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的路 流淌的河
——领略向仲怀院士引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革新思路

2017-03-23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蚕桑桑树院士

代方银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延伸的路 流淌的河
——领略向仲怀院士引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革新思路

代方银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常见以大漠驼队表现“丝绸之路”的沧桑与恢弘,虽历经岁月巨变,始终带给人们光辉的记忆和无尽的力量。在我的理解里,“丝绸之路”对于今人的意义,更在于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之精神。因此,大漠驼铃声,不独属穿越历史长空的回响,也是飘扬嘹亮的时代号角。

远古的华夏大地,一树桑叶、一簸蚕儿、粒粒茧子、根根银丝、片片锦帛,这套极富逻辑性的古代技术发明,历史性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当其邂逅工业文明时代,更繁生出庞大的丝绸生产和贸易世界。至20世纪的鼎盛时期,蚕丝业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是中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功勋产业”。“蚕业第一大国”的桂冠,也曾几度曲折,再回满载五千年荣耀的“东方丝国”,至今近半个世纪未被撼动。中国曾因蚕丝而闻名于世界,也曾因蚕丝而强盛于世界,这样的一个国度,经济、科技、人文、外交,方方面面都深深烙下了蚕丝的印记,丝绸是“中国名片”。如今,“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前行的时代强音,无疑也是当前对这一文化符号的最高礼赞。

然而,我国蚕丝业却早已开始了不同于历史任何时期的“剧痛”。也许正是这种剧痛的深化,折射抑或是孕育了一位科学家堪称具有伟大意义的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如今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崭新局面,我辈感慨万千!再度回顾和领略向仲怀院士引领我国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战略睿智,以及先生为之倾注的心力和付出的体力,其中的认识和感受,绝不应该据为个人的精神享受和力量源泉,它是中国蚕桑界的共同财富,属于蚕业世界和世界蚕业。有鉴于此,故成此文。

1 这一轮巨潮——不再是起伏的波浪

每个产业的兴衰,或因国家需求,或因民生发展,都与社会经济背景密切关联。新中国成立以来,蚕丝业实现快速恢复和发展,总体来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故而也适宜置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茧丝绸是我国换取自由外汇的拳头产品,全国蚕桑丝绸生产也达到历史鼎盛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南充地区数百万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栽桑养蚕,“4个城里人就有2个吃丝绸饭”,南充工业的半壁江山乃丝绸工业。其时丝绸产业的兴盛和对国计民生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长期以来,茧丝绸行业习惯了一种现象,就是价格的起起伏伏,牵动着基地蚕茧生产的波浪式消涨,人们不断重复着讲述或聆听茧丝绸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周而复始。广大蚕农也持有一种信心:今年价格落底了,明年会有好转,后年就恢复了。似乎成了一种生活哲学:低谷过后,波峰不就来了么?然而,这样的简单规律,不管持续了多久,终究要结束。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茧丝绸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不再是国家经济的依赖,这样的时代已然开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家统一计划生产、收购、销售到一切交由市场调节,蚕丝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需求发生剧烈变化,越是发育成熟的产业,也许更显脆弱。蚕丝业数千年演进,成就了固有体系,并经历长期高度计划经济模式和囿于出口外销市场,陡然走向中国市场经济大潮,无疑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考验。然而,这一轮迎来的是不可逆转的巨潮,永不再是“起伏的波浪”,没有机会重复先前的规律。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传统蚕丝业从迷惘到“试水市场”,到不得不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路径,最终主动建立市场导向的运营模式。其间在行业管理上,统管过渡、统放结合、部分放开、全面放开,各地区节奏不一。但事实告诉人们,固守“养蚕-缫丝-织绸”的单一模式,始终未能逃脱效益低下、规模锐减、转产减人的命运。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合理利用了西部人力和生产资源低廉的条件,从而缓解了全国蚕茧生产基地急剧萎缩的局面,功可谓大矣!不过,面向未来也感到了必然的隐忧——当西部经济全面升级的时候,蚕茧基地又将移到哪里去?我国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

2 大格局情怀——润物细无声的启迪

探求从根本上解决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听得最多的是来自一位学界老人的声音,这声音与“哀鸿一片”截然不同,是围绕变革的深邃思考和积极策进。

笔者曾斗胆说过:我国蚕业科学有如今的高度,客观上得益或迫于多年来行业的低迷,大批科技人员才把精力花在了科学研究上,如果蚕丝业仍然如我们上大学时候那样的一片忙碌景气,学校和研究所多搞几个培训班就已经十分富足,谁还会天天刻苦于基础科研呢?这尽管也是现实,但最终只是一种自嘲。

事实上,向仲怀院士从一开始就不为眼前的利益忙碌。先生早在行业还很红火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开始了前瞻性科研计划。他说过许多次,跟我们许多人讲:蚕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后,从家蚕基因组计划酝酿筹备到测序告捷和论文发表,其间近10年,向院士绝不是等待“一次轰动效应”,而是从未放松过家蚕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转基因、重大病原物微孢子虫生物学等各项基础研究和相关平台建设的扎实推进。另一方面,他主持育成并推广至今仍然是“当家”蚕品种的“夏芳╳秋白”,他推动育成的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嘉陵20号”等一批代表性应用成果,大力支撑了区域蚕桑产业发展。向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坚持“提升基础”和“加强应用”这“两手抓”的方略一直不曾松动。

