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思考

2017-03-23张莉萍

对外经贸 2017年1期

[摘要]区域通关一体化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提高了通关效率,促进了贸易便利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基于分析全面实施通关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与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对策建议:加强跨关区海关的协调配合;口岸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同步推进通关一体化的相关配套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通关一体化。

[关键词]区域通关一体化;海关改革;通关效率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126-02

[作者简介]张莉萍(198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为落实区域协同发展重要国家战略,为进出口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外贸环境、提升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国家启动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2014年7月1日,我国京津冀地区率先实现了通关一体化;2014年12月1日,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广东地区实现了通关一体化;2015年5月1日,东北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实现了通关一体化。2015年7月,包含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覆盖全国的五大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大海关”正式形成。通关一体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和关区的行政界线,被誉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

一、实施通关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一)节省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企业是通关一体化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一个地方通关后,不必在其他地区再次报关,在“一个窗口”办事,减少了通关手续,节约了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如一个进口集装箱从呼和浩特关区运输到毗邻的满洲里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之前,企业在异地间办理申报、运输、放行货物等手续需要3—4天的时间。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实施后,企业可就近选择在满洲里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半天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另外,实施通关作业无纸化后,不再使用原有现场提交纸质单证的操作方式,企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足不出户”完成报关手续,同时也节省了纸质单证的打印、快递、储存成本以及报关人员往返海关费用,可以显著地提高货物通关效率。据测算,实施无纸化通关后,进出口平均通关效率可提高82%。

(二)企业通关有更多自主权,促进报关行业的竞争发展

实施通关一体化后,企业在选择通关模式、通关地点和查验地点等方面会有更多自主权,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和一体化通关等任何一种通关模式;企业也可自主选择接单现场,确定报关单的申报口岸,办理通关手续。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允许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不再限制报关企业的报关地点。因此,本地报关企业不但可以在本关区办理报关业务,还可以到其他关区发展业务,外贸企业既可以选择本地的报关企业,也可以选择外地的报关企业,有助于报关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

(三)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直接出口快速发展

在通关一体化模式下,消除了属地报关的门槛,企业可选择便利的报关地点,不必非要到口岸海关排队加盖放行章,不但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还节省了通关费用;企业可根据实际物流的需求,海关放行后直接到口岸提货,自主安排运输车辆、运输时间和运输路线,而且无需使用海关监管车辆,大大降低了通关时间。据统计,物流运输成本可节约20%—30%。推进全面通关一体化改革后,全国各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会实现全面对接,构建起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进出口物流更顺畅。而且,随着国内城市海陆空联运口岸的有效整合,以及外贸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我国各地直接出口将会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海关监管中的“各自为政”阻碍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全面推行

我国海关实行集中统一的垂直领导体制,各地海关只对海关总署负责,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地方海关依然会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际海关监管工作中的“各自为政”。比如,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盲目、超前或重复建设通关配套设施,极大地浪费有限的海关监管资源;为了完成以关区为单位的税收任务,各地主管海关想尽办法地要求本地企业属地报关纳税,口岸海关也总会尽力说服外地企业口岸报关纳税,客观上阻碍了物流的自然畅通,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通关效率。

(二)通关效率低下,通关服务质量不高

在现实通关过程中,海关工作人员过于强调“关”,而非“通”,认为只有“关”才能解决问题,工作中缺乏灵活性,盲目执法,消极防范。比如,对于查验只强调查验率,不考虑查获率,细查细验,降低了企业的通关速度,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海关现有职能部门过多,责任不清,容易相互推诿,导致多部门管理,降低管理效率。一些海关员工作态度较差、服务意识不强,这些与海关总署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海关”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进出口岸部门协同配合力度不够,实行“串联执法”

货物进出口涉及到很多口岸单位,目前我国口岸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在现行通关模式下,企业需要和很多部门打交道,在口岸的查验机构有海关、边检、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商品檢验检疫等,企业在通关时必须在各执法部门之间来回往返办理相关手续,加大了企业的通关成本和负担。

(四)物流因素制约区域通关一体化

物流问题是制约通关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物流企业在通关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物流成本高。由于我国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严重,限行措施使跨区域经营业务的物流企业不得不选择绕道而行,延长了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了运输成本。第二,跨区域经营难。比如,很多物流企业的营运证件使用区域受到限制,外雇车辆无法在异地缴纳税费和开具税票等,使物流企业难以进入外地市场。第三,各地区物流设备缺乏统一规范,物流信息化尚未统一。

三、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跨关区海关的协调配合

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必须要加强跨关区海关的协调配合,为企业通关提供便利。在海关专业认定等方面,实行跨关区互认,企业只需要在一个关区办理一次申请,不需要再到其他关区进行申请,全国关区自动认可。设立通关一体化联络岗,协调沟通跨关区相关业务问题,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加强企业与海关的直接沟通,为企业提供通关状态查询、通关疑难咨询等通关便利服务。

(二)口岸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

根据《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提出的目标,首要任务是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功能,健全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推动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各作业系统的横向互联。加强口岸各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联合执法、联合查验”的范围,即由“串联执法”转变为“并联执法”。全面实施关检合作“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关检合作,避免了报关企业在各个执法部门之间串联奔走、多次提交单证等环节,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缩短了通关时间。据估算,可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30%,节约查验费用50%。

(三)同步推进通关一体化的相关配套改革

通关一体化改革涉及非常广泛,不仅仅是通关流程上的改革,要达到最佳效果,配套改革必须要跟上。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需要在海关审批手续、企业信用管理、关检合作、统一区域执法标准、无纸化通关等相关业务领域,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比如,进一步简化海关内部审批手续,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单证流转,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方便;完善海关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信用评定标准,使更多诚信守法经营的中小外贸企业享受到相应的便利通关措施;加强和质检总局的协调配合,制定全面推进关检合作工作方案,加快将关检合作“三个一”推向全国;尽快统一各区域执法规范和作业流程,提供标准化的监管和服务,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海关受到同等对待;加快实现监管证件联网核查,精简报关单随附单证,逐步实现无纸化报关改革。

(四)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通关一体化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启动以来,为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示范,但改革试点时间毕竟较短,提供的经验有限。通关一体化仍有很多技术性问题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解决和完善。因此,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稳步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今后在通关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政府、海关、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

[参考文献]

[1]王佐,孟显忠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将给物流业带来哪些利好?[N]现代物流报, 2014-06-13(A3)

[2]周素雅海关将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足不出户”可完成报关手续[EB/OL]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4-05-23

[3]赵建根关于进一步提高海关通关效率的建议[EB/OL]中国苏州政府网,2013-06-08

(责任编辑:郭丽春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