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族史 世纪汉乐情:广东汉乐世家钟氏家族
2017-03-23钟玲钟礼俊
钟玲+钟礼俊
音乐、戏曲世家,在我国不胜枚举。例如:有“中国梅纽茵”之称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他的父亲盛雪是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培养了家中多个孩子成材,除盛中国外,还有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教师的女小提琴家盛中华,一家三代人中,出了十二位小提琴演奏人才。
在中国民族器乐方面也有不少被称为音乐世家的,如二胡演奏大师闵慧芬继承父亲闵季骞先生的音乐艺术;二胡演奏家宋飞,最早师从于父亲、著名二胡演奏家宋国生先生;更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徽灵璧菠林喇叭,形成了一个传承七代、上百年的“唢呐家族”。在戏曲方面,则不乏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永利、李万春、李少春、李阳鸣这样的四代梨园世家。
相比之下,集音乐、戏曲于一个家族四代传承的,似乎不算太多。本文将要描述的,就是广东梅州地区四代汉乐、汉剧传承人钟氏家族。他们均以头弦(吊圭子)演奏为主:第一代钟鑑饶,第二代钟开强、钟开城,第三代钟礼俊、钟礼杰、第四代钟经思,堪称“汉乐世家”。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广东汉乐现在在客家地区的民间习俗中非常流行,比如祭祀神明等,经常演奏广东汉乐。广东汉乐盛行的大埔县是“广东汉乐之乡 ”,广东汉乐自明1557年(嘉靖36年)以来首创《大埔县志》始记有关乐事起,便有“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家诵户弦或比屋弦书”之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广东汉乐的演奏点有二百多处,县城家庭式的汉乐演奏点有五十多家,呈现出“村村闻鼓乐,处处弄弦萧”的盛景。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粤东客家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属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广东汉剧到粤东之后,由于剧团艺人与当地汉乐班社的乐师互相串班活动,交流影响,逐渐溶为一体。到后来,绝大多数汉剧乐师几乎都是来自职业的汉乐乐师和业余的汉乐爱好者,这种情况形成了客家地区汉剧、汉乐人“双肩挑”的特点。
客家人在大迁徙的历史过程中有强烈的家族传统意识,尊祖敬宗,广东汉乐和广东汉剧的生存和发展,和客家人生活的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广东汉乐、广东汉剧家族式的传承模式,即是與此相关的特有表现方式。这里除头弦世家钟氏家族外,还有如古筝大师饶宁新,祖父是饶佩玖,其自幼受父亲饶从举先生熏陶,而饶宁新之子饶蜀行,从小濡沐广东汉乐艺术并传承家学。还有唢呐世家余述仙家族等,也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子。
从粤东民间音乐走来的“头弦”
在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有一条梅潭河,源自福建南平九峰山脉,流经大埔县境内的枫朗、百候、湖寮镇,并与汀江、梅江汇合至三河坝,成为韩江源头,经潮州流向东海。梅潭河环绕大半个湖寮镇,湖寮镇是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的发祥地,诞生了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家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广东汉乐古筝大师何育斋,广东汉乐艺术家罗璇、罗琏等。在湖寮镇老街尾梅潭河对岸有一个村庄,名为黎家坪,头弦世家钟氏家族就世代生活在此。
