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惨的国君,虽把领土扩大三倍却被活活饿死
2017-03-23天野苍茫
天野苍茫
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真正的大争之世,两百多年间,几个大国争相崛起、称霸一方,他们或合纵、或连横,或用庙堂之策破局、或兴刀兵武力制敌。智慧与智慧的激烈碰撞、英雄与英雄的精彩对决,风云激荡的场面不断上演。
雄主杀伐天下、猛将驰骋疆场、策士纵横敌国,如此令人血脉偾张的时代,注定让后世之人神往不已。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物,他那波澜壮阔而又匪夷所思的一生,无疑给那个时代增添了几许明艳的光彩。
01
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国国君赵肃侯因病去世,这位英雄一世的国君,在位期间与魏、楚、秦、燕、齐等天下大国征战不断,却始终不落下方。俨然成为诸侯中的强国,并且代替日渐衰落的魏国扛起三晋之地向外扩张、逐鹿中原的旗帜。
赵肃侯的去世,让其他诸侯国看到了图谋赵国的机会,魏、楚、秦、燕、齐五个大国各派了上万的精锐部队以参加葬礼的名义逼近赵国的过境,准备乘机侵吞赵国的领土。
对于刚继位的十五岁的新君赵雍(死后谥号为赵武灵王,为了行文方便,以下统一称为赵武灵王)来说,父亲的葬礼绝对是对他的巨大考验,如果处置不当,轻则弃城丢土,重则毁家灭国。
这个时候在敌人面前如果过于软弱,则会滋长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因此在父亲的托孤忠臣肥义的谋划下,赵武灵王决定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各国先行而来的吊唁使者。并且痛斥他们派重兵前来,是乘人之危,他同时下令全国戒严,各地军队进入最高备战状态,随时做好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准备。
赵武灵王还派使者携带重金出使与这五国接壤的韩、宋、越等国以及楼烦部落,让他们出兵来威胁五国的边境。最终经过赵武灵王君臣的多方布局之后,五国一看占不到什么便宜,便纷纷退兵了,少年赵武灵王经受住了這次严峻的考验。
区别与其父南下中原的策略,赵武灵王此后将军事中心调整到国境的北边,尤其是将赵国国土一隔为二的中山国更是心腹之患。正在赵武灵王率军对北边胡人部落大打出手,同时和中山国时战时和的时候,周边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邻国燕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国君位置空悬,政治眼光异常敏锐的赵武灵王果断派人出使和赵国结盟的韩国。将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职迎回燕国,并且派遣重兵准备护送其登位。这样既让新任的燕国国君对赵国感恩戴德,也挫败了燕国和韩国原先订立的夹攻赵国的盟约。(韩国是脚踩两只船,永远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政策,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所谓的同盟,古今依然!)
赵武灵王拉上了秦国和中山国为盟友,经过长达三年多和齐国的战争(齐国拥立的是另一个公子),最终击败了齐国军队,将公子职送上了国君之位。公子职便是后世闻名的燕昭王,对于拥立他的赵武灵王,燕昭王自然投桃报李,燕国很长时间都采取亲赵的外交政策。
没过几年,秦国喜欢斗力的国君秦武王闲着没事干,跑去周王宫举鼎,结果力有不逮,折断了膝盖骨意外去世。秦国的贵族为了新国君的位置展开了新一轮的争夺,乘着秦国内乱抢占了不少地盘的赵武灵王自然也不肯放弃拥立秦国新君的机会,依仗着强大的武力,他强势推荐公子稷登位。南面的楚国又对巴蜀之地虎视眈眈,深谋远虑的宣太后(芈月,孙俪扮演的便是她)最终同意了赵武灵王的要求。不过为了怕儿子公子稷成为赵国的傀儡,宣太后把持了朝政,亲自与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周旋。
由于宣太后的智慧和谋略,赵武灵王并没有从秦国捞到什么好处,此时天下纷争不已,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陷入了混战之中。这给雄心勃勃的赵武灵王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
为了提升赵国的军事实力,在大臣肥义等人的帮助下,他决定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每一次改革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的前期同样遭到了宗室贵族的强烈抵制,最终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了在宗室贵族中威望最高的叔父公子成,方才使得“胡服骑射”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通过这次富国强兵的改革,赵国建立了一支异常强大的骑兵部队,为了提升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赵武灵王从国内挑选体格健壮的勇士进入骑兵部队,并且大幅提高他们的待遇。令赵国民众皆以能入骑兵部队为荣。赵武灵王同时从军中选拔了一批平民出身的军官充入骑兵部队中,大大的加强了对这支部队的控制力。
到了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为了检验改革的成果,赵武灵王亲率大军攻伐宿敌中山国,连战连捷,攻下了中山国十几座城池,将军事实力不俗的中山国逼到了亡国的边缘。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赵武灵王不断率军出征,继续蚕食中山国以及楼烦、林胡等部落的领土,大大的扩张了赵国的疆土面积。并且将曾经被中山国隔绝的邯郸和代郡连成一片,通过地域的融合以及一系列的政策的实施来消除以两个地方为代表的赵国传统的汉族大臣和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从而也增强了赵国统治阶级内部的凝聚力。
政治、军事方面一系列的举措的实施,也让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天下可以和秦国比肩的强国之一。赵武灵王在位的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完全是一段赵国由一般的诸侯国崛起成为天下强国的奋斗史。赵武灵王也依靠自己在军事武功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举国上下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他的人生至此戛然而止,那么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他在后世拥有的评价以及名气要远远的比现在大很多、高很多。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02
