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职校诊改策略探析*

2017-03-23强晏红

江苏教育 2017年8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职业院校职业

强晏红

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职校诊改策略探析*

强晏红

教学诊断与改进是当前职业教育院校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通过比较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与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的异同,提出关于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质量提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一、职业院校“教学诊改”是对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的创新运用

ISO9001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框架,目前全球实施的是ISO9001:2015版国际标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教学诊改”),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并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是职业院校建立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1]职业院校“教学诊改”是对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的创新运用,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

(一)两者的共同点

1.目标一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的学校,在其《质量手册》中会明确这样的总则: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对教育教学及其服务全过程的控制、检查、监督机制,实施对教学服务质量的全方位控制和持续改进,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相关方期望和法律法规要求,增强客户满意度。而“教学诊改”的目标是:寻找问题、改进问题、提升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理念相似。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规定了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循证决策(强调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关系管理(强调理解、确定并优先考虑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这七项原则与诊改工作“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16字方针,以及与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特质认知中的“以‘平台’为载体、以‘三全’为基础、以‘循环’为标志、以‘改进’为目的”在理念内涵上相似。

3.方法融通。“过程方法”或者说“PDCA循环法”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其含义是:P(Plan)——计划,即制订工作计划、确定过程和目标等;D(Do)——做、实施,即贯彻执行工作计划;C(Check)——检查,即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问题;A(Action)——改进,即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制定纠偏措施,保证持续改进。这与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职专门组组长周俊提出的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要建构“三大意识”中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反馈)“闭环意识”是一致的。

4.流程类似。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基本流程实行自下而上的三级诊改:学校自我诊改、市级专家组初审、省级专委会复核,这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类评审类似。一个学校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要通过贯标认证或年度监审或复审换证,需要做好日常的点检、定期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在这个基础上接受外部的审核。学校日常的点检、定期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再加上督导检查相当于“教学诊改”中的“学校自我诊改”,定期的外审相当于“市级专家组初审”和“省级专委会复核”。

(二)两者的差异性

1.推行主体的差异。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自发的行为,不少学校在通过贯标认证以后,就抱着“迎接检查、完成任务”的心态,甚至“疲于应付”。而“教学诊改”尽管是自下而上进行的,但是推行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市级专家组初审、省级专委会复核中都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所以学校的重视程度自然会提高,这就使“教学诊改”落到实处有了保障。

2.审核专家的差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专家是第三方认证机构派遣人员。而“教学诊改”的专家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校本专家、企业人士、教育对象、第三方人员组成,他们都是不同层面的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进行精准诊断。

3.审核依据的差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主要依据是学校提供的过程性记录,这些记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外部审核专家很难考证。而“教学诊改”将首先建构学校、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四级架构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因为是状态数据,要求实时填报,真实可靠,这就为“教学诊改”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4.审核输出的差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输出的审核报告主要是对学校策划的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出“不符合项报告”。而“教学诊改”的市级专家组初审除了帮助学校发现问题外,还将以“愿景”为导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提出解决问题、发展提高的建议方案。

二、关于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建议

(一)系统建立职业院校质量保证文件体系

笔者认为,编制体系文件是建立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和保证。职业院校可参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确定学校的管理过程以及所需建立的制度文件。同时系统梳理学校现有制度文件,查漏补缺,建构和完善学校的质量保证文件体系,整理出《文件清单与ISO9001标准条款、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对照表》,并明确过程业绩指标及其管控部门。

(二)实现“教学诊改”的电子化管理

职业院校应建立一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修改、审批、发布的内部公共平台,实现体系文件的电子化管理,保证全体教职工能随时、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体系文件,明确应该做什么,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解做到什么程度,这是“全员参与”的基础保证。[2]同时,建立“教学诊改”专题网站,公布“诊改”实施方案、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实行“教学诊改”的全员培训

一是要加强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因为一个学校中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建立和实施有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培训,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教学诊断与改进”真正发挥作用和实效的根本所在。[3]

“教学诊改”是促进职业院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每一个学校来说,都要领会意义、建构信心、建立标准、做足准备、三全推进,以确保教学诊断与改进取得实效,从而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贡献度。[4]

G717

A

1005-6009(2017)84-0048-02

强晏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江苏苏州,215000)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个性化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SJB880169,主持人:强晏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文香艳,董俊华.基于ISO9001标准体系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J].职业,2017(20):17-18.

[2]吕路平,童国通.基于五位视角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51-55.

[3]万德年.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J].职教论坛,2017(16):46-49.

[4]周俊.教学“诊断与改进”:变“迎评”为“日常”[N].中国教育报,2016-10-25.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职业院校职业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