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建设为职教提档升级

2017-03-23李同斌

教育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济宁市名师培训

文 | 李同斌

内涵建设为职教提档升级

文 | 李同斌

山东省汶上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立项学校。学校现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注重“品牌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近三年,春季高考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45%以上,位居济宁市同类学校前列;技能大赛共获得5个省级二等奖、三等奖,22个市级一等奖,47个市级二等奖,60个三等奖,位居济宁市第一方阵;培养合格毕业生2500人,就业率98%,满意率92%;完成各类社会培训13000余人次。

坚持德育为先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观念差、生活学习习惯差的情况,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把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高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高效德育的切入点,严抓规范管理、实施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推行“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法制育人、安全育人”的德育工程,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完善学生社团和技能兴趣小组运作机制,努力培养道德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社会需求广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抓好学校常规管理,探索科学职教管理方法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学校按照科学、高效、民主、规范的原则,完善了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教科研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既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又使教学评价有章可依。二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管理。认真抓好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教学环节的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汇总、有比较、有总结。定期开展代表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活动,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早晚自习、课堂教学的检查,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不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三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一方面学校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以职业资格为标准、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评价机制。整合资源,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修订完善教职工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首先,进一步深化分层次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也可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学校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志愿,在二年级开始时进行分流,专门为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单独编班,选派骨干教师任教;以就业为导向的班级在严格执行课标的同时,参考企业用工要求,既注重文化基础课、德育课、专业理论知识课的学习,更注重实训课的训练。其次,积极推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实训车间,搬进企业,搬到生产一线,做到“教中做、做中学”, 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校园 一是牢固树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校园网络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目前学校已与南京金智公司合作,搭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与北京神码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崇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精品课程研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二是打造网上职教名校。通过校企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学校的教研组、大师工作室、企业和高等院校名师共同开发各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移动端APP,打造在线学习平台,让在校学生和培训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辐射社会上有学习需求的人,对他们开放网络学习平台,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教育平台,努力打造让学生、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智慧校园。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目前我校有汶上县首席技师4名、济宁市技术能手3名、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济宁市教科院中心教研组成员15名,并建有济宁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认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一是抓好教师纪律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二是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送出去、走下去、请进来”,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创造机会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培训;积极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车间,提升实践水平;聘请省市名师来校培训,以学校各专业教研组为依托,培养一批省市名师,打造省市闻名的大师工作室。三是建设名师、大师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名师、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打造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大师兼职教师队伍,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搞好社会技能培训 学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汶上县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和盐煤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布局设置专业,依托专业发展优势,狠抓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通过与大专院校、名师、大师等合作,共同开发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学校与人社、科技、民政等部门合作,统一培训资源、统一培训基地,围绕我县三大产业和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造全方位培训平台。

搭建人才服务载体,提供经济发展智力支撑 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利用现有的创业大学和培训中心两个培训机构,与中鑫创投、互联天下等企业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能工巧匠、名师和名校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实现了智力、技术和人才的流动与共享,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年来,学校全力推进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内涵发展提档升级,办学质量突飞猛进。《济宁日报》《民生关注》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学校办学业绩,学校先后荣获“十三五”国家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全国重点特色实验学校”、山东省十大创业明星学校、山东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济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展望未来,学校将借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绚丽的色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济宁市名师培训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名师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