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7-03-23民,史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授知识点理论

艾 民,史 勇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艾 民,史 勇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高等特殊教育针炙推拿专业原有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口述的方式传授知识的。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不局限于课堂学习,有了更多的途径。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将更符合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答、讨论式教学”的新型理论课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对比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特殊教育;针推专业

1 高等特殊教育针炙推拿专业理论课堂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的发展已有30年的历史,在视障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开设视障大学生教学的院校发展上,我国已从30年前只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一家院校,发展到现在包括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等数家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共同兴办的情况。随着多家特殊高等教育院校的兴起,更多的视障学生有了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机会,高等特殊教育已从原有视障人群中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教育。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显示出它的内在局限性。过去,在只有极少数优秀学生才有机会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情况下,“精英人群”在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可以快速地接受知识内容的传授,并有效地传承教师的学术思路与思想,符合当时的教学情况。在当今大多数视障学生均有机会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情况下,同一届乃至同一班级学生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具体情况,缺少个性化、灵活性,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参与性,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现今视障学生特点,打破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兼顾学生的情况,互相协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学理念。

1.1 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

现今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传统的口授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理论内容的标准性、唯一性,导致在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了对理论内容的深入思考分析,而以接受背诵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记忆较多的知识点,但因缺少思考而导致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孤立存在的,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就如同拥有了较多积木的孩子,材料有了,却不知道如何搭建美丽实用的物品,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应用。在以往“精英化”教育的情况下,因为这部分视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较强,头脑灵活,所以很容易从老师的语言中提炼出教师的学术思想和知识运用方法,能够很快地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视障学生认知特点的“缺陷补偿教学法”[1],如口诀记忆法、取象比类分析法等,使视障学生的理论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能让他们在课堂上迅速地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特殊教育的普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今视障大学生对于医学理论知识点的获取途径,已不再局限于盲文教材和课堂讲授,途径变得多样化。所以,此时课堂的重点不应该继续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上,而应该转变为知识点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合理化应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大众化”教育的情况下,一部分视障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理解能力不足。此时如果仍然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那么自主学习性差的同学就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只是简单地背诵知识点,不会积极地去进行知识点的应用,其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内在需求性不强,那么外因就很难发挥充分的作用,导致学生会出现单单为了应付考试而简单记忆的情况,导致学生毕业后“学而无用”的结果。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知识学习的内需性,在课堂上学会理论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对理论教学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网络教学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尤其是盲人无障碍软件(读屏软件等)的普及,使得视障大学生理论教学资源的获取变得极其方便。视障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多种途径在网络上获得相关理论教学方面的信息。信息获得的便捷性,使得视障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对于主动学习性强的学生来说,信息获得的便捷性有利于自主学习,在看到了更多的名家教学视频后,此时如果教师仍然只是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理论传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价值极低的重复学习,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不重视、不参与;主动学习性差的同学则会因为随时有机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得相应的理论内容,所以会产生学习拖延情况,采用在期末考试前对理论内容进行简单背诵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降低,甚至会导致课堂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讲台上自说自话,学生在座位上自娱自乐,课堂教学形同虚设。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理论课教师如果意识不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改变自我,而仍然保持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变,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去研究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理论知识讲解的深透、通俗、生动,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很难从内心深处把学生带入课堂,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2]。

2 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2.1 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改革决定了以往教学模式必然随之改变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根据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具备整体协作能力[3]。应用型人才的缺乏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教学要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学会以集体合作等形式,去分析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的目标从简单的理论传授上升到了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课程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不但要进行医学理论知识传授,更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2.2 单纯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被取代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决定了理论教学的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理论课堂已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到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转化为学生,让学生学会去主动学习,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联系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学生才能学会发现问题,并应用所掌握的知识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具备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本素质。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即便是视障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途径亦变得极为丰富。网络教育的便捷性、高效性,给传统课堂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互联网上既有相对详细的文字版知识点内容,更有各校名家的微课、课堂视频等内容。这些资源的存在,使视障学生摆脱了对传统理论课堂的依赖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不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寻找、体现和发挥出课堂教学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有形无形中必然会被网络教学所取代,理论课堂将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状态。充分意识到理论课堂存在的危机与挑战,不再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点传授,而是发挥学生集中、师生可针对教与学中的随机情况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优势,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变简单的理论知识点传授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训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新形势下走出课堂教学的新路。

3 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根据视障大学生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结合目前科技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视障大学生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探索和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答、讨论式教学”的新型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为了验证改革后的理论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以“小儿推拿学”为例,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情况研究。在针灸推拿专业2013级学生中进行了平行班教学情况比较,其中13501班采用改革后的理论教学模式,13502班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学期的“小儿推拿学”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访谈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掌握、理解与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个班级虽然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差异不大,但对于“小儿推拿学”的学习兴趣、知识点的分析应用能力,13501班明显优于13502班。在调研中,13501班的同学更多地表现出能将小儿推拿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临床的信心,在将来的从业方向选择上,13501班的同学对于将来从事小儿推拿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研究表明,新型理论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利用互联网的主动学习性,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