这个汉乐世家的第一代头弦乐师叫钟鑑饶。民国时期,汉乐在大埔极为盛行,几乎每个乡村角落都有弦馆,钟鑑饶自幼学习粤东民间音乐,在湖寮浓郁汉乐的氛围中,在汉乐中军班的影响下,喜欢上汉乐,并以操练头弦乐器为主,广为拜师,广结朋友,经常和汉乐爱好者和弦索,久而久之成为了黎家坪有名的头弦乐手。中军班音乐以民间吹打仪仗音乐为主,为婚、丧、喜、庆时所雇请。除了为雇主助兴演奏,不同的中军班艺人团体互相对台竞技,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兴盛的汉乐活动,造就了一大批艺术成就很高的艺人和音乐家。汉剧编剧、著名汉乐乐手杨培柳先生回忆说:“饶伯为人善良、厚道,头弦拉得好,熟悉汉乐曲调多,常与余敦昌、罗琏等名家联系,成为音乐朋友,他除精通头弦乐器外,还会吹奏唢呐和其他乐器。”
作为钟氏家族第一代汉乐人,钟鑑饶老先生除了身体力行地喜爱汉乐外,还培养出家族的第二代传人:大儿子钟开城,夫妇二人皆为汉剧演员;小儿子钟开强,为原广东汉剧院的著名头弦演奏家。受家族氛围影响,第三代传人钟礼俊、钟礼坤、钟礼杰相继脱颖而出。钟礼俊为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汉剧头弦演奏家、汉剧唱腔、汉乐作曲家,夫人也是汉剧演员,现任梅州市艺术学校基本功课程老师;钟礼坤为国家二级演奏员,专业是扬琴与作曲配器;钟礼杰为国家二级演奏员。现在,钟氏家族的汉乐汉剧头弦技艺已延续到第四代,钟经思为青年头弦乐手,钟礼俊外甥杨超伟是汉剧院乐队的弹拨乐演奏员。
走出大埔的第二代
新中国成立后,汉剧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钟鑑饶的儿子钟开强,即钟礼坤的父亲,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也在这个时候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头弦手,在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广东汉剧院最早获得国家二级演奏员职称的乐师。
1941年出生的钟开强,8岁开始学拉头弦,勤奋成了他生活的常规,日常除了吃饭、睡觉外,想的、听的、看的、拿的,不是乐器就是音乐理论书籍,接受了许多著名汉剧艺术家的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技艺长进很快,15岁获大埔文艺汇演头弦表演奖,16岁参加广东汉剧团,18岁随广东汉剧院到其他省市巡回演出。
1962年,古装汉剧《齐王求将》拍摄电影,年仅21的钟开强是该剧音乐的头弦领奏,兼吹唢呐。汉剧第二部影片《一代麦种》的伴奏音乐也是由钟开强拉头弦,兼吹唢呐。在珠影录制时,广州音专的黄锦培老师指定钟开强作音准的监听。几十年间,钟开强在汉剧院工作时主要为汉剧表演艺术家黄粦传、梁素珍主奏头弦,广东汉剧院所排演的每出戏,都有他领奏或伴奏。他曾随团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好评,被誉为“演奏自如、情意丰满”。
除了头弦演奏外,钟开强还从事汉调音乐整理、唱腔设计及创作器乐曲,他首次将四分之三拍的节奏运用到唱腔和乐曲中。改编、创作了如《梅州乐》《金钱响叮当》《桃李争春》《东湖曲》《春之花》《梅岭新貌》等十多首汉乐乐曲。钟开强改编创作的十多首乐曲不比写汉剧唱腔容易,汉剧唱腔以二黄、西皮为主要格局创作,汉乐曲则需要各种乐理和作曲知识,要在熟知汉乐经典曲目、掌握好风格基础上,才能改编、创作出不同以往的新乐曲。这十多首的汉乐曲可以说是钟开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他走的路跨度大,如以原汉乐曲《摘樱桃》改编的《梅州乐》,其中设计了抒情的慢板,然后是A+B,又回到A,即是开始欢快转抒情,又转换到欢快。在七十年代,钟开强改编创作乐曲,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勇气与魄力的。钟开强在汉剧《貂蝉》中,把西洋音乐圆舞曲的形式运用到董卓戏貂蝉一段,他的创新得到了管石銮老师等前辈的肯定。香港《文汇报》曾以“音乐强手钟开强”为题评论他的演奏艺术。
1965年,钟开强随广东汉剧院参加中南戏剧观摩大会上京汇报演出,与其他文艺团体一起,受到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0年,叶剑英元帅回梅州时,钟开强与梅县地区领导人和广东汉剧院演职员一起受到叶帅的接见。
