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扶持小农户适应大市场

2017-03-23王建康

新西部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户主体农产品

王建康

近年来,农业“丰产不增收”和農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适应市场能力普遍不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认为,首先应强化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引导小农户“搭便车”。各级财政资金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在遴选项目时,重点考察实施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意愿、机制、责任;评估项目实施成效时,将农户参与率、参与程度、利润分享等作为重要内容。凡自身发展成功却未能履行带动农户增收责任的,一概列入黑名单,不再提供支持。优先支持一批社会责任感强,带动农户作用大的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达成合作共建共享关系。

其次是要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小农户向大农户迈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和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类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土地股份合作为方向、代耕代种为过渡,提高县乡土地流转平台服务能力,引导土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一批“大中型”农户。

第三,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小农户主动走出去。围绕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沿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城镇周边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在大中城市各个居民集中区域分别建设配套齐全、成本低廉、进入方便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在城市大型社区设立便民早市、夜市,鼓励农户自销农产品;在各县区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农户免费提供相关技能培训、信息支撑、平台服务、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服务;加快培育一批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经销商业机构,为农户提供市场中介服务。

还有一点,就是要支持发展“三农”保险,强化小农户风险抵御能力。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扩大特色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推广设施农业保险,创新发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产量保险等,争取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规模。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猜你喜欢

农户主体农产品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