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阅读课堂,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2017-03-23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赵菊萍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灵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赵菊萍

巧借阅读课堂,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赵菊萍

新版课标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互动的重要过程,创造性思维蕴含于课堂实践之中,教师如何巧妙阅读课堂,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凸显学生主体,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拉近师生距离,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深挖文本素材,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阐述。

阅读课堂 创造思维 课堂探究 培养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学生重要的思维能力,它是阅读课堂的隐性教学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文本的支持,离不开课堂师生的互动,教师如何巧借阅读课堂,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凸显学生主体,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发挥创造能力,并推动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主体将学生置于课堂探究的中心,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并将以此作为设计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依据,从而让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终促使学生在深刻掌握阅读文本内容与思想的同时,还可推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体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素养,小说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文体,教师可以根据小说的阅读特点,让学生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自主深入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做上标注,使学生能够以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阅读方式品读课文,探究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分析天鹅具有怎样的品质与意志力,并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想象天鹅砸冰时的情境,使学生对小说的表达方法和蕴含的情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老人最终还是把枪口对准了天鹅”为主题,写一个新的故事,使学生能在了解课文思想的基础从相反的角度写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最终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拉近师生距离,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对教师天生存在敬畏之心,不少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氛围,学生将无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阅读课堂将会出现比较沉闷的气氛,导致学生的想象力被严重压制,学生很难将自己的新思路、新想法在课堂上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最终制约着自身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创新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主动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积极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语文阅读探究。

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时,课文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少学生都感慨这一惊奇的发现,并渴望也能将自己知道的新奇的事物分享给同学。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害怕自己的发现对教师来讲是不值得一提的,不敢轻易说出来。如果师生之间是一种和谐平等关系的话,学生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会积极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告知教师,很有可能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从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说,人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思维更为活跃、思考能力更强,更易于有所创新与创造。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在课堂的发展,教师要意识交流氛围对课堂阅读的深入探究至着重要,只有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和对教师的信任,才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并主动分享学习心得,有效获得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契机,最终在积极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三、深挖文本素材,灵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阅读课堂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探究。而对一些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阅读素材,教师可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联想,以促使学生闪烁出思维的闪光点,并获得创作灵感,最终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时,课文出现了两次同学送给英子的掌声,但课文并没有出现英子在听了掌声之后的想法,这是文本的留白之处,也是升华学生对课文情感理解的关键之处。教师要大胆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素材,有效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填补阅读文本中的留白进行想象。如在课文教学结束之时让学生对这两次掌声的心理想法进行想象,使学生能够结合文本进行写作训练。为了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可以提醒学生:①应紧扣文本的情感表达。②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英子在听到第一次掌声,她会怎样想?③当英子讲完故事之后,同学们送给了她第二次掌声,此时,英子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想象活动为学生创造思维训练提供了机会,教师要抓住中年级学生特点,合理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在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离不开课堂教学载体的支持。想有效借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把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特点,积极挖掘课堂教学蕴含的思维素材,营造平等的探究氛围,最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并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全面发展。

【1】陆丽娟.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1(08)

【2】钟红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2)

猜你喜欢

灵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