“我国蚕业科技和生产体系长期处于跟踪日本、消化引进成果的状态,持续半个世纪里缺乏根本性突破。这与今天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是十年前向院士对团队和业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他指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势在必行,这需要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作支撑。

科技创新的根本希望在于人才。各单位培养和选拔自己需要使用的人才,强大各自的队伍,以期在竞争中取胜,这无可厚非,且能如此,也已经是称职的带头人了,因为也有许多人并未做到这一点。但是,向院士的眼界超越小团队,超越单位。他心怀行业全局,着眼发展大局,站在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的高度,引导和培育我国蚕桑人才团队的形成和成长。都说西南大学拥有最强的蚕桑团队,但在向院士看来,这仅仅是一个基础,他希望的是全国蚕桑人才团队的全面进步,因为这是振兴我国传统蚕丝产业的需要,是弘扬祖国蚕丝文化的需要,这需要一批人,需要许多个团队。

尽管向院士指出长期依靠引进成果发展我国蚕业的局限和危机,但他并不否定和排斥国外先进成果的重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和做法,尤其在一些基础性要素,比如蚕桑资源和品种素材等领域。2005年春,启动我国蚕桑领域第一个“948”计划(农业部“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蚕桑特殊资源的引进与利用研究”申报工作。鲁成教授任项目主持人,我被指定起草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论证报告。这项工作源于重庆市农业局(现重庆市农委)渠道的推荐,因此,我们起初的设计并未考虑市外其他单位参加。当方案呈送到向老师手上,他立即要求做成全国相关优势单位共同参与实施的计划。一开始,重庆市推荐主管部门并不同意,但是向院士坚持,并强调说明了需要带动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部门还是做出了让步,表态同意了。为此,项目承担单位从1个变成6个,西南大学主持,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参加。项目本身也在向院士的推动下发生了格局上的升级,取得农业部科教司的认可,从一次性资助变成5年滚动支持,从一般项目升格为“十一五”重点项目。向院士还特别强调,项目经费尽量多预算给参加单位。于此,我亲身感受到了向院士主动谋划全国一盘棋的情怀。当然,这还仅仅是我最清楚的一个例子而已。2005年夏,团队夏庆友教授主持的家蚕“973”计划项目的启动实施,无疑是全国蚕业科学界基础领域的大协作行动,项目骨干成员几乎覆盖了本领域所有的基础研究优势单位。向院士先后组织的多个“863”计划项目(先后分别由鲁成、周泽扬、夏庆友、张泽、何宁佳、代方银等教授主持),虽远不及“973”项目的覆盖面,依然充分体现了全国性和结构化队伍阵容,并主动邀请了中科院有关单位参加。

2006年春季的一天上午,院士秘书袁联伟老师打电话告诉我说向院士找我,我来到院士办公室,向老师让我立即起草一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计划项目建议(摘要版,5 000字以内),第二天必须要。向院士安排我做事,历来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自己已经有思考,会提供他的思路,会有方向,只需要你去很好呈现。我们按照构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思路,形成和提交了项目建议书摘要版。随即,向院士召集团队鲁成教授、苏州大学沈卫德教授、中国农科院副所长李龙研究员等全国一批骨干到西南大学举行研讨会,按照他的思路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方案。惊讶的是,整个构架与后来我国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思路高度契合。

2007年,国家农业行业科研专项以“优质、多用途桑树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试验与示范”为题资助蚕桑领域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经费1 976万元,实施年限为2007-2010年,向仲怀院士、鲁成教授共同任首席专家。这一项目参加单位达到27个,参加人员200多人,基本包含了全国蚕桑技术研发单位,覆盖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现有蚕桑研发机构为框架,集成现有的科研成果,根据各自研发的不同特点,分工协作,以国家级研究所和高校为国家研发基地,以省级研究所为区域性科研中心,以地方蚕桑站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综合性实验站,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同时进行资源重组,开放联合,项目带动,任务明确,协调发展,确立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建立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拓展蚕业生产领域,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支撑中国现代蚕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体系”的雏形,也体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效果。

大家发现,向院士主持或主导实施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似乎都不在意本人和本单位拿多少项目经费,他要的是全国的发展,要的是行业的兴盛。他以一位科学家的高度责任感,以自己身体力行的表率,启发和教育着一代代新人:淡薄名利,胸襟博大,心怀天下,担当使命。

3 蚕桑建体系——谁是有意的邂逅者

2007年,农业部启动了以主要农产品为单元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批在水稻等10个农产品中开展试点,至2008年底全面启动了包括蚕桑在内的共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蚕桑体系)建设启动会于2008年12月在江苏镇江召开,向仲怀院士任首席科学家。

对于蚕桑科技界来说,从“973”、“863”、“948”等计划,到行业专项的顺利实施,再到蚕桑体系建设,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顺风顺水。然而,我辈不敢忘记,向仲怀院士为这一局面的到来所付出的苦心经营!我曾不止一次在想,假如没有这样一位先生的存在,情况又是怎么样呢?总之,因为“步步为营”,才有了“步步为赢”!

