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相尊重,让真的教育出现

2017-03-23贾向飞

教育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学校

文│贾向飞

师生互相尊重,让真的教育出现

文│贾向飞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有句名言:“师生关系一平等,真的教育就出现了。”笔者深以为然。近日,笔者实地走访几所学校,某校大课间的师生集会上,一名学生上台发言,点名批评两名班主任跑操时没有跟班,令我震撼,也让我对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我以为,以相互尊重为核心的平等师生是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强大动力。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的教育理念。我们常常反复强调学校要注重校园安全,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防范教师因为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身心受到创伤或扭曲。

近些年,由于教师言行不当而引发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的报道屡见报端。一些教师习惯于唯我独尊,遇事凭主观印象,喜欢独断专行,滥用手中的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内心极为不满而产生强烈的抵触行为,由此造成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致使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学校作为一种准公共部门,其职能定位主要在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应该是对人文精神高度珍视的地方。在学校当中,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不相互尊重。只有减少师生间的摩擦,才有可能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的推进已经有十余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与我们预期的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旧普遍存在着机械、沉闷的现象,教室中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其课堂中的首要职责是“点燃”“激励”,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中做到身动、心动和神动。而要想达到这种期望的境界,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将自己定位于服务者、引路人的角色,并在课堂教学上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自己的“教”;要在教学过程中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体验、感悟和展示,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只有真正在教学中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教给学生,把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能获得教育上的巨大成功。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这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育不需要每个学生发展成一个模样,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诲人不倦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上健康,心智上成熟。当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体,对于不同的学生,尊重会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但不管怎样,教师不可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消化系统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样,成长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蹲下身子,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平等对待,善于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方面,遏制其消极方面,使学生生活得更快乐,使其生命更有价值,这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学校推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奇妙学校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