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观察之火点燃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

2017-03-23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角度事物

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刘 滟

让观察之火点燃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

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刘 滟

作文水平实际上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较大的难题,主要是学生总会觉得无话可写,因此运用东拼西凑的方式应付了事,作文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初中生缺乏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不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观察方法来抓住事物特征和细节,拓展写作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让观察之火点燃作文课堂。

一、唤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深入观察,并从观察当中有所收获的基础条件和推动力,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观察兴趣的激发提供一定的条件,运用多样化的途径来使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和长久的保持。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多样和趣味性强的观察内容,并运用竞赛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在良性竞争当中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兴趣,在教师的观察指导之下来让学生的观察兴趣转变成写作动机。除此以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激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使得学生能够大胆的尝试和练习写作,让学生在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还需要适当的增加面批修改的次数,使得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也能够对学生的观察起到鼓励和引导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展开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观察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回家路上观察公益广告牌当中的人物,并对人物的动作细节进行描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班级里的一位同学,并用十分形象的语言来对其进行描述,最后让班里的同学共同猜一猜实际描写的人物,看学生的语言描绘是否到位。采用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观察兴趣被激发出来,也使得学生会逐步养成喜爱观察的习惯,自觉观察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写作当中,为学生写出高质量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当学生在产生了观察兴趣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观察,实际上就是多角度观察,更加细致全面地认识事物全貌,这样对于一个事物学生会产生多角度的认知,其思维能力也会被拓宽。对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展开多角度的观察,为观察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针对于不同的事物所选择的观察角度也是不同的,如在对一个人物进行认真观察时可以选择的角度有外貌、动作、细节、语言等;在对景物进行观察时可以选择的角度有远近、高低、时间、形态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接下来在找准不同的观察角度,详细认真的对事物特征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不断地整合安排,并将其应用到写作当中,在写作时得心应手,不断的充实写作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多个感官,这样在观察时才能够更加敏锐的感知和把握。在最开始的观察阶段,很多学生不能够恰当的选择观察角度,观察到的内容十分有限,这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生往往只会借助眼睛进行观察,观察的不够认真细致。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多个感官来进行感悟,实现立体多面的观察和体验。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范例《春》当中在写百花盛开的景象时,先是从视觉上对花的颜色进行描绘,接下来写到嗅觉闻花香,之后又写听觉描写花招蜂引蝶。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感悟,运用多种感官来让自己的观察更加丰满。

三、抓住个性特征与细节

在实际的写作观察当中善于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以及重点是十分关键的,事物的个性特征是它所独有的,能够将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进行区别,而重点实际上是要把握事物的关键所在,善于捕捉能够打动人心的细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观察之前,必须要明确认知观察对象,也就是形成对其的整体印象,找到观察对象和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提高观察的针对性,找到事物的个性特征。另外,虽然观察方面多种多样,但是如果真正做到面面俱到的话,那么观察以及描写出的事物就会具有特色和鲜明的特征,也会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受到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时注意留心观察对象的个性特征,抓住其关键部分,捕捉打动自己的细节。如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的话,那么事物特征也会体现出差异化。对此,学生在实际写作当中,除了要选择好观察点以外,还需要在具体的写作内容当中点明自己的观察点,避免创作出来的文章过于凌乱。观察点的选择要具有新颖性和个性化,写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当学生在描写一棵树时,要避免毫无章法和顺序的进行描写,可以利用方位顺序进行写作,可以从树叶写到树根也可以从树根写到树叶,这样不仅条理清晰,还能够将观察角度清晰的体现出来。中学生还可以融入自己的观察细节,写出内容的重点部分,让整篇文章更加吸引人。

观察是展开语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作文教学信息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起着基础作用。只有当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事物时才能形成深入理解,进而创作出优秀的文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必须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为首要环节,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观察方法,用观察之火来点燃课堂,推动作文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角度事物
神奇的角度
美好的事物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奇妙事物用心看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