蚕桑体系启动之前的多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及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蚕丝产品出口增长乏力,产业基础欠稳、人才流失、技术停滞。蚕业研发机构尤其是地方机构、蚕业技术推广部门、茧丝生产企业等,关、转、并、停大量发生,技术服务体系网破人散。因此,体系的启动,犹如久旱逢甘霖,实际上挽救了一批蚕桑研发机构或至少是团队的危亡。这当然首先应该感谢农业部、财政部的正确决策。不过,蚕桑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既有农业产业共性原因,更有个性因素。在新的环境下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要科学的战略顶层设计。为了充分摸清我国蚕桑产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自2006年开始历时3年,向仲怀院士和他领导的蚕桑队伍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研考察,沿着“古丝绸之路”,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24个省区市的近100家机构,收集了解全国各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信息,认真听取来自第一线的管理、推广、经营者和蚕农的想法与需求。而且,鉴于蚕桑产业链较长,还分别针对蚕种场、蚕农、茧站、缫丝企业、丝织厂、丝绸进出口公司等产业主体进行了重点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讨论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关键问题。随着调研的深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逐渐清晰,整体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集中体现在效率与效益两个方面,找到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的解决办法,是赢得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大面积走访和深度调研,既为蚕桑产业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思路,也凝聚了发展产业的共识。正是因为有了向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科学设计,蚕桑体系建设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水到渠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举措、新机制。至今已产生社会公认的重大效果,并将成为我国科技资源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典范。关于蚕桑体系建设的进展成就,继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已经两次撰文发表在《蚕业科学》,故不再赘述。

在蚕桑体系建设启动会前夕,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应邀莅临镇江为参加启动会的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宏观思路与微观操作》,介绍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设计思路等重要内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坚持立足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尊重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形成的历史事实,基于其已有的建设基础,并既要考虑我国管理体制的现实,又要直面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重大革新举措,其中也充分分析和借鉴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鉴于这样的培训经历,在取得向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笔者借2010年暑期前往美国耶鲁大学的机会,专门到访过美国第一个农业科研综合试验站——始建于1964年的康涅狄格州农业科研综合试验站。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所不同的是,它是综合产业的区域性试验站,也不仅仅做试验示范,它本身就是原创性研发的主体,甚至综合试验站人员的研发成果也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模式必然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支撑国家农业发展的意图应该是一致的。我们的各产业体系组织机构不仅是专业的,也是更细化的,财政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责任和决心。

向院士在蚕桑体系工作会上曾多次指出:体系受聘人员必须珍惜这样的历史性新机遇,充分认识到是担任国家任务的责任,转换角色,以产业发展为己任,出色完成体系任务,就是完成国家的任务。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一种现象:拿着体系的经费,干着自己的事情,或者简单继续既有研究工作,不顾体系的要求和目标。体系人员转换角色,跟上步伐,着实经历了不短的一个时间。向先生从一开始就讲过这些话,表明他早已估计到了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行为的潜在危害。在他的教导和敦促下,蚕桑体系人员还是尽快跟上了节奏,做到了不辱使命。

从发展过程来看,是萌生中的蚕桑体系战略思路邂逅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机遇吗?还是怎样?向院士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用前瞻的眼光和睿智,精细谋划着行业的发展大计,充分适应了国家的发展要求。

4 思想大解放——几个融入指明方向

项目、经费、人员、平台,是开展科研的必要条件,这在今天的中国似乎都可以满足。但是蚕桑产业体系的建设,蚕桑产业发展的出路,方向在哪里?实现的途径在哪里呢?总而言之:怎样走出困境?这一根本性问题,依然是向院士指明了方向。

