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威尼斯不能怕水
2017-03-23刘墉
刘墉
由台北飞罗马,转威尼斯。经过18小时的飞行,却赶上一场倾盆大雨,机场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甚至没有卖雨伞的商店,警卫指了指模糊的码头:“去搭水上计程车。”
冲进那条小船,衣服已经湿了一半。船长叫我坐右边,因为他在左边开船,比较能平衡。
小船飞快地驶向大海,对,是大海。看不到一栋水都威尼斯的梦幻建筑,只见一片茫茫的水。所幸在那水上立着两大排黑黑的柱子,大概是为标示水道,免得迷路撞船。许多快艇迎面而来,匆匆擦過。每一条船交会时都引起大大的振荡,本来海面的风浪就大,碰上快艇激起的水波,更像是撞上一座座小山丘,砰砰之声加上舱顶的骤雨和从船头翻过的浪花,我怀疑这是威尼斯,还是海上的战场?
总算看到些房舍了,先出现在左岸,又见右边远处有些朦胧的建筑,浩渺的烟波之外,出现了高塔、钟楼、红墙橙瓦的房子和灰白色的教堂。雨中,如梦,像海市蜃楼,从过去记忆的书本中,翻开的一页图画。
水都威尼斯,我在漫天漫海之间,见到她的第一面。
小船驶进一条窄窄的水道,像苏州那样两边房舍,中间一条不过七公尺的小渠。进入小渠,浪反而更大了,每一个被船荡起的水波,立刻由两侧的墙面反弹回来,尤其对面有船交会的时候,更是左让右让、擦来撞去,我开始怀疑威尼斯人为什么要建成这样的水都。既然有那么多设计好的运河,表示它不是因为陆沉造成;既然他们能在水上筑起这么多楼房和街道,表示他们有能力战胜大海。
沿岸有些小船停在房前,黑漆漆的房门内,看得出是仓库和商店,威尼斯人一定是吃错药了,连买个小东西,都得开船出来,多不方便?就算以前没汽车,用船比较能载重,进入20世纪,他们也早该把这些“水道”填平,何必自找麻烦?
难道只为了这“水都”的虚名,就数百年来,世世代代地忍受?
可不是吗?两边的墙壁早已斑驳,青绿的苔痕由水面下泛滥到石阶和窗台。窗子四周的大理石已经黑了、裂了,他们竟能浑然不觉,依然垂着厚厚的帏幔,梦想着文艺复兴的光荣。
小船停在了我旅馆的门前,大雨从窄窄的天空倾倒下来。
“有没有伞?”我大声问提行李的人。
“没有!”
“没有?”
“对,一步就跳过来了!”他伸出手,拉我跳过船舷,笑道,“到威尼斯来,不能怕水。”
(摘自“百度阅读” 图/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