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学期冲刺“985”正确的晚自习姿势
2017-03-23
近日偶遇高中同学,虽然早就知道他也在台湾清华大学深造,但许久未见,仍令人惊喜。想来我和他都算是高考之前逆袭成功的普通学民:高三末期,我俩从班级中游突飞猛进,一路杀到前五,着实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咸鱼如何翻身?学姐这就来带你飞,快点排队入场!
学霸的与众不同:效率No.1
记得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公布是在一个略带寒意的夜晚,那时我的成绩还在中游晃荡,如果一直维持这个状态,我的成绩只能上二本。晚自习结束后,我捧着数学试卷,在人迹寥寥的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实在是想不明白,上课认真的我,考试题目又不难,却为何总考不出好成绩,而学霸们的试卷为什么总接近满分,思路清晰、卷面整洁?
这样的疑惑一直缠绕在我心头,直到数学老师在总结时告诉我们:“你们的基础并不扎实,学会和学精是两码事儿。虽然题都会做,但是一道解答题10分钟做完和5分钟做完就是不一样,水平差异自然就体现了出来。”
老师的话如同寒冬时分的惊雷,让我从自怨自艾中惊醒。我们与学霸学习时长相当,但段位有高下、水平有不同,为啥呢?看来,只能是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差异。而晚自习作为一天中跨度最大、干扰最小的时间段,是最需要我们关注和调整的。能否充分利用晚自习,关系着知识的巩固和夯实程度。
我在晚自习调整的初期,遇到很多不适:磨皮擦痒、坐立不安,明明能十几分钟解决的题目,非要拖拖拉拉,以至于耗光了整段时间。正如古语所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吊儿郎当转变为注意力高度集中、快节奏的学习节奏,是会让人痛苦的。但如果不克服偷懒的心态,那只能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睡眠与娱乐时间反而会被压缩,得不偿失。
想通了这一层,我通过不断地摸索,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晚自习套路,这就分享给大家。
智慧提分,针对补强是关键
晚自习的学习还需要大家聪明地取舍。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擅长某一门学科的时候,你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它。但作为你的强势学科,它们的提升是有限的,正如从90分提升到100分很困难但从40分提升至80分就会简单很多。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毕竟高考是综合性考试,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偏才。对于薄弱学科,要拿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跟它死磕,拿出足够多时间进行恶补,而不是把时间过多地花费在已经掌握得滚瓜烂熟的强势学科上。
其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学习不同的学科需要因地制宜。比如英语的知识点相对松散,我们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记单词、背句子;数学的逻辑性要求很高,做题时最好不要中断,就需要我们拿出整块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需要摒弃一系列不良学习习惯。比如,一定要对手机等电子产品Say“No”它们确实会干扰你的学习思路,影响学习效率;各类小说也需要靠边站,虽说它们确实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但考场之上才是真正见英雄的地方。
充分利用好晚自习时间,可以让学习更为轻松。调整了晚自习方法后,我的成绩从中游变为上游,冲击“985”也成为可能。希望以上的分享可以帮助到还在困惑、迷茫的学弟学妹们。让我们一起智慧地学习,零负担地学习,战胜高考,把握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
我的晚自习姿势
第一节晚自习课,老师通常都会讲习新的知识内容。
“饭后困”会让很多人非常困扰,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个好办法就是自己先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这一节课来解答问题。比如:这节课老师想要讲什么知识点,通常会用哪种题型来考查?又或者这一堂课讲的内容是怎样的框架,怎样记忆会比较牢固?先设置一个问题并通过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它,可以让你在晚饭后的第一节晚自習精力更集中。
第二节晚自习课往往是评讲试卷、练习的时间。
这时候,做错的题要保持120%的注意力去听老师讲,并弄清吃透。我们往往很难纠正已有的错题思路,却可以采用错题集的方式反复练习纠正。除了做错的题目外,还有一类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拿不准,蒙对了的题。这类题虽然看起来我们并未失分,但其所代表的知识点我们并未牢固掌握,往往换一种新题型就手足无措了,所以老师在评讲这类题目的时候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听。此外,我们轻松做正确的题目也不要开小差,因为之所以会被评讲,要么是重要知识点,要么是易错点,听讲评就当是巩固知识点,而且我们怎么确信自己的解法就是最优解法。省时又省力呢?
第三节晚自习通常就是做题啦。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时间段,因为它最为自由,你可以随自己心意安排做题的顺序,若是能提前完成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姐的建议是每天开始做题之前。先自己预设一下时间和内容。比如我需要在8点至9点间完成一整套数学试卷。有目的,有规划地学习会让你更高效,毕竟对很多人而言,deadline是第—生产力,是恒久成立的定律。
调整晚自习学习方式后,我发现做题速度越来越快,再未出现自习课后需补作业的情况,很多时候还能利用晚自习时间多做一篇英文阅读或者一道复杂的数学附加题。下了自习也能优哉游哉地去食堂吃个宵夜或者去操场溜达两圈儿,翻阅大家的散文、杂文或者英文美文,更多地体会生活中小确幸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