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2017-03-23
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一个“跨世纪的教育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减轻学生的负担,强调进行教材、教学改革,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生产劳动。改革开放以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展素质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命题。遗憾的是,从整体上看,在减负问题上至今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单一,围绕考试和升学,一味增加考试科目的课程学习时间,减少甚至停止开设其他课程,导致学生因过于单调的学习而产生学习厌倦;二是重复,违背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导致学生低效甚至无效学习时间大量增加;三是被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味地强制灌输,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四是违规,违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加班加点上课,超过国家规定布置大量作业。
必须强调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这里的教育质量,就每个学生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个性发展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促进每个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创造性发展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不是要简单地减少中小学生应负担的课业时间,而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和状态;其次,不是单纯减少中小学生学习的时间总量,而是要调整课程学习的内容和结构;再次,不是要降低中小学生的课程学习难度,而是要提高课程学习的质量。
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治本之策。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依靠教育科学,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摒弃“时间+汗水”的教育教学之路,放弃题海战术,杜绝重复低效的大题量训练。三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做好加减法。减少过重的考试科目课程学习负担,加强德育、体育、美育,把过去被挤占的课时还给这些学科,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调整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科实践学习的结构,增加实践学习的时间,强化主题性、实践性学习;调整校外学习的时间与结构,让孩子更多基于兴趣进行个性化课外学习,防止把校内学习直接搬到校外,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四是要坚持依法治教,切实解决违规办学造成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当前国民教育中的揠苗助长现象非常普遍,如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低年级赶学高年级课程,更有甚者,提前结束课程,用大量的时间准备中高考。这种破坏国家课程方案、提前学习赶进度的做法,导致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制造了大量“差生”,结果学生学习越差越去补课,越补课越没学习兴趣,越没学习兴趣学习越差,跌入恶性循环。
在减负问题上,可怕的不是基础教育界至今没有取得多少实践进展,而是全社会在思想认识上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拿日本所谓宽松教育的失败说事,拿普通百姓如何改变命运说事。在减负问题上凝聚共识、正本清源,已成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展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