赵武灵王晚年的悲剧还要从继承人的问题上说起,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是韩夫人生的公子章,次子是大美女吴娃生的公子何。需要指出的是,是在韩夫人过世之后,才有了后来吴娃的出现,填补了赵武灵王在内心和情感上的空白。吴娃不但美色过人,而且非常聪慧,虽然仅陪伴赵武灵王十年的时间里便因病去世,但是却在赵武灵王的心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吴娃在临死前请求赵武灵王立自己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一直对其百依百顺的赵武灵王没有多加思索便同意了,他将长子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废黜,立了公子何为太子。这也是后来那场悲剧发生的根源所在。
两年后,脑洞大开的赵武灵王又做了一件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他决定传位给太子公子何,这是在无任何外界因素干扰而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王位的唯一一位国君。当然他也有他的考量,一方面,为了专注于对外军事扩张,他无暇顾及很多政事的处理;另一方面,赵国以前围绕继位问题不断发生动乱,赵武灵王想着趁自己有生之年扶自己的接班人上台,并且护送一程。
公子何继位以后,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赵主父(秦始皇称帝以后,才有太上皇的说法,为了行文统一,下文还是叫做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也嘱托自己的亲信大臣肥义好好辅佐新君。
赵武灵王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孰不知他所构建的这种二元政治,严重违反了政治规律,明眼人都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不过,谁让此时的赵武灵王在赵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呢,因此虽然下面有一些议论,但是他的想法还是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没过多久,赵武灵王有些感性的毛病又犯了,他看到自己的长子公子章要向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赵惠文王跪拜行礼,有些于心不忍。并且这个长子无故被废之后,并没有丝毫的怨言,令他又想起以前与韩夫人相处时的种种美好的场景。
为了让自己的心里平衡,他封经常随自己征战的长子公子章为安阳君,并让齐国失势的贵族田不礼辅佐他。
对于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的做法,田不礼早就心怀不满,同时也想借助扶持公子章夺得王位来实现自己东山再起的愿望。因此田不礼经常鼓动公子章夺位,慢慢的,公子章原本已经熄灭的王者之心被慢慢的点燃了。
赵武灵王此后不断推波助瀾,他非常厚爱这个长子,衣食住行方面待遇几乎和自己相同,他的这一举动,让赵国许多的大臣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为了政治前途,一些不得志的大臣又纷纷与公子章暗通款曲。
更夸张的事情还在后面,赵武灵王准备立公子章为代王,与弟弟赵惠文王并驾齐驱。这直接让肥义等国家重臣傻眼了,赵主父这是赤裸裸的要分裂国家啊,因此这些以国家为重的大臣上书赵惠文王痛斥赵武灵王的无礼请求,赵惠文王眼见自己的父亲越来越过份,自然不会同意这个荒唐的请求。
后世史学家有种普遍观点,赵武灵王这是后悔自己退位的做法了,短短几年时间,自己的儿子赵惠文王已经成了赵国名正言顺的一把手。赵惠文王心胸宽广、善于纳谏,因此赢得了赵国许多大臣的拥护和支持。这对于雄心不已、一生追求辉煌的赵武灵王来说,难以接受,他必须扶植自己的长子来抗衡次子,以此达到自己重新掌控赵国大权的目的。
慢慢的,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之间由互相试探逐渐演变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行事果断一向是赵武灵王的风格,他很快以在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境内)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和赵惠文王随行。
选看父亲墓地,事关孝道,祭出孝道的招数,赵惠文王自然不能违抗。但是为了以防不测,赵惠文王君臣还是做了周密部署,肥义、将军信期等人与其随行,而公子成、李兑等人则率大军就近驻扎,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
到了沙丘后,赵武灵王和公子章居住一宫,赵惠文王独居一宫,很快,使者持着赵武灵王的灵符来召见赵惠文王。这时候肥义将使者打发走,并且自愿前往一探究竟,如若自己久去不归,则一定遭遇不测,他请求到那时候赵惠文王一定要为了国家为重能够痛下决心。
肥义与赵武灵王等人话不投机,很快便被公子章下令诛杀,可怜国之忠臣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人手里。公子章和赵武灵王商量后,继续命使者前去传召赵惠文王,他们决定如果这次还传召不来,则直接动手,将其擒获。
肥义的死讯很快传回,赵惠文王和信期痛心不已,他们怒杀使者,先发制人,直接率军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宫殿,并且传令公子成等人火速率大军前来支援。由于军队人数的差距,局势很快被赵武灵王一方控制。担当平叛主帅的公子成为了不让赵惠文王担着弑父杀兄的罪名,因此直接下令将公子章诛杀,派人将赵武灵王宫殿团团围住。
公子成等人将宫中众人尽数放出,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为了彻底的消除隐患,公子成用重兵将宫殿团团围困。这座主父宫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因此赵武灵王将里面的瓜果点心吃光之后,很快陷入了断粮的危机。最终苦苦的坚持了三个月之后,这位戎马半生、将赵国领土足足扩大了三倍的一代雄主活活的被饿死在主父宫,结束了自己辉煌灿烂却又结局黯淡的一生。
他的一生正好正好用自己的谥号“武灵”足以概括,根据古代的谥法,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对外征伐、威强敌德,所以称“武”,又由于自己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反复造成了国家的内乱,但没有实力大损,乱而不损,所以就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