极大的关注,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二)引入文化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从生活入手,渗透文化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机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从活动入手,增文化意识,组织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西方色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

二、 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突出英美习语和习惯用法的引用介绍

在与英美人士的实际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经常使用习语(idiom)及俚语(slang),而中国人最为头疼的恰恰就是习语和俚语。我们往往会从字面理解,把milk way(银河)说成是“牛奶路”、 big fish(大人物)说成是“大鱼”。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并使用这些英美习语的良好习惯,比如“每日一句”或课前1分钟“Free talk”,都可用来介绍习惯用语,同时还可以编一些包含文化内涵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辨析。

(二)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

1.谦虚(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如,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Thank you.”来回答。在接受礼物时要当面打开,并说一些赞赏的话:“It’s very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2.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在中国餐桌上用餐,杯中的饮料不能喝光,盘中的菜也不能吃光,以显示饭菜丰盛,绰绰有余。而在西方国家,若盘中剩下饭菜,则会被认为主人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

3.礼让(Comity)。在让外宾先上车,先走时,不能说:“You go first.” 应该说“After you.”在告别时应说:“I’m leaving.”而不是说:“I go first.”在送客人走时,不应说:“Walk slowly.” 而应说“Watch your step.”在聚会或参加会议时需离开一会儿,应客气地说:“May I be excused for a minute?”

(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大量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知识,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如3上、5上、5下教材中有三个单元分别出现了中、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Christmas, Easter, Halloween, 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 Mid-Autumn Festival 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介绍一些节日常识,如在Dragon Boat Festival,人们通常划龙船(Have dragon boat races),吃粽子(Eat rice dumplings);而在Easter,则制作巧克力蛋(Make Easter eggs)等,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西方食文化带来的乐趣,又能实践已学过的语言。

总之,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新世纪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懂得把文化带进课堂。不但要有丰富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更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和渗透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Scovel,T.(2003)Learning New Languag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Jeremy Harmer(2011)How to teach English .人民邮电出版社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