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记技法歌诀巧解文言难题

2017-03-23周永强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反义对偶实词

周永强

文言实词

高考真题(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题目分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复习时,可重点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常考易错文言实词。A项中的“振”字在古汉语中,有“振动”“振作”“整顿”等义项。这里的“振”字应当通“赈”,表示“救济”的意思。B项中的“当”既可表示实词“抵挡”“面对”“应该”“判罪”,又可表示虚词“将要”之类的意思。文中的“当”字表示“承担”。C项中的“临”也有几个义项,如“来到”“接近”等,这里的“临”表示“而对”义。而D项“著”字原本是“明显”“登录”等意思,在文中具体语境应该表示“登录”。试题却用与“明显”义有一定联系的“彰显”义进行干扰,显然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D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法,就是要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地迁移、运用课内外学过的相关知识。例如“除著作郎,不就”的“就”字,就可用本法猜解。《张衡传》中有“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一句,其中“就”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即“赴任”。

以今推占。现代汉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因此不少词语中还保留有古汉语的义项。据此,可以快捷地解释一些词语。

因形训义。就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运用“六书”知识猜读。所谓“六书”指的是六种造字和用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

同义互训。就是根据联合结构(同义联合)用词特点,以此推彼,以彼推此,互相参照着进行解释。

反义互训。就是根据反义对举的行文特点,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对偶瓦训。对偶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三种。止对句中相同位置上的字词一般是同义词,反对句中则是反义词,流水对的词义也有相关性。我们所讲的对偶互训,即利用这些特点(尤其是正对句)进行诠释、理解。

互义释义。互文是古文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上下旬必须结合起来理解,而不能拆开来解释。

错综互训。古人喜用同义词以体现词语的丰富性,故在行文中常用错综这种修辞手法,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排偶句。根据这种语言特点,我们便可以推测那些不大熟悉的词语的意思。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司马迁《屈原列传》),“述”有“叙述”“提到”“称引”“谈及”之类的意思,据此可以推测“称”与“道”都是这个意义。

解题歌词

据文断义。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尤其是文言文实词,由于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就可能做出完全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文言实词求真训,四点知识须记准。语法分析朱断定,相似结构看对应。成语语素作参考.敢想课文手佐证。依文断义是前提,断之有据为根本。

猜你喜欢

反义对偶实词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品味对称之美
这山望着那山高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使用广泛的“出”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