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2017-03-23

初中生 2017年20期
关键词:魔镜蜂窝食堂

“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责任编辑:江 冬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日食》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篇文章语言晓畅、叙述清晰,而且把事件讲得一波三折。一开始,“我”发现了蜂窝,作为孩子一般都会觉得好奇,而爸爸马上想到了安全问题,一向热爱动物的他立刻想把蜂窝除掉。好在妈妈如“我”所愿地找了个理由让蜂窝保存了下来。接着,它经历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没有掉落。可是,最终蜜蜂招惹了人类,“入侵”了人类的家园,连“我”也把手中的书扔向蜜蜂。所以爸爸用杀虫剂把蜜蜂杀掉了,蜂窝也被拔掉。在人类和动物共同栖居的这个世界,人类的地盘不断地扩张,动物的地盘则不断缩小——可见,《蜂窝》反映的不仅是一家人和蜂窝之间的小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和动物之间如何共存的大问题。

结尾似乎峰回路转,蜜蜂把小小的蜂窝安到了一间废弃小屋的屋檐下。蜜蜂在人类地盘的缝隙里找到了暂时的生存空间,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这个引人深思的开放式结尾也为本文加分不少。(选《蜂窝》)

魏斌(诗人、编辑。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我看见雪花的翅膀》。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懂事的孩子总是让人心疼。《我不在乎》的作者李露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她带着美好的向往走进城里的学校,却被残酷的现实迎面浇了一盆冷水——被一些“以貌取人”的同学排斥。这是很多农村孩子进城上学时所面临的生存状态。他们像那些被连根拔起移进城市的树苗一样,远离家乡,来到繁华而陌生的城市,顽强地在城市扎根、生长。与其说他们是懂事,不如说他们是乐观——他们看到了现实的沉重,却能温和而坚定地在逆境中倔强成长。这是珍贵的品质,值得点赞。文章用朴素的语言叙事,表达最真挚的情感,直抵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文末的对话(“孩子,你以后还会吃苦的。”“爸爸,我不在乎。”)意味深长,犹如早春光秃秃的树枝上长出的新芽,让这篇有些沉重的习作充满了力量与希望。(选《我不在乎》)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等。现为《诗品》副主编):这次的三篇习作都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比较之下,我偏向于《我不在乎》。这篇习作的题材并不新颖,相似题材的写得令人动容的作文比比皆是。之所以选择这篇,是源于作者的笔墨并没有过多地放在对情感的渲染上。作者在处理这种情感时是内敛、理性、微妙的,有属于自己的鲜明态度和价值取向。因衣着寒酸而受到同学轻视的女孩,出于自尊,想穿得好一点,但一看到爸爸黑乎乎、布满了老茧的手,她又开不了口。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我”内心的摇摆、挣扎、醒悟直至最后的坚定,而是通过父女俩的简短对话,将这一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传递给了读者,于是文章结尾那句“我不在乎”就更加令人回味:她不在乎吃苦,不在乎穿差衣服,不在乎同学的眼光;她在乎的是自己的爸爸,不想给爸爸再增添负担;她在乎的不是虚荣,而是那些比虚荣可贵得多的东西。这样的感悟,值得鼓励。(选《我不在乎》)

冯与蓝(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儿童小说创作,已出版《跑啊跑的程千里》《不让一个南瓜掉队》《一只猫的工夫》《奇妙小镇》《地下空间》等10余部作品。《奇妙小镇》入选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这次三篇习作,我读了几遍,思考再三。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三篇作文都有可圈点之处。《蜂窝》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文中“我”对窗外筑巢的蜜蜂的心理,从同情、担心,到警惕、忐忑不安,既有对小生命善意的怜悯,又有本能的害怕,作者将这种矛盾心态把握住了。《我不在乎》叙述了进城打工的父亲送女儿去城里学校报到时发生的事,类似的题材并不鲜见,所以从选材角度看,此文稍逊于另外两篇。此文的优点在于凝练,叙述节奏快而平稳,应该多花笔墨的地方也不忽略。全文主要采用对话方式推进叙述,且没有一处多余的对白,显示出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食堂外的“大魔镜”》写的是女生们的日常趣事,“大魔镜”这一事物本身就带着趣味和悬念。作者将女生们爱美的情态描写得十分传神。由于前面铺垫做足了,后面产生的喜剧感就更强烈。这篇习作选材独到,捕捉了校园生活的片段,笔调活泼风趣、生机勃勃,所以我决定投票给《食堂外的“大魔镜”》。(选《食堂外的“大魔镜”》)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虽然本文的语气有点夸张,但写的是那点人之常情,非常接地气,令人读后能发出会心一笑。小作者很有胆量,敢于“自黑”,把自己写得那么的“没心没肺”——可以说,为了我们这会心一笑,作者简直是豁出去了。此外,我也很喜欢文中食堂和镜子这一对组合。两样事物都非常普通,可是被作者这样“搭配”到一起之后,就产生了十足的戏剧效果。如果把这篇文章看成是一部情景喜剧,那么作者无疑就是一位很会挑选场景的导演。(选《食堂外的“大魔镜”》)

史金霞(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著名语文教师。出版《不拘一格教语文》《重建师生关系》等教育教学专著):比较三篇文章,《蜂窝》略显稚嫩,《我不在乎》略显僵化,而且它们都有一种“教化”的意图,旨在表达一种“思想”——作者很可能就是为此才写出了文章,而这,就是“主题先行”。

《食堂外的大魔镜》则不然,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生动而丰富的描述,一群孩子的日常生活跃然纸上。它并没有讲述什么大道理,它也不是为了讲述什么大道理而写,它更不存在追求让人读完就肃然起敬或凝眉深思或感慨万端的野心,但它的真实,已足够动人。(选《食堂外的“大魔镜”》)

猜你喜欢

魔镜蜂窝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蜂窝住宅
这是一面魔镜
食堂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魔镜,魔镜,告诉我
三千食堂
打开,打开
“蜂窝”住进轮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