首先,蚕业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融入大科学。长期以来,蚕业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围绕蚕丝产业的需求搞科研,这本身没有问题。向院士深层次分析后指出,以茧丝绸生产单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存在过久,这使得蚕业科技形成了封闭的体系,尽管发展水平也不低,但不适应现代要求。提高产业效益,需要产业链上各环节产生效益,这就需要全面开发从桑树到茧丝的资源利用,并提高利用率。因此,导入先进的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解决蚕业问题,十分必要,十分重要。这一方面的打开封闭,向院士带领团队早已走在了前面,但给广大蚕桑科技人员系统阐明这个道理,还是蚕桑体系启动的前前后后。科技是先导,明确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才能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蚕桑产业发展的开放方向:融入大农业。这是向院士领导我国蚕桑体系团队“解放思想”的一大历史性成果,是认识上的里程碑。向院士指出,蚕桑生产为丝绸工业提供原料,长期依赖丝绸工业,因此一旦丝绸出现滞销,一旦国际市场有情况,蚕桑必受影响,这就是长期出现毁桑弃蚕、起起落落的根本原因。必须突破这样的单一性依赖,求得自身发展。因此,他犀利地表述为:“眼光不能只盯着一颗茧,更不要在一根丝上吊死”。一方面,我们不是做丝绸工业的,蚕桑本身是农业,应该立足农业求发展。更重要的是,很久以前有人就算过一笔账:太阳能通过桑叶的光合作用输入蚕桑丝绸产业链,到丝这一阶段,只占输入总能量的约3%。这几乎是一个怂人听闻的数据,但没有人怀疑过它的真实性。除了丝绸工业利用蚕丝之外,大量的桑枝、蚕沙、蚕蛹,是废弃物或低值利用。这是潜在的“金矿”,挖掘其价值,将远超茧丝,提高蚕桑本身的效益,空间是巨大的。农业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将依托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当然,向院士说的蚕桑融入大农业,不仅指这些,还有蚕桑作为载体或要素,融合农作、畜禽、药业、蔬菜、休闲观光等多种结合发展模式的现代立体农业的广阔发展道路。间套作是早有的传统手段,而对于蚕桑,挖掘和发展的空间尤为突出。

第三,突破丝绸的发展瓶颈:融入大纺织。向院士提出发展不依赖丝绸工业的蚕桑产业,但他同时再三强调,这绝不是否定养蚕缫丝和丝绸工业的重要性。他说,尽管我们不是做丝绸的,但我们倡导“丝绸要融入大纺织”。根据统计数据,蚕丝目前仅占纤维总量的千分之二以内。因此,利用大纺织带动蚕丝的消费,空间将是巨大的,比如混纺,问题应该是技术层面的,但发展方向是存在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第四,蚕桑产品研发大方向:融入大民生。向院士这样与时俱进的提炼和表示,具有极大的指导力量。当茧丝不再是国家计划需求,顺应和开拓民生需求是正确的导向和选择。这对于蚕桑,不是无奈,恰是光明的前途。丝绸是高级纺织品,享有“人类第二肌肤”的美誉,它当然是民生产品。蚕丝蛋白被开发成化妆保健用品,或医疗上的各种利用,也是民生需要。蚕丝业本身属于民生事业,向院士表述的“大民生”需求,主要指蚕桑生物资源和丝蛋白产品开发充分顺应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素有“家蚕全身是宝”的认识,如今“桑树全身是宝”已成共识,在蚕桑体系的推动下,“桑宝宝”甚至超越了“蚕宝宝”的呼声。桑产物进入食物、饮品、药物等,已经成为消费者热捧的对象。

解放思想,听起来平淡无奇,做到绝非易事。向院士关于蚕桑丝绸产业“几个融入”的论述,是他长期研究和思考的结晶,是我国整个蚕桑产业发展解脱“思想束缚”和“放开手脚”的金钥匙,意义非凡,也必将影响深远。

5 又见新大陆——桑产业的脱颖而出

桑与药食同源,桑树的综合利用,这是既有的概念,并不代表“桑产业”的登台。真正发现蚕桑产业的“新大陆”,还是桑树的生态功能被“再发现”之后。千百年来,栽培桑树为蚕而生,为产叶而活,一生受着“千刀万剐”,采叶后伐条,砍了又长,长了又伐。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风景轮回。而桑树,不只是如此顽强的表现。当蚕桑界人士能再一次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观察野外桑树的时候,大家发现:世界各地,从热带到温带、寒带,从赤道到低纬度、高纬度,到处都有桑树分布;大江南北,任尔东西,从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的南方地区到干旱贫瘠的北方地区,甚至是盐碱地、沙漠边缘,桑树资源无不丰富多样。当向院士让科研人员层层刨开重庆黔江区阿蓬江镇一个山村石漠化生境中的桑树根际土壤,他们惊异地发现,桑树根系发达延伸,有孔即入,深入地下可达数米。在三峡库区还发现桑树耐水淹。桑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是优势生态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而桑树本身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向院士这样总结桑树的突出价值:“在生态树种中经济价值最高,在经济树种中生态价值最高”。多年来,向院士积极倡导和推动桑树进入生态建设。在产业内和产业外,他做了许多场关于“生态桑”的学术报告,甚至到中国林业界去做报告,推介桑树,还吸引了一批包括来自中国林科院的林业科研人员加盟桑树的研究。如今,桑树治理石漠化、桑树在干旱地区的涵水保土作用、桑树作为沙漠地区防风林带、桑树在矿山修复中的利用、桑树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桑树用于三峡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等,都有规模化示范基地,尤其在南方的大量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治理+养蚕生产”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桑产业,则不只有生态上的利用。桑叶是家蚕的唯一最适饲料,这有长期适应性进化上的原因。而桑叶的高蛋白含量和综合营养价值优良的突出特点,是否也可以是动物饲料的蛋白来源和添加成分呢?针对这一关系重大的问题,向院士组织有关科研人员开展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令人欣喜的核心结果和肯定性结论。于是,桑叶饲料作为新的开发方向,近年方兴未艾地展开,在养猪、养羊、养牛等畜禽业上广泛试验推广。这就为蚕桑与畜牧业的结合提供了依据,构成了桑产业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蚕桑融入大农业的极重要内容,也为生态桑发展找到了新的经济出路,使蚕桑产业赢得了广阔的空间。

