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和四川蚕桑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2017-03-23郭铭建李洪元
郭铭建 李洪元
(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 400020)
1 引言
为全面贯彻2017年10月12日在江苏海安召开的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部署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2017年11月13-22日,由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牵头,在重庆市商务委行管处领导的带领下,组织涪陵区、云阳县、奉节县等主产区县和龙头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共24人,先后对广西宜州、柳城、四川绵阳市涪城区的蚕桑基地、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重点了解两省(区)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的政策制定及相关发展模式。考察点蚕桑发展势头迅猛,示范园区桑园规模宏大,长势喜人;蚕房成排亮丽,养蚕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蚕桑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添增了动力,对重庆蚕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2 广西和四川两省(区)的基本情况
广西和四川两省近年来茧丝绸行业迅速发展,异军突起,在江、浙等地蚕桑产业日渐式微,很多蚕桑企业被逼转型的大环境下,其蚕桑茧丝绸产业不仅站稳脚跟,反而克服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影响,逆流而上成为行业标杆,意义重大。
世界蚕桑看中国,中国蚕桑看广西。广西茧丝绸产业抓住“东桑西移”契机,进入新世纪就铆足干劲,持续发力,至今已经连续多年摘取蚕茧产量、桑园面积、蚕种产量、单位面积桑园产量、生丝产量、桑枝栽培食用菌产量、蚕农售茧收入7个“全国第一”[1]。
四川全省狠抓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不断努力,推动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3万hm2,较去年增加0.2万hm2,预计全年养蚕205万张,产茧7.8万t,蚕桑农业产值将达到70亿元,蚕桑丝绸综合产值将突破330亿元[2]。规模化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蚕桑生产水平显著提升,蚕桑综合开发取得进展,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蚕桑产业扶贫效果突出,“涪城模式”全国闻名。
2.1 广西宜州、柳城蚕桑发展情况
2.1.1 广西宜州蚕桑发展情况
中国蚕桑看广西,广西蚕桑看宜州。2016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全年GDP115.67亿元,人均GDP2万元。全区桑园面积2.3万hm2,发放蚕种140万张,鲜茧产量近5.6万t,农民茧款收入28个亿;茧丝绸加工产值16个亿;蚕桑综合利用产值4亿以上,蚕桑茧丝绸行业总产值近50亿,占全区GDP的近50%,可见其产业地位之重要。养蚕业已形成一个种桑、养蚕、育种、农资、蚕粪处理实现专业化分工产业链。蚕房里用上了自动上蔟升降机、轨道式喂蚕装置、全自动取茧器等新技术,同时还配备了自动降温设备以及储存桑叶的冷库。广西宜州区已发展为中国最大桑蚕基地县市,桑蚕产业已成为宜州区优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当地初步形成包括桑蚕茧丝绸在内的三大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工业体系,逐步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新路子[3]。
2.1.2 广西柳城蚕桑发展情况
桑蚕业是柳城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桑园面积为1万hm2,全年发种43万张,鲜茧产量1.86万t,鲜茧产值9.67亿元,蚕农人均收入8791元。全县现有茧站39座,茧丝绸加工企业6家,自动缫丝生产线64组,年产生丝2200t左右,84%生丝达到4A等级,生丝年产值10.1亿元。全县小蚕共育户21户,小蚕共育率95.4%。柳城县在桑蚕业发展上主抓标准化、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桑蚕标准化、省力化技术应用面积已经超过了8000hm2,主推标准化桑园建设、标准化蚕房建设、省力化养蚕技术、快速采茧技术和标准化蚕茧收烘技术等,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成效,有力的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全面发展。把蚕桑、旅游、加工、科教等多元化因素融合发展,成功建成柳城县“禅韵丝缘”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实践和拓宽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为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参考经验。
2.2 四川绵阳涪城蚕桑发展情况
四川绵阳涪城区位于绵阳城市近郊,全区2000hm2桑园占耕地面积的20%,养蚕农户近1万户。近年来,天虹丝绸公司主导成片流转土地建设现代蚕业基地,从蚕茧生产供给侧端入手,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多元拓展,做精做优产品,做大做强产业,打造闻名全国的现代蚕业发展“涪城模式”。
