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管路的清洗
2017-03-23魏岸若
魏岸若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当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影响,系统中常会产生一些盐类沉淀物、腐蚀杂物和生物粘泥等。这些污染物都会直接影响热交换效率和减少管道的过水断面,因此必须进行清洗。本文将阐述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管路的清洗方法及过程。
【关键词】中央空调 循环水系统 管路 清洗
实践证明,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清洗是减少腐蚀、提高热交换效率、延长管道和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之一,清洗包括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和冷冻水系统的清洗。
一、清洗方式
清洗方式一般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是利用水流的冲刷作用来除去设备和管道中的污染物;化学清洗则是采用酸或碱或有机化合物的复合清洗剂来清除设备和管道中的污染物。本文主要阐述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是通过化学药剂的化学作用,使被清洗设备和管道中的沉积物溶解、疏松、脱落或剥离的清洗方法。
二、清洗剂
常用于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中设备和管道酸洗的酸洗剂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大类。无机酸酸性强、成本低、清洗速度快,但腐蚀性也强;有机酸酸性弱、腐蚀小,但成本高。
(1)无机酸类酸洗剂常用作清洗剂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和氢氟酸。无机酸能电离出大量氢离子(H+),因而能使水垢及金属的腐蚀产物较快溶解。
为了防止在酸洗过程中产生腐蚀,要在酸洗液中加入缓蚀剂。
1)盐酸( HCl)。盐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为2%~7%,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盐酸为5%~9%时,乌洛托品为0.5%;盐酸为5%~8%时,乌洛托品为0.5%,冰醋酸为0.4%~0.5%,苯胺为0.2%。
2)硫酸( H2S04)。硫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一般不超过10%,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硫酸为8%~10%,若丁为0.5%。硫酸不适用于有碳酸钙(CaC03)垢层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否则会生成溶解度极低的二次沉淀物,给清洗造成困难。
3)硝酸( HN03)。硝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一般不超过5%,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8%—10%的硝酸加“兰五”(兰五的成分为乌洛托品0.3%,苯胺0.2%,硫氰化钾0.1%)。
4)氢氟酸(HF)。氢氟酸是硅的有效溶剂,所以常用它来清洗含有二氧化硅(SiO2)的水垢等沉积物,而且它还是很好的铜类清洗剂,一般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在2%以下。
(2)有机酸类酸洗剂。常用于酸洗的有机酸有氨基磺酸和羟基乙酸。
1)氨基磺酸( NH2S03H)。利用氨基磺酸水溶液进行清洗时,温度要控制在65℃以下(防止氨基磺酸分解),浓度不超过10%。
2)羟基乙酸( HOCH2COOH)。羟基乙酸易溶予水,腐蚀性低,无臭,毒性低,生物分解能力强,对水垢有很好的溶解能力,但对锈垢的溶解能力却不强,所以常与甲酸混合使用,以达到对锈垢溶解良好的效果。
(3)碱洗剂常用于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设备和管道碱洗的碱洗剂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钠又称烧碱、苛性钠,为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它可以和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
2)碳酸钠( NaC03)。碳酸钠又称纯碱,为白色粉末,它可以使油脂类物质疏松、乳化或分散变为可溶性物质。在实际碱洗过程中,常将几种碱洗药剂配合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碱洗效果。常用的碱洗配方为:氢氧化钠0. 5%~2.5%,碳酸钠0.5%~2.5%,磷酸三钠0.5%~2.5%,表面活性剂0.05%~1%。
三、清洗过程
停机化学清洗在中央空调系统不供冷或不供暖情况下,不论是其冷却水系统还是用户侧水系统,也不论是清洗单台设备还是清洗全系统,在一个闭合回路中,化学清洗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水冲洗→杀菌灭藻清洗→碱洗→水冲洗→酸洗→水冲洗→中和钝化(或预膜)
1)水冲洗。水冲洗的目的是尽可能冲洗掉回路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藻类以及腐蚀产物等一些疏松的污垢。冲洗时水的流速以大于0.15m/s为宜,必要时可正反向切换冲洗。冲洗合格后,排尽回路中的冲洗水。
2)杀菌灭藻清洗。杀菌灭藻清洗的目的是杀灭回路中的微生物,并使设备和管道表面附着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在排尽冲洗水后,重新将回路注满水,并加入适当的杀生剂,然后开泵循环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必须定时测定水的浊度变化,以掌握清洗效果。
一般浊度是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的,到最大值后,回路中的浊度即趋于不变,此时就可以结束清洗,排除清洗水。
3)碱洗。碱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回路中的油污,以保证酸洗均匀(一般是在回路中有油污时才需要进行碱洗)。在重新注满水的回路中,加入适量的碱洗剂,并开泵循环清洗,当回路中的碱度和油含量基本趋于不变时即可结束碱洗,排尽碱洗水。
4)碱洗后的水冲洗。碱洗后的水冲洗是为了除去回路中残留的堿洗液,并将部分杂质带出回路。在冲洗过程中,要经常测试排出的冲洗水的pH值和浊度,当排出水呈中性或微碱性,且浊度降低到一定标准时,水冲洗即可结束。
5)酸洗。酸洗的目的是除去水垢和腐蚀产物。在回路充满水后,将酸洗剂加入回路中,然后开泵循环清洗。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切换清洗循环流动方向。
在清洗过程中,定期(一般每半小时一次)测试酸洗液中酸的浓度、金属离子( Fe2+、Fe3+、Cu2+)的浓度、pH值等,当金属离子浓度趋于不变时即为酸洗终点,排尽酸洗液。
6)酸洗后的水冲洗。此次水冲洗是为了除去回路中残留的酸洗液和脱落的固体颗粒。方法是用大量的水对回路进行开路冲洗,在冲洗过程中,每隔10min测试一次排出的冲洗液的pH值,当接近中性时停止冲洗。
7)中和钝化(或预膜)。金属设备管道经过酸洗后,其金属表面处于十分活泼的活性状态,很容易重新与氧结合而被氧化生锈。因此,设备或管道在清洗后暂时不使用时,就需要进行钝化处理,然后加以封存。
钝化即金属经阳极氧化或化学方法(如强氧化剂反应)处理后,由活泼态变为不活泼态(钝态)的过程。钝化后的金属由于表面形成紧密的氧化物保护薄膜,因而不易腐蚀。常用的钝化剂有磷酸氢二钠(Na2HP04)和磷酸二氢钠(NaH2P04),在90℃下钝化1h即可。此外,钝化剂的配方还有以下几种:
①H3P04—1%,ZnS04—1%,Na2Si03—2%,NaN02—0.4%;
②H3P04—0.5%, ZnS04—0.5%, Na2Si03—0.5, NaN02—0.4%;
③尿素—20%,亚硝酸钠—20%,苯甲酸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