在发展桑产业的整体意识驱动下,果桑的推广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生产桑果,667m2(1亩)土地农业产值可以轻松达到1-2万元,是生产桑叶养蚕产茧产值的3-6倍或更高。桑果,无疑是桑树的最精华产物,其营养保健价值为果中之首,被誉为“东方圣果”,必将是蚕桑健康产品开发的最大生长领域。在向院士看来,方向明了,那些诸如桑果不耐储存的问题、果桑菌核病危害严重的问题,都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只是个时间问题。就果桑的产业价值来说,更不存在“东桑西移”的问题,东西部均有发展空间。近年,桑果采摘节等休闲农业模式,开始风靡华夏各地,广泛受到百姓追捧。桑果酒的开发和推广更是风生水起。桑叶馒头、桑叶保健面等进入百姓健康食品。民生的旺盛需求,决定了产业的前景。至今,桑树、桑叶、桑果、桑根、桑皮、桑枝,都是桑产业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向院士重视调研,但他不止于调研性认知,为发展桑产业,他加紧推动了桑树的科学研究,探寻理论依据,为产业发展夯实科技后劲。几年前,他新组建了桑树科研团队,随即领导完成了川桑基因组计划,从而重新确定了桑树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清晰界定了桑树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发现了桑树具有进化速度快的特点,揭开了桑树广泛适应性的奥秘……一系列原创性结果不断问世,加之对桑树学科的科学规划,被赞誉为“新桑树学”建立。

“立桑为业”,该理念在大约两年前问世。这与向院士之前表述的“立足农业”的思路一脉相承,是强调桑产业基础地位的具体化表述。当桑树有了独立的产业空间,并具有多元价值和多向延伸的产业链,蚕桑产业就有了稳定而宽厚的基础,可以不因为茧价下滑而挖树毁桑,相反,桑树的经营可以把蚕茧价格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而灵活调控生产方向。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对于丝绸工业及其贸易的完全依赖性,由此可以“解套”。

6 火花大汇集——创新思路的系统化

国家蚕桑体系是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也是交流平台,在我看来还是培训班。启动会、年度考评总结会、学术交流会、技术发布会、执行专家组会,如期举行。这些会议,只要你应该或能够参加,都会受益匪浅,尤其因为有向院士出席。

几乎每次大会,向院士都会用PPT形式做专题报告,个别时候是发言,即使在他卸任首席科学家职务后,也尽量坚持出席。我相信,如果从体系启动会至今,汇集他的报告和讲话记录,一定是一部精彩而厚重的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研究论著。凭着记忆,我试图梳理向院士的报告和发言精神,汇集他闪烁的思想火花,充分体现出先生持续研究蚕桑产业问题而与时俱进,并适时传达指导性意见,其见地和思想,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战术导航。

关于蚕桑体系的目标。镇江启动会上,向院士阐明本体系的工作目标是:“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十二字目标,简略明确,真对性强,既反映了农业部对体系工作的要求,又体现了本产业的技术需求导向。因为效益不高是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体系的任务就是要围绕提升产业效益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

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的方向。前述向院士关于“几个融入”的思路,无疑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撑(融入大科学)和重要相关走向(融入大农业、大纺织、大民生)。而他关于蚕桑产业本身发展方向的核心表述是:“多元化、生态型、高效益”。启动会上也是讲了的,因为这已经是他多年调研和思考的总结。记得一年多后在广州召开的首次年度总结会,向院士再次阐述了这一理念,之后也多次强调。“多元化”发展,是产业打破旧有封闭体系和单一产业结构,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的需要,也是实现“高效益”的途径。因地制宜生产,多元化模式,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收益。“生态型”,既是蚕桑蚕业的固有特征优势,也是时代的要求,但更加强调发挥蚕桑产业的生态价值,更具前瞻性、导向性,要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向院士始终认为,在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优势产业链整合重组的历史变革时代,蚕桑大有可为。“高效益”既是目标方向,也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能简单强调发展规模,效益好,从业者有收益,才是根本出路。