涪城区蚕业发展主要特点:一是近郊蚕业发展有声有色。该区12个乡镇,其中8个乡镇发展蚕桑生产,现有桑园面积4000hm2,其中建成标准化桑园2000hm2。2017年全年发种近7万张,产茧3000t,农民茧款收入1.35亿元以上,蚕茧收入15万元以上的业主大户近200户[4]。二是质量优。“涪城蚕茧”茧丝长1200m以上,干茧直接上车率96.5%以上,上茧率93.9%以上,解舒率平均78%,毛折252kg以内,洁净96.5分,中国纤维检验局公布的抽样检验蚕茧生丝指标,天虹公司蚕茧排位全国前茅。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经过14年的努力,“雄蚕茧”缫制的6A级高品位生丝,作为了APEC会议领导人丝绸新中装的指定原料;涪城“七彩之虹”蚕茧成为爱马仕等知名服装品牌的指定原料生产供应基地,生产的“蜀绣”丝绸等产(饰)品,享誉国内外。“天虹”公司已成为了全省、全国有名的“精品蚕桑生产基地”。
涪城蚕桑经营机制抓龙头带动,由龙头企业统一成片流转土地经营权建桑园基地467hm2,返包给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农户管护和养蚕,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农民是土地返包经营的主人,企业积极培育养蚕业主大户,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投入机制抓奖补到位,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后,全部承担桑园建设、土地整理、养蚕大棚费用,对返包农户免前两年土地租金,免前三年生产资料投入,三年后每年按土地流转费的20%扶持生产物资,返包1.4hm2以上的大户可免费使用企业统建的养蚕大棚和提供的桑园管理机具,对返包农户生产的鲜正茧实行35元/kg的最低保护价政策。土地经营权属于企业,桑园所有权属公司、企业,农户包了公司的桑园,产品归公司。这就是一种深度的合作,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企业由后台跳到前台,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把良田变为桑田,把农民变为真正的蚕桑产业工人。
3广西省和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的共同点
3.1 养蚕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省力化
天虹丝绸公司研发推广了多项栽桑养蚕先进适用技术,主要有“六变”:一是蚕种由过去的普通常规品种变为“雄蚕种+川山×蜀水’”新蚕品种,兼具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特点;二是桑园模式由过去的零星坡地桑变为成片田园桑;三是栽植规格由过去的“415”、“421”变为“6215”(宽行2m,窄行0.7m,行距0.5m);四是管桑方法由过去的人力管桑变为机械化管桑;五是养蚕批次由过去的四季蚕变为六批次蚕;六是养蚕设施设备由过去的人力手工、费时费力操作变为轻简、省力、机械化操作(空中滑轨式多层可变蚕台、回转方格蔟自动上蔟、消毒喷粉机、小蚕切桑机等),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七是小蚕共育由过去的传统“蚕架+篾箔”育变为“标准共育盒+移动蚕盒车”、水帘空调降温、智能补湿等。
两地桑园都有适合各自生产方式的栽植模式,推广良桑良种,蚕具先进、实用、多样,小蚕全自动饲养机等省力化设施实现了小蚕共育室温湿度自动控制、自动消毒、自动饲育,大蚕房均安装有自动上蔟升降机、轨道式喂蚕装置,基于相同标准方格蔟开发的多样化自动采茧机等。实现了标准化的设施建设,规范化的技术操作,省力化的设备应用,从桑园建设管护,到小蚕共育,大蚕饲养,分级采茧,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蚕技术标准,并得到严格执行。
3.2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2017年广西鲜茧价格为58-60元/kg,四川绵阳鲜茧价格为48-58元/kg,重庆鲜茧价格为28-36元/kg,远远低于广西、四川等地,部分丝绸企业仍然为原料发愁,叫苦不已。重庆市鲜茧收烘企业与蚕农在鲜茧价格上形成直接的利益冲突,而广西、四川两省考察点都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以共育户为纽带,以蚕农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
涪城首创“龙头企业+服务主体+生产主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将栽桑养蚕作为第一车间,统一打造高标准桑园,直接参与桑园建设、蚕茧生产;推行小蚕专业化共育,共育户按技术标准指导农户饲养“商品小蚕”;农户按照统一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生产,并鼓励其适度规模返包企业统建桑园,实现“拎包发展”。大力推广“一对一”帮扶,将生产主体收入与技术人员收入挂钩,将生产主体蚕茧产量、质量、蚕茧统收率与服务主体考核挂钩,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企业对鲜正茧实行保护价收购,并从销售利润中提取比例对服务主体、生产主体进行奖励和补贴,最终实现了企业蚕茧收购的数量、质量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证,实现了互利共赢、良性发展。
广西主要是通过开放市场来实现蚕农、共育户、大户、茧商、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平衡。蚕农可以自由选择共育户和收购单位,小蚕共育商品化,由市场决定各环节的利益平衡,坚持依质论价,广泛存在丝绸企业二次返利的情况。通过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打破了茧丝绸行业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时代工业产品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剪刀差,顺利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下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模式。企业不再是以价格差求利润,而是以质量求效益。
3.3 比较效益突出
