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模式研究

2017-03-23龚晗宋毅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秘书处监事会理事会

龚晗+宋毅

(1、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一、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设置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学在基金会结构设置的名称上虽然在设置上有所差异,但根据调查发现组织机构模式基本上是大同小异,都是按照基金会的结构模式所设计的。总体包括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理事会与监事会。第二层面则为理事会下的秘书处或者为办公室。第三层面则是在理事會总的领导下,办公室或者秘书处下面设置的具有专业性的部门岗位。根据这些层次,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二)组织结构职能设置

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是根据职能设置的,这些职能也是划分不同机构的依据。各个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职能是由基金会的章程所赋予的,虽然每所高校细节各不相同,但是分工上却是大同小异。

1.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

理事会基本上为各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员构成,并且根据需要,各高校会聘请名誉理事、顾问等。通常情况下,理事会的职责就是核准由会长和职员提出的工作计划,有时也响应会长的请求为会长提供建议。

2.监督机构——监事会

监事会是由高校的理事大会选举的监事以及由投资捐赠者推荐选举的监事组成,对高校的基金运用以及基金会内部的各项工作事项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法定必设和常设机构。

3.执行机构——秘书处

秘书处是理事会下属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基金会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及执行。

4.基层机构——各具体工作部门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秘书处下依据不同职能设置各具体的工作部门。一般下设有综合事务管理部,资源开发与项目管理部,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部综合事务管理部主要负责日常行政工作。资源开发与项目管理部主要负责的职能主要是安排筹资工作,联系捐赠人,以及向捐赠人反馈情况,向社会公布信息等。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部主要负责基金会的资金运作情况。

二、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的特点

(一)管理层次扁平化。扁平的结构形态是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由于高校的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存在这样的特点,由于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较快,并且失真程度小,可以使秘书长或者理事会等高层尽快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差错,由于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仍然带有强烈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有着较大的管理幅度,使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不是过多过死,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挥,使教育基金会朝着市场化、企业化、职业化发展。

(二)组织结构规范化。由于高校教育基金组织结构的标准化程度高,使其组织结构规范程度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的规范性首先体现在章程的规范性。高等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规范性其次体现在相关制度的规范性。

(三)组织结构市场化。面临市场的竞争,基金会与企业一样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运营成本过大等压力,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满足市场需求,运用市场化方式来谋求自身发展,来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使资金本身能保值升值。如按照市场来设置职位和聘请名誉理事等方式。

(四)组织结构权利集中化。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由于层次少,为扁平式组织结构模式,幅度宽且较为简单,呈现出了权利集中化的组织结构。

(五)组织结构柔性化。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表现在人员的配置上,由于高校本身的行政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资金的匮乏,使较多部门的岗位是与其他部门临时组合的使用,或者就为原来行政机构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各部门间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资金的节省。

三、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的问题

(一)高层权力“断电”。各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章程中规定最高权力是基金会的理事会,而教育基金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筹集资金,企业等捐赠资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该校的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因此理事会甚至秘书长也往往是学校的领导,但当学校行政领导班制换届选举时,基金会的权利就是暂时性空缺,这就导致高层权利“断电”。

(二)中层秘书处过于繁忙。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中秘书处处于上层理事和下层专业机构的中间,正是处在上传下达的位置,使得秘书长日理万机,秘书处过于繁忙,一方面要处理下面幅度较大的专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决策,另一方面又要完成上面理事会交代下来的任务。

(三)监事会如同虚设。监事会通常由主要捐赠人与主管分别派人组成,登记部门根据需要派人组成,这些人往往是知名学者、律师、社会知名人士等,这些人往往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根本不能按时出席理事会或者身兼数个组织的监事,并不会对高校基金会起到主动监督,往往处于被动监督状态,只是按照机制要求或者提升名誉来聘请相关人士成为监事会成员,并没有发挥到监事会该有的作用。

(四)基层工作人员角色混乱。高校教育基金会基层中普遍存在着一人担任多人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混乱的现象。在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组织机构设计中,基层每个部门都有其专业的业务范围,但是在实际中,基层专业部门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担任财务主管的同时可能又在筹资部门任职,这些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四、总结

从教育基金会和高校的本身发展来看,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依然有待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现有的组织结构,并通过分析该模式,总结其特点。总的来说现有教育基金组织机构尚能适应当前中国高校需求,仍然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基层员工混乱等问题,但是教育基金会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政府在大力扶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公益事业,所以高校教育基金会应该抓住此机遇,不断构建成熟完善的组织结构。

猜你喜欢

秘书处监事会理事会
金力泰监事会决议风波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省社管局2022年“每周一课”
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推广普及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情况总结
学会秘书处参加CCS广州分社召开的辖区国内船设计质量研讨暨集中审图宣贯会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学会船史专业学组在秘书处召开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