另一位第二代传人钟开城,即钟礼俊、钟礼杰的父亲。钟开城与钟开强一样,得到了钟氏家族第一代钟鑑饶先生的真传。文化大革命期间钟鑑饶老先生潜心教导两个儿子,后钟开城考入汕头戏曲学校攻读汉剧科,毕业时因文革被下放回乡种地,后考入福建省永定县汉剧团,再被调到福建龙岩地区汉剧团,并一直在龙岩地区汉剧团和龙岩艺术学校工作直至退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钟家第三代的头弦手钟礼俊,现任职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项目传承人。1964年出生,当时父亲、叔父都已经是汉乐专家了,母亲在福建龙岩汉剧团任职。钟礼俊8岁起跟爷爷钟鑑饶学拉头弦、学工尺谱、背乐谱。
由于钟礼俊从小体弱多病,父母考虑到不能让他从事强体力劳动,于是希望他专业学习汉乐,一方面发扬家族传统,一方面也是一个谋生之道。但是,拉头弦玩票容易,专业、系统地学习才知道困难。头弦最大的难度就是拉弓的弓法和力度的把握,每天重复艰苦的练功让他感到枯燥,不想学,为此,不知道挨了多少打。有时候一个音拉不准,就要挨批评,抗拒心理也越来越强烈,直到1979年考进梅州市戏剧学校,师从于丘怀君名师,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终于被汉乐的古典雅韵深深吸引,而真心爱上了汉乐。1983年,钟礼俊从梅州市戏剧学校毕业,从叔父钟开强手里接过广东汉剧院头弦的重任,担任头弦领奏兼音乐唱腔设计、配器。1998年由组织送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作曲专业。
八十年代初全国戏曲发展陷入低迷,文艺团体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下海经商大潮席卷而来,剧团同事下海的下海,调走的调走,刚参加工作的钟礼俊不禁有些动摇。但是,在父亲、叔父的鼓励下,他咬牙坚持下来。此后经过不断地努力,拉奏技艺越来越精湛,在坚守的同时拜师学艺逐步走上汉剧音乐唱腔的创作之路。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命运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2000年,钟礼俊因双肾萎缩住院治疗,随着病情恶化,一度生命垂危。正当他想放弃汉乐事业、申请病休的时候,母亲的一席话给了他力量:“人活在世上,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把事情做好。遇到困难,可以休息,但不能因此放弃。”母亲的话,使他坚定决心,在养病期间,坚持进行广东汉剧经典唱腔“贵妃醉梅”等劇(节)目的创作,并积极帮助青年演员提高业务素质。2001年,在李仙花院长的帮助下,钟礼俊做了换肾手术,第二年他重返舞台,之后带领全团演职员,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任务一百多场。
长期以来,钟礼俊对汉剧艺术充满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广东汉剧艺术为己任,除头弦领奏外,兼任剧院的音乐设计、配器工作,成功举办百人乐队《汉乐、汉曲之夜音乐会》;并对广东汉剧唱腔深入钻研,勇于实践,先后创作了广东汉剧《蝴蝶梦》《白门柳》《柳如是》《尘埃落定》《黄遵宪》《金莲》等多部大型剧的唱腔音乐,成功举办了《钟礼俊广东汉剧音乐唱腔设计作品演唱演奏会》。连续参加广东省第六至十一届艺术节与广东电视台2003年、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1997年,钟礼俊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由其作曲的《白门柳》一剧,作为广东汉剧音乐史上第一部用西洋管弦乐伴奏的作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荣获优秀剧目展演奖、音乐伴奏一等奖;2007年在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上,由他负责设计音乐唱腔的《尘埃落定》,荣获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2013年3月,广东汉剧院集结钟礼俊创作精品,出版了《钟礼俊广东汉剧音乐唱腔作品集》。