蚕农积极性高,敢于投入,桑园利用率高,蚕房利用率高。小蚕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大蚕期人不闲,房不空,桑充足,多批次,蚕不断。通过多批次,省力化,充分利用桑园产出和蚕房,大大提高蚕桑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效益。同时按照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两省蚕桑产业发展在以栽桑养蚕为主业的同时,还积极带动发展桑枝食用菌,桑园套种蔬菜作物,蚕沙生态有机肥,桑树生物碱提取及药用,蚕丝文旅项目,开发桑果产品、蜀绣产品,深加工蚕丝被、丝绸围巾、丝绸饰品,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蚕桑在与甘蔗、蔬菜、柑橘、烟草等行业的竞争中一骑绝尘,产业经济效益明显。
3.4 有效的管理
天虹公司对桑园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开发间作、统一修枝整形、统一管园技术;经营管理采用“公司+共育户+农户”的模式,将三者的利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效益管理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帮助蚕农规范标准,控制成本,每季养蚕结束召开一次返包大户座谈会,引导蚕农生产优质蚕茧;考核管理实行单产、质量、农民收入等绩效挂钩考核,最大限度地激发养蚕农户积极性。宜州、柳城等地蚕桑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从桑园建设管护,到小蚕共育,大蚕饲养,分级采茧,各环节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因而成熟的养蚕技术标准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形成对产业链有效的管理。
3.5 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
两省(区)蚕桑产业具有完备的省、市、县(区)、镇(乡)、村五级技术推广体系,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覆盖。特别是广西以小蚕共育商品化为代表的社会化技术服务,极大的满足了蚕农多批次滚动养蚕生产的需要。柳城全县全年发放43万张蚕种,只有21户小蚕共育户,户均共育2万张,实现了小蚕共育的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绵阳天虹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由企业为农户建高标准桑园、蚕棚和蚕台,统一配置省力化机具,全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市场保障;编织覆盖乡镇、村社的蚕业技术服务网,整合企业、基层250余名技术服务力量,为农户提供24h上门服务。
3.6 示范带动效应突出
天虹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园创造返包桑园业主大户规模经营条件,公司加强桑园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制定规模化经营基本要求,规划返包2.7hm2桑园为家庭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佳面积,以2.7hm2为单元配置1处标准化养蚕大棚、贮桑室及所需的蚕台等设施,以5.3hm2为单元配置1处标准化共育室及所需蚕盒、机具等设备。通过对桑园、蚕棚、设施设备、生产投入品、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让参与农户放心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成为生产主力,引导了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全区现已形成1.3hm2以上的业主大户220户,带动近1万户养蚕农户。
十九大代表、柳城县冲脉镇桑蚕协会会长韦美芬早年通过种桑养蚕发家致富,她被誉为冲脉镇“养蚕女状元”。但是致富不忘乡亲,她以实际行动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都有宜州、罗城以及周边乡镇的贫困蚕农前来参观学习,她接待参观农户超过500人次。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两年以来,韦美芬给贫困养蚕户赊销蚕种、蚕药累计达100多万元,带动帮扶贫困农户1.8万多人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致富[5]。
4 重庆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健扩大桑园面积,形成规模化程度高,有亮点、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推动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配套开发的原则,重点发展和优化渝东南、渝东北优势产业带,发展3333hm2以上的蚕桑大县,创建667hm2优质桑蚕示范基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种养、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生态化建设的要求,按照“布局优先、重点突出、扶持保障、规模开发”的原则,在重庆市选择2-3个区县、重点乡镇集中打造,形成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的先行示范区[6]。
4.2 扶持龙头企业加强示范园区建设
要抓好茧丝绸业发展龙头的培育扶持。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关键是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的带动。市区县要大力扶持和培育或引进一批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规范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和蚕桑大户[7]。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以市场引导蚕桑生产和茧丝绸加工,通过产业化经营与蚕农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蚕茧丝产销关系,缓解分散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切实保护蚕农利益。要通过重点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能够紧密联系核心企业与蚕农的蚕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强化蚕农的组织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加盟,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蚕桑生产体系,促进茧丝绸业整体协调发展。
