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报废梦想
2017-03-23金蕾
金蕾
当丰满的梦想与骨感的现实碰撞,当美好的未来蒙上金钱名利的尘埃,莘莘学子不得不向择业妥协,将诗和远方暂且锁紧,纷纷投入现实的行列:一切听从流行的观点,把属于自己选择的权利交给网络,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一篇篇所谓网红们的“现身说法”——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因为,把自己的梦想交给了别人,是在报废自己的梦想。
梦想是什么?不是廉价的网络消费,不是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更不是乌合之众的哄然闹剧。它是一种不畏流言的勇气,一种淡泊名利的潇洒,一种在尘封世界的淡然自持,一种心有猛虎的自得其乐!袁隆平接受高等教育,却义无反顾地扎根农村,苦心孤诣,十年耕耘终于成功培植出让世人惊叹的杂交水稻。张骞饱读诗书,一举夺得状元,却勇于突破商为末业的传统,弃政从商,成为实业救国的先驱。“敦煌儿女”樊锦诗坚守西部十一年,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在漫漫黄沙之中为我国文化尽其力量——他们没有囿于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闪亮的学历,没有陷于生活的泥沼,而是不畏冷眼,坚定信念地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如此品格,在這光怪陆离的世界显得弥足珍贵。
试想,假如袁隆平如世人一般走进机关,过着同辈们一样朝九晚五的日子,还会有今天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义?假如张骞“登堂入室”,做一个几品大员,今天我们只能从故纸堆里看见一个“翰林院修撰”。假如樊锦诗不是苦心孤诣,坚守自己的梦想,我们怎么能看见一个卓尔不群的“敦煌儿女”?
——坚持自己的梦想,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我们的人生就会真正地有意义。
高晓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三分地,想种点玉米土豆,它不长——它只长花。”我想,那块地就是梦想和情怀。千百年来,有无数人不辍耕耘:那是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隽秀孤独的身影,那是叶嘉莹远洋航船上的一盏孤灯,那是林徽因梁思成战火年代的一身漂泊,那是屠呦呦在实验室里的一身坚守。木心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外界看来,这些人冷冷清清:没有大牌豪宅傍身,没有名车美人随行,甚至自顾不暇,颠沛流离;但他们自有属于自己的风风火火:有梦可追,有事可做,生命尚在,奋斗不止。坚守便是对梦想最好的告白。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上的肥皂。”这正是当代人的心理困境——我们渴望勇敢放肆的追逐,却被功利的风迷了眼前的路;我们渴望梦想的新大陆,却受不了身前一块一块的苦;我们自以为是的放声高歌,却发现最终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累,却忘了缘何出发。用世俗的功利化的眼光审视“钱途”,不过是现代人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那些趋利避害的本能,那些自我否定的怯懦,那些佯装着高姿态的蔑视,那些口是心非的标榜,不过是在掩盖一颗柔弱自卑无所适从的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个大时代需要的,是能拨云见日的清醒认识,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职业,发觉理想的自我意识;需要的是更多敢梦敢追的人,是用一个个的小梦,推动时代的大梦。
题目把论点高高地举起,让人感到不可置疑,这样鲜明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论证的气势。“梦想是什么”一句承上启下,把读者引到正文中来,袁隆平们的例子典型而生动,尤其是“试想”一段,回扣及时,使文章的材料和分析水乳交融。
其实,作者还有另一个“小算盘”:“莘莘学子”在现实面前的表现——盲从网络,丢失自己。似乎与主题无关,但仔细琢磨,却是关联的。因为,这是论证之前的现象列举,它正告——用一个个的小梦,推动时代的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