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2017-03-23冯尚龙
冯尚龙
【摘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发掘生命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作品都是十分优秀且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文章对于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也是学生培养生命意识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98-02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缺乏生命教育的原因
1.语文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缺乏
由于教师自身生命意识比较薄弱,生命教育意识相对来说也比较差。叶澜先生觉得,如果在教师自身生命质量不加以提升的前提下,就想取得较好的生命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首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會产生很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己身不正,何以正人。”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极个别的教师自身负面情绪太多,看待问题只看到了消极的一方面,课堂中有意无意的向学生传达负面情绪。其次,教师认识不到生命教育重要性,没有生命教育意识,不去捕捉文言文中生命教育的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却在考试的指引下将文言文教学的众多目标简化至只剩下字词的教授和翻译的抄写。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生命意识的培养,忽视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背离。
2.文言文教学方式古板生硬
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精神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老师们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往往充当高高在上的角色,使得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不平等,老师是知识的传声筒,而学生一味的接受就可以了。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习惯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缺少对整篇课文作者流露的情感和所要传达正能量的分析与引导。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分析课文,填鸭式地讲解,学生则忙于埋头苦记,记翻译,背课文,没有独立的思考时间,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会感到厌倦和无聊,抵触情绪也会越来越严重。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所思所想,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过上健康的生活。在生活中,老师现有的语文职业素养与生命教育的要求相差很远。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策略
1.强化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
教师需要站到道德的制高点,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以身作则,通过引导、互动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所起的是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正如苏霍姆林基所说,如果把学习比作建房子,教师只提供建筑材料即可,把一切砌垒工作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去做。良好的生命意识是用行动不断的感染出来的,不是用语言灌输出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已认识到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完善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替代的强大力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意识,将自己健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素养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全身心热爱和信任每位学生,以诚相待,时刻关注学生情感变动,牢记自己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仰望着的一盏明灯和心灵导师。总之,教师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培养学生建立生命发展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生命价值与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文言文教学更要树立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力求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到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展现了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不仅让学生感受他特殊的心境,领悟他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苏轼那种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苦难不屈服,让平凡的生命闪耀美丽的光芒。又如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想的评价,可鼓励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从某一角度评价作家,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如在《虞美人》教学中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用政治家的眼光看,他是个荒淫无道的君王;用文学家的眼光看,他却是个才华横溢的词人。学生在这种“体验”中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一个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除了有崇高的理想之外,还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直在勇往直前,拼搏向上。那些在史册上留下名字的人无一不是曾经陷入人生的低谷:越王勾践经过十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复国。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终成《史记》。当生命不幸的陷入困境时,生命的价值更体现在逆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长自己。有这么一个人就是如此,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满怀豪情,依然对国家有着满腔的报负,这个人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着国家的前途奔走复命。
三、结语
生命可贵,生命可敬,生命如云蒸霞蔚,如朝阳四射。生命是一种承诺,是一种对父母、对亲友、对社会、对自己的承诺。珍惜生命,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现在许多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状况令人担忧。目前教育界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希望通过文言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引导,能够切实让学生珍惜生命,承受压力,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季树涛. 渗透生命意识.关注精神成长[J]. 语文教学通讯. 2012(05)
[2]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