企业带头高标准建设示范园区,要求做到一片桑园,一间蚕房,一套设施,一幅景象,一套标准。严格执行标准中桑园密植、排水、灌溉、除草、耕地、剪伐、冬管等,蚕房面积、高度、布局、通风、防虫、降温、升温等,配套设施消毒、上蔟、饲喂、采茧、烘炕、存储等要求,结合标准化的饲养技术管理,实现示范园区的标准化、规范化。
4.3 加强项目管理
对项目支持方向,关键内容实施,根据实物、实绩、实效分条依建设标准进行成效量化考核,量化补贴金额。事先建立奖补标准,实行先建后补,补贴到户,提倡银行转账,严控现金发放,建立资金追溯机制。项目验收时,根据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相应发票、合同、图纸、银行流水等佐证资料实行弹性补贴制度,与建设标准比对,以考核验收成绩核算补贴金额。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蚕大户,根据补贴标准,实行直补,使蚕农得到实惠。整合资源,重点支持良种良法、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蚕业专业合作组织创建、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升级、品牌培育、丝绸文化建设、产业脱贫等,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作用。
建议市区县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手段,加强对龙头企业、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小蚕共育户、蚕桑大户的扶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蚕桑基地建设。制定并完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和扶持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在重庆市从事蚕桑生产、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和经营主体,按照我市已制定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上继续予以优惠,在项目申报、安排上予以倾斜;对织绸等后续加工或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新企业、财税突出企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突出等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制定引进先进织绸企业的奖励政策(含土地、设备等)。给现有生产企业(含丝厂、绸厂)提升产能(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或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等)、提升质量的给予专项奖励。
4.4 发展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体制机制创新)
4.4.1 鼓励开展土地流转
传统小农经济,土地改革保证了耕者有其田,效率低下,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现有土地制度的桎梏,不完善的社保体系和城乡二元结构,土地是农民的保险,农民契约精神的缺失,法律体系的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通过经营权与承包权的分离,推动土地流转和集中,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这是时代的趋势。半城市化居民,随着时代发展,他们的老去将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留恋,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将迅速发展!蚕桑产业应抓住新形势下土地制度改革的契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蚕桑产业,保证产业发展所需的基本资源。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闲置土地和桑园向蚕桑大户、蚕桑家庭农场聚集。通过土地流转,带动蚕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天虹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共流转土地467hm2,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在了时代前列,也是“涪城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
4.4.2 重构利益分配格局
组织和引导蚕农建立桑蚕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技术指导。积极推行公司+小蚕共育+茧站+农户,鼓励由公司投资或参股小蚕共育站和茧站,统一发种,仪评收茧,按质论价,保价收购。重庆市部分地区茧质差,茧价低,根本原因是没有打破二元的剪刀差模式,鲜茧收烘放开,利用大户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予收烘设施扶持、设备资助、技术指导保护蚕农利益。防止收烘单位杀鸡取卵,过度掠夺,危害产业。实行茧质、茧壳量等量化考核指标与蚕农、共育户、技术人员、公司利益分配直接挂钩的新利益分配模式,从而杜绝毛脚茧,提高原料茧质量。通过创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模式,提高多方效益,从根本上解决蚕茧的生产、流通、质量等突出问题。通过市场流通体制的创新变革,重构产业链条利益分配格局。