关于提升产业效益的途径。向院士十分重视产业效益的实现,总结他的思考,大致可以表述为:“转型升级,多级利用,多元发展,企业带动”。转型的重点,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发展产业,扩大内需。他多次例举丝绵被产品畅销带来的启示,其消耗蚕茧产量的大约1/4,主要靠大众消费,对行业的贡献至少在当前不容忽视。指出“有需求才是硬道理”,不能总是撑着“纤维皇后”的架子不接地气。所谓升级,是全面提升产业格局,改变落后的产业面貌,发展新型蚕桑产业。首先当然是要在传统产业链条上挖掘效益,包括提高生产效率,“省力化、轻简化、节约化”,“提高单产、提高质量、较少损失”,提高投入产出比等。向院士指示加紧轻简化小型蚕桑机械的研发或改造引入,降低劳动力强度,提高劳动力效率。多级利用,是提升效益的最大途径。产业链上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次生及相关资源,均要加以利用,通过高效利用蚕桑资源提高行业效益;原来的“未利用资源”叫做“副产物”是不对的,要挖掘其价值,充分向“97%”要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向院士极为重视单位面积桑园产出率问题,倡导因地制宜开展立体种植和复合经营,桑粮结合、桑菜结合、桑箘结合、桑药结合、桑畜结合、桑禽结合,以及与观光休闲结合等。他经常给大家算账:1亩桑园,桑枝利用、间套作产出、蚕沙利用,产值可与养蚕产茧持平或更高,总体则提高1倍及以上;1颗茧子,蚕蛹有效利用,找回的产值应不低于蚕丝部分,这里又可以提高1倍,关键是技术问题。多元发展:一是因地制宜,不搞一致化,不跟风,适合什么样的模式就选择什么样的模式,重视区域差异,重视整体结构和效益;二是灵活多样,“栽桑未必养蚕,养蚕未必结茧,结茧未必缫丝,缫丝未必织绸”,市场和消费者需要哪个环节的产品,就可以作为生产目标产品的形态,如蚕和蛹都可以作添加食物饲养大小动物,生产高品质、风味型肉、奶、蛋,消费者喜欢,产品价格就不低;三是多元并存、多向发展,生态桑、饲料桑、果桑、茶桑、风景桑、药桑、林材桑、养蚕业等多元形态,食品、饮品、酒类、保健品、饲料、药材、箘类、木材、茧丝绸产品、医用材料、生物材料、提取物等多元利用;四是着眼高附加值和经营效益。发展高技术蚕桑业,开拓“非绢丝蚕业”的未来增值空间,当前的许多开发方向和领域均有很大增值前景,比如饮品类、药类、保健类、医用材料类,在服务“大健康”方面可以大显身手;如品牌打造,蚕桑也可以有奢侈品;如观光休闲、文化旅游、教育科普、主题餐饮、主题体验、“互联网+”种种。企业带动,企业介入产业的新型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行业外企业,如食品、医药、酒类企业等等。

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2011年的总结考评会是在成都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向院士的报告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他首次提出了“专业化支撑”。当“多元化”发展思想被人们接受以后,向院士发现大家都在讲多元化,都在搞多元化,已经遍地开花。这固然是好现象,但是向先生看到了“精彩纷呈”背后的根本性问题,那就是:概念型、片面性、表面化,缺乏专业水准。他俨然指出:多元化发展,不是每个地方什么都搞一点,这不是真正的多元化,那是“一阵风”,甚至是投机取巧。他拿桑叶茶来举例阐述:听说桑叶茶好,大家都去搞,但多年来还没有一款产品形成市场,形成知名品牌;桑叶茶对降“三高”有作用,都晓得,都会说,但都停留在概念上,而怎么个有作用?到底是什么作用?什么起了作用?科学依据在哪里?开发什么类型的茶更合适桑叶茶?桑树品种间有无差异?配套栽培技术和收获方式该是怎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权威性鉴定和评价又在哪里?标准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专业问题,是专业上该做的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有指导性,才能引导市场和消费者,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产业,否则我们还是停留在“老祖宗的水平”,可能还不如《本草》的时候。一席话,掷地有声,震耳发聋。我感到,体系需要这样的声音,蚕桑产业离不了这样的声音!我又想起向院士多次表述他对家蚕育种目标的看法。新的形势下,多元化发展蚕桑,产业需要什么样的蚕品种?从“七五”、“八五”,到了“十一五”,为了体现进步,每次育种攻关目标还是把诸如丝长的增加作为指标,比如从800米增至1 200米,这是必要的,但都到了1 500米了,还在这点上做文章,家蚕又经历了几千年的驯化选择,都难以突破了,再增加50米、20米,有什么意义呢?现代缫丝设备对于300米以上的丝长就没有问题,蚕丝已经够长的了。一味追求经济性状的增加,这里起来了,跟它呈负相关的健康性下去了,蚕子都不好养、养不活,更不适应现在劳动力紧缺背景下的轻简化生产了,还能有什么收获呢?多元化蚕业,生产蚕蛹甚至可以用不结茧的裸蛹品种,生产丝绵更不需要追求丝长,也不用管纤度。他指出:强健性、抗病性、抗逆性才是现在特别需要强调的指标。总之,多元化就需要适应多元化的品种。向院士的阐述启示我们,所谓“专业化支撑”,首先还应该明白什么样的专业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否则,是专业的名义,但起不到“专业化支撑”的作用。“专业化支撑”,是向院士一针见血的见地,是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对于技术支撑的客观要求。

