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03-23高莉
高莉
同学们每每写作文,就感覺素材枯竭,临时到处翻找,以致最后也难以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这就涉及选材问题,就像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材料是血肉!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作支撑。那么如何做到让作文“有米可煮”,有“源头活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把课本作为丰富的作文资料库]
我们的大量时间是花在对教材的探究中,高中语文科目相关的内容累加起来的一叠厚厚的教科书,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一“资源”,将知识融会贯通,再现于作文中,那么,我们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瘪之作,而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了。
一、熟悉人物的人生经历。如《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从小聪明多才,7岁就能写很好的文章,渴盼施展才华,渴盼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但他短暂的一生,挫折不断。因而偶然参加了滕王阁这样一次聚会,无名小辈王勃在众人推让写这篇序之时,毫不推辞,毅然提笔,一挥而就,被众人惊为天才。我们便可如此运用材料: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克服困难执着地去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自励志节,不甘沉沦。金子如果埋没太深,也难发光,人要勇于推荐自己等。
二、参透文章的精神内核。读李密的《陈情表》,让人感受最深最让人动容的一点,就是一个字:孝。由此我们便可以如此将素材发散: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下孝悌,匹夫有责。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这让人想到林秀贞,一个普通的农民,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20岁的平凡女孩孟佩杰更是将孝的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增广贤文》中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
三、认识人物的人格操守。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我们理解到庄子的人生之旅在游世,庄子的游世是站在宇宙的高度去审视现实,即忘记自我,不追求功名事业,名誉地位。此素材就可如此运用: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他垂钓濮水,楚王以相印相许,他不为所动,毅然拒绝,为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说自己是非梧桐不栖的凤凰,绝不会去争抢一只臭老鼠。
以上素材还可用于“诗意的生活”“不要为名利所累”“欲望”“追求”等作文话题。
四、引用文中的名言锦句。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中的重要句子,适当地引用到作文中去,能更好地点明主旨,增加作文的文采。如陶渊明曾热衷于官场,相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可以这样表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比如还可以如此形容陶渊明的人格:他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另《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等可很好地表现人在失意之时,应如何勉励自己。
五、对课本延深拓展。针对作品中的人和事,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延伸探究,应用到作文中可以增加作文的深度。
如提到陶渊明,我们都赞美他的归隐田园,但联系现实,我们是否也要如陶渊明一样逃离都市樊笼?可以这样思考:
人类文明既然脱离了原始丛林进入了城市,我们就不可能逆转潮流使现有文明倒退。我们需要的是一颗“绿色”的心,无须逃往野外,我们也能拥有一点绿色,一份自由舒畅的心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其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所以在这个喧嚣的尘世,学会让自己的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宁静。
[从简单的生活中挖掘独特的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还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些都说明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就看你能不能撷取这宝库中的一枝一叶、一花一草来为自己所用。生活中母亲温暖而略显粗糙的手,父亲那奔波而忙碌的背影,家中为等待晚归的我们而亮着的那盏灯,我们回家时舔着我们裤管的小猫、小狗……所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中的素材。
在近年的高考中,不乏一些真情实感的优秀的记叙文、散文。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考生细致地观察了生活,认真地体味了生活,才能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理成章地完成一篇篇佳作。
[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材料]
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只有不停地去积累素材,不停地阅读,不停地从书本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
大诗人杜甫曾经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在平时学习中只有读大量的书,大量地去读书,才能增加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读不同种类的书,不要为读书而去读书,这样就会使自己的阅读面越来越窄。可以是科普知识,可以是地理趣事,可以是幽默故事,可以是唐诗宋词,可以是中外小故事,可以是名人传记,可以是历史事件。从不同的文章中感受不同的题材,从不同的题材中感受不同的文风,从不同的文风中感受不同写作态度,从不同的写作态度中感受不同的文化知识。
我们进行大量阅读,虽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阅读的兴趣,拓展了知识,但如果不注意积累慢慢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用笔去记,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摘录,摘录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的时候备用,这样才能使素材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