4.5 鼓励技术革新
通过改良品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蚕茧品质和单产。大力开发推广科学种养实用新技术,实现养蚕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省力化、工厂化。通过标准化的桑园、蚕房等设施建设,规范化的技术操作,省力化设备应用推广,改变传统的养蚕方式,大力推行小蚕自动化共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电动采茧、多批次养蚕等科学、实用、省力养蚕技术。进一步完善桑、蚕病虫害的防控体系,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养蚕,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引进近年来示范推广的新型的雄蚕品种、三眠蚕品种,如秋华×平30、粤蚕细纤1号、苏超2号等品种试繁试养。建议市区县从项目政策予以支持,对蚕桑机具购置、省力技术推广予以补贴,扩大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充分发挥蚕业科技的促进作用,提高科技养蚕水平,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
4.6 构建开放市场
地域垄断、行政垄断是计划经济的残余,在自由交换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格格不入,必将被淘汰。蚕种是农民自己买的,桑园是农民自有的,蚕是农民喂的,蚕茧自当由农民自由处置,公平买卖,不能通过垄断来强买强卖。农村养蚕户对垄断收购政策极为反感,是挫伤农民养蚕生产积极性的首要因素,而蚕茧收购价格波动因素只位居其二。农民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地位本已处于弱势,政府应当保护蚕农合法利益,畅通供销渠道,打破蚕茧收烘掠夺式垄断经营。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避免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规范鲜茧收购行为。二是对企业和茧站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实施严格、严厉的监控,防止“压级压价”现象的发生与扩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和隐患。三是引导企业、茧站,共同构建良好的茧丝交易体系和市场环境。构建自由交换的开放市场,利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自然规则,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7 可持续的稳定政策支持
保证产业上资金的稳定、持续投入,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天虹公司的扶持政策值得借鉴,对返包农户免前两年土地租金,免前三年生产资料投入,三年后每年按土地流转费的20%扶持生产物资,返包1.3hm2以上的大户可免费使用企业统建的养蚕大棚和提供的桑园管理机具,以蚕茧产出对应生产资料补贴,防止了骗取蚕房补贴、土地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出现。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计划、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多渠道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政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财政预算内的专项资金专项使用,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应投入重点领域、示范点或企业。产业发展资金切块重点用于桑蚕基地建设、新技术应用推广、茧丝绸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投入扶持。同时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8]。
[1] 袁琳.七个全国第一!广西桑蚕业以一己之力称霸全球[N/OL].人民网.(2013-11-28)[2017-11-20].http://gx.people.com.cn/n/2014/0828/c358091-22136066.html.
[2] 李淼.我省蚕桑丝绸综合产值将突破330亿元[N/OL].四川日报.(2017-10-24)[2017-11-20].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71024/176505.shtml.
[3] 杨志雄,黄艳梅.广西宜州成中国最大桑蚕基地县市[N/OL].人民网.(2013-11-28)[2017-11-20].http://gx.people.com.cn/n/2014/0828/c358091-22136064.html.
[4]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 打造涪城精品蚕茧.四川省农业厅.(2017-10-20)[2017-11-20].http://www.scagri.gov.cn/ztzl/cscy/jyjl/201710/t20171020_521894.html.
[5] 广西农业厅.多方合力助推广西蚕桑产业扶贫[N/OL].农民日报.(2017-12-04)[2017-11-20].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12/04/nw.D110000nmrb_20171204_2-04.htm?div=-1.
[6]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J].四川蚕业.2013,41(1):1-6.
[7] 王万华,胡文龙,郑琳,等.赴陕西、四川两省考察蚕桑产业发展报告[J].蚕学通讯.2011,31(3):28-31.
[8] 吴刚.广西考察报告[J].四川蚕业.2012,4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