关于文化与产业。向院士一直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大家知道他写过《丝路驼铃》歌词,横贯古今,大气磅礴,“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辉煌”,充满使命感和力量,被作为学院院歌和实验室室歌,其实是整个蚕丝事业之歌、蚕丝文化之歌,具有很大影响。蚕丝行业是具有自身悠久文化体系的行业,这是十分独特而宝贵的。向院士常常把蚕丝文化与学术结合在一个报告里讲,如“弘扬蚕丝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等,在蚕桑体系里更是这样。相当长时间里,他研究和组织研究蚕丝文化,引入人文社科文化研究专业团队推动蚕丝文化研究,开辟了“蚕丝文化”博士后研究方向,多次组织“重走丝绸之路”活动。而最近他的一位博士后(张健)出站,出站学术报告是关于先秦时期桑文化的研究,表明向院士把桑文化提到一个新的重视高度。他认为,桑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远早于蚕,桑文化先于蚕丝文化,具有独立的部分,应予重视和挖掘。在向院士看来,没有文化的产业具有盲目性,文化是统领,是灵魂。他认为,蚕桑产业发展需要传承蚕桑文化,有文化的引领,更有归属感、凝聚力、方向性,会走得更远;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传承和弘扬悠久蚕桑文化的最可靠保障与载体,并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文化、科技、经济、生态,是蚕桑同时具有的价值,也是蚕桑产业承载的丰腴价值。

最近几年里,向院士更多专注于研究桑树学科和桑产业,没有他的推动,桑树学科和桑产业不太可能达到现有的发展速度、高度和热度。我因工作上的原因,与向院士随行的机会远比以前还少,诸多细节缺乏详细了解和具体感受。故而,难以全面系统表述向院士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的若干论述,必定错过了许多宝贵内容。即使如此,汇集我所知晓和浅薄领悟,其创新思路的系统性依然形成一个轮廓,清晰于脑海,即是:以“高效益”和“可持续”为目标,发挥“生态型”特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农业,“立桑为业”,坚定“几个融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多级利用”,以“专业化”技术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企业带动,重视文化引领,面向“大民生”、“大健康”、“大生态”,形成“新产业”和“新市场”,开创21世纪“新丝绸之路”崭新篇章。

向院士曾经对我说:“如果都认为路在脚下,那很危险,路应该是在头脑里。”他对于思路的重要性表述得如此淋漓尽致,是出于对晚辈的教诲与忠告。人们也经常讲:思路决定出路。但通常很难做到先有思路,而且是正确的思路。向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智者,更可贵的是,他用思考的结果形成思路,再用正确的思路引导他人,引领全国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为蚕桑事业殚精竭虑。他的产业发展思路,始于思考,成于探索,用于实践,与时俱进,置蚕桑产业于健康发展道路,适应国家生态建设要求和发展民生事业需要,将长期发挥作用。

7 大家的风范——整个产业与一代人

业内一位长辈曾经对我说:“向先生是中国蚕业界的福气”。这里面有对向院士严谨治学、谦逊处世、虚怀若谷、长者风范的褒赞,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高度肯定他对中国蚕桑界的引领、指导和帮扶,大公无私对待整个蚕桑界。

西南大学作为中国蚕桑学界整体力量最强单位,拥有全世界最大蚕桑学团队,并且地处承接“东桑西移”的西部地区,但是蚕桑体系建设至今59个专家岗位西南大学仅占5席(含站长1名)。向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出发点,绝不是多占位置,纯粹为了整个蚕桑产业。

作为蚕学界迄今唯一的院士,一手设计的蚕桑体系框架和带领建立的团队,具有系统的蚕桑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并深入人心,体系建设工作循序渐进成效显著,且实地指导几乎走遍了全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单位,这样一位首席拥有极高的威信,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但是,就在蚕桑体系运行两年过后,向院士则向农业部递交了请辞书,坚决退出了蚕桑体系首席岗位。他对我们说:“我不是不可以干,不是做不了,而是要把担子交给下一代人,让他们早点成长起来,担当大任;而我不在首席岗位上,一样可以为体系做事,帮体系想事,还能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力量不就更大了嘛。”而且为了让农业部能同意,他的请辞书还是拿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来说事。大约一年后,向院士又出于建设桑树队伍、增强蚕桑体系桑树方面骨干力量考虑,他又请辞了岗位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完全“裸退”下来,并力举年轻的赵爱春博士经农业部批准接任了岗位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让位置,创机会,给条件,压担子,做指导,这是向院士培养年轻骨干力量的一贯做法。的确,向院士兑现了他的“承诺”,至今做的、想的、谈的,都仍主要是蚕桑产业发展方面的事情,经常为体系建设做指导。这就是向院士,一位长者的胸怀,一位大家的风范!