钟礼俊积极探索汉歌创作。汉歌以汉剧的声腔与歌曲的结构相结合,既有汉剧韵味,演唱的音域又更加宽阔、华丽,加上乐队配器的烘托。作为开创广东汉剧新型声腔表演的尝试,汉歌的创作雏形在钟礼俊手上已逐渐形成。他创作的《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袅袅宋音喜相逢》等,经过多次演出实践,最终使汉歌这一前所未有的音乐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与认可。2013年,钟礼俊受聘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客家音乐、文化研究所特聘专家,为《广东客家音乐文化》精品课程主讲教师;2016年被评为梅州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从肾移植手术到现在已经有17年时间了,对钟礼俊而言,人生经历过生死,而且创作的作品均能获奖,在他看来“守得云开见得日头光”,守下去了,就肯定见得到阳光。作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项目传承人,他认为,头弦是汉乐的领奏乐器也是汉剧的特色乐器,在汉乐和汉剧的演奏中,其他民族乐器不乏人才,但能把领奏乐器头弦拉好的人却为数寥寥。于家族责任,汉乐世家的名号要有人接下去,于工作责任,乐团的人才队伍要扎实稳固,所以,当代汉乐人应该担当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的责任,传弦授教、弘扬客家文化、宣传客家地区剧种、不断创新,更多地培养年轻一代,让广东汉剧、广东汉乐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目前,钟礼俊除了艺术活动外,还在培养接班人,汉剧院的青年头弦手苏华伟、熊长江以及他的侄子钟经思,正在茁壮成长。
在钟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中,还有一位钟礼坤,国家二级演奏员。广东省广东汉乐学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会长、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10岁开始学习扬琴(扬琴是汉剧乐器“四大件”之一),在广东汉剧青年剧团担任扬琴演奏,曾担任广东汉剧院青年剧团副团长,主管乐队工作。在家族中,大家都拉头弦,有主见的他选择了扬琴。到汉剧院当上乐队队长,后拜汉乐专家张优浅老师为师,学习配器,已有《金莲》等几部戏和汉乐《鱼跃平湖》《春到茶山》的配器作品。汉剧音乐、汉乐艺术家张优浅老师对爱徒评价是:“钟礼坤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汉剧音乐、汉乐界作曲、配器的优秀接班人,前途无量。” 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的广东汉乐音乐会中,由钟礼坤编配的《鱼跃平湖》《一杯喜酒庆团圆》受到好评。
目前,钟礼坤与钟礼俊同在剧院创作室负责资料的整理、音乐唱腔、包括作曲配器等工作。钟氏家族第二、第三代传人是承上启下的顶梁柱式人物,他们的勤奋、执着影响教育着下一代。
绽放在世家土壤上的“小梅花”
2005年,广东汉剧院幼苗班招生,其中有两位学员引人注目,他们是钟礼俊的侄子钟经思(头弦)、钟礼坤的外甥杨超伟(阮),2007年两人通过了第二届广东省少儿“小梅花”选萃初赛进入复赛,被业内人士赞为有扎实的功底。
钟氏家族第四代传人钟经思毕业于梅州艺术学校,师从钟礼俊先生,现任剧院头弦手。钟经思年轻聪明、熟背大量乐谱,专攻头弦,会唢呐、二胡、中胡、大提琴等乐器。第四代传人还有钟礼坤的儿子钟嘉健,学习的是扬琴乐器。
结语
一门四代12人从事广东汉剧、广东汉乐事业,而且业绩斐然,这在湖寮镇、大埔县、梅州地区,及至全国都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式的音乐世家。钟氏家族除了第一代钟鑑饶老先生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其他三代传人都是科班出身,在专业上受到规范、严格的训练,有着厚实的音乐知识、专业技术基础,加上家族遗传的天赋以及刻苦的钻研磨练精神,在近一百年历史传承的长河中,为汉剧、汉乐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作者简介] 钟 玲(1971—),女,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客家民族民间音乐。
钟礼俊(1964—),男,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