3.1 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学习交流

为了保障视障大学生的授课效果,我们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小班(班额在30人以下)单独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考虑到学生在心理上首先对教师和教材形成了权威认定,所以很难从心理上对讲师讲授的学习内容形成质疑和进一步思考。为了打破这种心理状态,我们首先在课堂布置上进行了形式改革,撤掉了讲台与讲桌,从空间上打破了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情况。学生的课桌位置进行了调整,拼成“圆桌”,教师与学生坐在一起,以形式的平衡感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威压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能与教师同一个平面上进行知识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简单的形式改变深受学生的欢迎,彼此距离的缩短与平衡,增加了师生间的感情交融,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与互相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偷偷拿着手机玩游戏的现象减少了,课堂参与的热情度明显提升。课堂布置形式的改变绝不单单是空间位置的调整,更是一种心理位置的调整,只有学生知道他们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质疑与思考,他们才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探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离开了讲台,要有更好的课堂把握度才能更好地维持理论课堂状态,而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更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有极为深入的把握,所以也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提升。

3.2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答、讨论式教学” 的教学运行方式。

课堂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教师走下了讲台,同时也意味着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教学方式的完结。我们参考中、小学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4],设定了适合视障大学生针推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理论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讲授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方式一:分组学习阐述法

首先,教师会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提出多个具有应用性的思考问题,并根据互动讨论教学时间的把握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分组学习和讨论教材中的学习内容(根据“小儿推拿学”课程特点,这一环节通常在30分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去思考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此时准许学生对不是很理解的名词等上网查询或咨询老师。再次,由老师随机点名,让每一组中的一位同学针对教师之前所提出的问题阐述本组通过学习和讨论所得出的学术观点。此时,其他同学可就这一学术观点提出质疑和本组的认知,让大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加深思考,最终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最后,老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有知识点遗漏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点补充。

方式二:不定型病例讨论分析

在理论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当学生对该科理论内容有了一定认知时可采用该种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病例,该病例患者仅有一两个不适症状的描述,组织同学分组讨论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患者不适情况出现的可能,并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完善诊断资料,在不同的进一步检查结果出现时又有什么样的可能发生,最后可能出现的几种诊断结果和其相应的治疗原则。其次,由不同组别推荐出相应的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表诉。表诉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结果描述,要求学生能够尽量模拟具体临床诊疗时的情况进行表达。再次,不同组别间进行辩论,指出其他组的分析不足,提出自己组的认知。教师在有序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往往还能在学生的讨论中实现对教学内容新的认知。最后,教师对各组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不针对任何一组的分析进行肯定或否定,仅提出自己的认知角度,鼓励学生回去思考各自的分析是否有道理,如何完善自己的分析,并在将来的临床中逐渐成熟自己的认知。

3.3 教师不是“裁判”

多年的教学活动导致很多时候教师习惯随时给学生纠正对错,但想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讨,教师必须在学生讨论和阐述学术观点的过程中,改掉及时纠正对错这一习惯。在学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时,学生会在讨论中逐渐完善自我认知,理清自我认知中的不足和偏颇。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认知方面有不足之处,可以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完善思考,或者在学生的整体讨论结束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最不可取的是,教师在讨论时直接去指出谁对谁错,这样会严重地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4 结语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答、讨论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首先,要变知识传授者为知识探讨的参与者。只有从内心上认可了学生可以与自我共同探讨才能真正地与学生融入到一起,共同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学习。其次,要将课堂教学从知识点传授变为知识点应用分析。这是指从最初问题的设定上,不应该是知识点本身理论内容的问题,而应该就理论内容引申应用的问题。最后,教师要改变以往教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已经可以摆脱课堂,所以课堂教学的功能应该顺应形势进行改变。

[1] 李春艳.特殊高等教育医学理论课盲生教学方法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0,10(3):59-60.

[2] 黄丽薇,羊栋,史先强,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效教学的涵义与特征研究[J].高教学刊,2016(7):47-48.

[3] 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55-58.

[4] 崔璐,宋绍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77-79.

责任编辑:姚文婷

ExplorationonTheoryClassroomTeachingModeforAcupunctureandMassageMajorinHigherSpecialEducation

AI Min, SHI Yong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e original theory teaching model for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 of special higher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knowledge is taught by teachers’ oral nar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s'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not limited to classroom learning, but has many way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special students,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objectiv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ransforming from knowledge imparting to ability training will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new teaching mode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eachers as the guidance, learning before answer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is more help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mode; discussion teaching; special educat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

G761

A

1009-3907(2017)11-0116-04

2017-08-24

吉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SJYB14-02)

艾民(1968-),女,吉林长春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特殊教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传授知识点理论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传授技艺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