我说蚕桑体系也是“培训班”,事实如此。这些年来,我们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着,一批批年轻人从对产业陌生到对产业熟悉,从开始说外行话到成为说专业话,从学习者到成为专家甚至骨干力量,有的受聘专家成长为领军型人才,从稚嫩到成熟,体系造就了一批蚕桑人才的成长。这就是向院士要的效果:培养一代人成长,支撑整个产业发展。他自己身体力行,倡导大家都要做好接班人的培养工作。

向院士辞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被推选为体系继任首席科学家,在2011年1月于昆明召开的2010年度考评总结会上进行的交接。几年来,蚕桑体系在鲁成教授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团结进取,勤奋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和成果。事实上,科技对蚕桑产业发展的直接作用,近年主要体现为蚕桑体系的工作。蚕桑体系目前拥有岗位专家29人、综合试验站站长30人,加上团队成员,整个体系队伍有近300人之众。如果简要总结一下蚕桑体系的成果,我认为大致可以概括为:(1)育成一批抗病抗逆、优质高效、多样化蚕桑新品种在产业上试验和推广,支撑了养蚕业的升级发展;(2)获得一批蚕桑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专利技术,并不断转化应用,促进了蚕桑产业的高效化;(3)建立了一系列蚕桑与旅游文化、休闲观光、畜禽养殖、农作和药食、林产和果业、生态治理等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及示范基地,带动了蚕业转型发展;(4)更新了蚕业发展理念,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发展格局,确立了“立桑为业”、“蚕桑并举”的发展新思路,开放融入大农业,开发健康产品主动适应民生发展需求,整体推进了产业多元化发展。

向院士要求高,在产业体系工作中谈到问题时批评几句是正常的,但让大家意外的是,在南宁召开的蚕桑体系2014年度考评总结会上,他在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后,表现出十分高兴的情绪,说:“我感到很欣慰”。向院士在大会总结阶段发言,他对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和体系的工作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扬鲁成首席:“工作到位、成绩突出”;他肯定体系:“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对产业转型支撑有力”。他鼓励大家:“立桑为业、多元发展”,路子很清晰,产业大有希望,工作大有可为,是一代人建功立业的历史性机遇,相信这一代人一定能够不负众望!“感到很欣慰”,这是向院士不轻易说的话,大家很受鼓舞!

8 新大漠传奇——延伸的路流淌的河

多年来,我们接触到许多前来拜访向院士的专业人士或相关人员,有的是常来常往,他们离开的时候总是说:听了向院士一席话,豁然开朗,原来很迷茫的事情,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原来没有信心的事情,一下子信心百倍了。这都是离开向院士办公室后说的,不是当面的客套。我们的感受同样如此,每当在工作中有困惑的时候,没有思路的时候,感到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如果到向院士办公室去坐一阵,跟老先生说上几句话,听听他的看法和意见,即使他不明说,答案还是有了,有思路了,有主意了。向先生是大家的智库,是业界的力量源泉,因为他有思考,会贡献思路,看问题深入,切中要害,能点化困惑。他不仅仅是弟子辈的导师,而是蚕桑界的向老师。

延续数千年的传统产业,如今遇到了艰巨的挑战,难道不很正常吗?因为世界经济发展之快速,本身前所未有。“蚕桑如果一层不变,固步自封,那就是主动退出”,向院士曾如是说。在现实面前,普通人感到的是困难和迷茫,问蚕桑是“夕阳”还是“朝阳”,问“红旗还能打多久”,问中国蚕桑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向院士与此不同,他看到的是新的机遇,是未来的前景,是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前景。机遇当然与挑战并存,要敢于挑战,用能力和智慧去挑战。在向院士这里,没有绝境,而是一条延伸的路,21世纪新的“丝绸之路”。因为新型蚕桑产业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长远战略要求,对于生态建设、民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契合人民愿景和时代需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准确把握定位,创新支撑,“深耕蚕桑”,必将是一次新的跨越。

这些年来,向院士带领我国蚕桑队伍,构建了一套创新发展战略思路,改造了一个传统学科,建立了“新蚕桑学”和“现代蚕桑产业”,培养了一代新人,延续着“丝绸之路”文化血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创造了“新大漠传奇”。

驼铃,一位大学者的自喻,他是“新丝绸之路”的领航人——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透过大漠驼队的画面,人们能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荣耀,领略祖先奋斗不息的开拓精神。行进在大漠中的驼队,依靠古代技术和自身智慧与毅力走出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它是“一条中华文明的彩带”,“织就了人类的梦想”。驼铃,是探路者的号角,是召唤,是方向。

大漠洪荒,却不是死寂的象征,因为驼队能平步走过。如果说困境中的蚕桑是新大漠,则向院士带领大家依靠科技创新和超凡智慧实现了“绝处逢生”的传奇。他能看到大漠覆盖着待掘的宝藏,洞察深处涌动的河流与无限生机。以向院士为首创建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革新思路,是智慧的汇流,流淌在属于蚕桑的广袤土地,滋润出一片片“新大漠绿洲”。

于此,谨引向仲怀院士《丝路驼铃》中的一句歌词结束本文,因为它是适合蚕桑产业新生机的诗句:驼铃叮当,原野回荡,丝绸古道,笛声悠扬……

(2016年6月22日 于西南大学 初成)

*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2)。

代方银(1969-),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家蚕遗传育种及蚕桑产业技术。E-mail:fydai@swu.edu.cn

猜你喜欢

蚕桑桑树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马桑树儿搭灯台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奶奶家的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