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2017-03-23周小林
周小林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初级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低,是非辨别能力较弱,而如今的网络信息中精华与糟粕鱼龙混雜,初中生极易受到伤害。《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既要掌握基本信息技能,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又要在信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对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课堂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初中时代又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信息技术课中从入机房、动手操作、作业完成等细节严格的规范中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首先“定规章,共遵守”
学生上微机课往往是进机房时大声喧哗,在使用微机过程中对设备不精心,不爱护。违反纪律打游戏听音乐等现象时有出现。老师们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爱严结合,严字当头”学生到机房,这样人但会使以后课堂管理更轻松,而且学生将养成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就强调“入室即静”、“轻拿轻放”、“不随意删除原文件”、“不私自拆装硬件”等。但有的学生不明其理,这里需要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如,电器元件是高密度集成电路,振动过大会造成短路,严重时会导致电脑报废。再如,靠程序和文件工作的微机如果随意删除了其中的原文件,电脑工作出现异常,甚至无法开机。通过定规矩,讲道理,学生会养成认真听,仔细想。
二是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德育教育不只说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在上微机课之前提前进入微机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让学生感受到信息课的重要,并非是可有可无的“豆芽课”,同时,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有随意指责学生。当学生出现一点小毛病时,给以和风细雨的解释疏导,帮助他们认识不足并纠正缺点。这样同学们在感知中潜移默化,在无声中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三是要求学生按程序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程序会造成混乱。在信息技术课这种非统考科目的课堂中更应重视培养学生按规程办事的习惯。这样不但课堂严谨而且教学效果好。
比如,课堂中遇到死机时,教师应特别另设硬关机后6秒钟后才能开机,并给学生讲明这样做的原因:关机应使用程序软关机,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因为软关机是先把加载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完全退出后自动关闭电源,而硬关机则没有关闭程序直接关了电源,这样会导致程序或文件被破坏或丢失,甚至破坏操作系统而无法启动。
良好的习惯应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使学生在规范下成长,在严格要求下得到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德育阵地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成人之间常用声音、文字交流,现在我们可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声音、动画、图片、文本于一体的交流方式。也可用此搭建平等和谐的交互平台。
(一)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水平发挥他们创作热情并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比如,在学到Word绘图工具时,当时又正直国庆节。我趁机叫同学们利用绘图工具发挥想象创作一幅以“迎国庆,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图片。学生当时兴趣陡升,对图片工具也主动研究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热爱祖国母亲的热情得到了展现。有的绘出打日本鬼子的,有的展示我国军事发展的,有的反映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对每幅创作我都一一展示。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热祖国的情怀。
又如,在讲到计算机病毒时,可通过介绍我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离发达国家差距大,国家需要软件人才多,激励同学们去努力学习,为开发软件出力,为祖国争光。同时也介绍我国曾多次遭受外国病毒袭击,但都被我国的杰出的病毒专家们一一化解,挽回了巨大损失,他们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值得人们尊敬。
(二)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方位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有些学生虽渴望与老师沟通,但又存在心理顾虑。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QQ或Email等与他们与他们实现交流。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学生可大胆吐露心声,畅谈内心感受,真实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想法并给以解决。
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人们都在集体中生活、工作。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团队的协作更显重要。合作才会共羸,不合作就要落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公教会学生会使用网络,应用信息技术而且要使他们懂得团队协作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精神。
每一堂新课教学都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有趣味兴又有助于学习后面内容,又需要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的作业。使小组内各成员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协同共进。
如,在学完Word编辑排版之后,布置每小组完成信息技术课本封面的制作。对他们而言在一节课内完成有相当大难度。老师可告诉他们分工后用局域网共享。这样他们就会在强烈的兴趣中分工合作。理解到协同合作的内涵。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优良的品德。特别是初中生处在性格定性的关键期,德育教育更显重要,计算机教学有它的特殊性。特殊在学生又最易在信息技术课上犯的小毛病,而信息技术课又可多方式高效果的教育。这就给计算机老师提出了要有一般老师的教学。作为老师,不能一味指责学生应这样不应那样,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从点滴小事给以讲道理。作为计算机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行为,规范计算机的使用入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丢弃教育。使学生的品德在不知不觉的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落实到行为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