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箭齐发,让高效课堂不再是奢望
2017-03-23袁国道
文 | 袁国道
数箭齐发,让高效课堂不再是奢望
文 | 袁国道
在办学行为日益规范的今天,既要高质量,又要轻负担,路在何方?各地教育实践一再证明,唯一途径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厘清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本源。教育的根本应是培养学生的“人品”。何谓人品?好的习惯,对学习有兴趣,高远的目标(志向),克服困难的勇气,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对待困难挫折的态度,自我管理能力……都是人品的范畴。
第二,公平。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必须保证课堂公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关注的目光均衡地分配给每位学生。当问题提出后,要关心每位学生的反应与变化,要关照每位学生的感情与需要,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感受与心情。其次,要有一颗公心,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
第三,差异。素质教育的最精髓部分就是差异教育。要发现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而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和要求所有学生。
第四,能力。在课堂上“引领”是比“传授”更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力”是比“知识”更本质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摆脱“放羊”的怪圈,提升学生终生生活品质。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目标之一。
第五,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本质。创造的前提是观察、发现问题。新课改后,不少老师陷入误区,把满堂说变成了满堂问。老师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同时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另一方面课堂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应该是由问题组成的,所以没有问题的课堂是问题最大的课堂。
第六,分数。只要提到考试、分数、名次,人们总认为它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我认为“分数”不是个坏东西,我们要围绕分数抓素质,表面抓分数,实质抓素质,以抓分数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素质。
第七,负担。负担轻重是一个相对的量。聪明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想学、会学、能学,找到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八,课堂。课堂即是学堂,学堂是学生的学堂,学生才是学堂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组织与引导。聪明的教师不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去诠释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 高效课堂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高达成。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是由四大要素和六种关系构成的。课堂教学的四大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大要素构成了六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四大要素、六大关系的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六大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明确一个目标、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五个启示、六个环节。
一个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说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两个支点。一个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来实现的。
三个途径。以“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以“同课异构”方式,探讨高效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以写“课例分析”,对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反思,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四个问题。一节课是否高效,每个老师心里应该清楚无误地明白四个问题。一是你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即目标问题。二是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即效率问题。效率必须用时间来衡量,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效率的课。很多名师的课堂并不热闹,但扎实有效,教学成绩好,这是高效益。三是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即方法问题。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基本的原则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四是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即达标问题。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五个启示。一是改革备课。坚持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坚持备教案与备学案的统一。二是高度重视学生的自学。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充分自学,就没有学生的参与度。三是减少老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习、感悟的时间。这是调整教和学的时间关系,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四是要划分小教学单位,实施分组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五是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矫正。
六个环节。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要还权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构建的“424教学模式”,把一节课分为三个部分,40%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学习,自学讨论,检查落实,并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20%的时间教师点拨引导;40%时间学生当堂训练,总结提高。并把课堂教学分成六个环节。
一是明确目标。上课伊始,用投影等多媒体工具,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二是指导自学。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先让学生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做到四明确: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明确自学时间;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明确自学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三是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是一个小循环,包括学生的自学,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合作探究,教师的检查点拨等等。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教师对发现的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引导纠正。
四是自学检测。自学后,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检测的对象,以中差生为主,上黑板做题或抽问回答,同时允许尖子生在掌握本课内容的前提下超前自学;检测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也可以是类似题的翻版,注意跨度不要太大,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自学方法,解决问题就行。
五是教师引导。要注意三个明确:明确引导什么,明确怎么引导,明确引导以后达到什么要求。引导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要把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无错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引导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怎么引导?“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会的学生可能教得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学生帮助解决的问题,同学记忆是最深的。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引导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必须教出方法,教出规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六是当堂练习。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反馈矫正,这是课堂常规。题目要典型,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达到课标对基本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低要求;同时要分层次出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练习必须当堂完成,这样可以迅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直接反馈信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同样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
课堂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是教师的指导、引导。这两条线结合得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它不是唯一的,它是导向,是引领,是为课堂高效、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服务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