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稿专家和编辑视角的投稿成功率分析
2017-03-22周江川
周 江 川
(1.《兵器装备工程学报》编辑部,重庆 400054;2.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
基于审稿专家和编辑视角的投稿成功率分析
周 江 川
(1.《兵器装备工程学报》编辑部,重庆 400054;2.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有限公司,重庆 400054)
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定会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学术论文的评审具有一个内心确信和认同的过程,对于知识生产来说,选题、文字、规范这3道工序能够增加科学与学术论文的美誉度,以尽可能迅速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从而减少被拒的可能性;为了提高论文投稿的有效性与成功率,论文写作时应加强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在此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如何有效地确立学术论文的选题方向;其次是如何得体地进行学术成果的文字表达与阐述;最后讨论了论文撰写的学术规范与诚信道德问题。
审稿;编辑;投稿;成功率
关注投稿成功率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核心期刊的版面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和科研奖励体制设置上的现实,导致我国学术论文发稿需求虚高,版面需要旺盛。在这种供求紧张的状况下,对作者而言能得到的版面极其有限,也许有人会为这种局面感到不解,但现实就是这样,高端永远是小众。如果无论水平高低的文章都能登堂入室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那么这个所谓的顶级期刊顷刻间就会被认为是学术垃圾站,这样就失去了它的分类评价作用。因此,无论将来采用哪一种评价机制或者评价体系,都不会消解评价体系本身存在的必要性。无论对于何种评价体系或指标来说,论文本身的质量才是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才有可能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学术论文的评审具有一个内心确信和认同的过程,作为一篇学术论文,要被审稿专家和编辑人员认同,选题、表达、规范这3个要素不可或缺。
1 如何有效地确立学术论文的选题方向
论文选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阶段,一个好的选题方向是作者创作良好论文成果的基础。一个学术论文的选题需要经过反复推敲,但确定选题有它自己的规律,当人们把握这种规律之后,选题似乎也不是很难。基于长期的办刊经验,从编辑的视角来说,在此认为论文选题应当把握以下3个基准点:一是认真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二是作者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创造力;三是论文选题要做到要有的放矢。
(1) 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对于各个学科来讲既提供了研究导向,也阐明了发展的机遇。同时,这也是改进学术研究方法的一项重要指南。也就是说,在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所有具有三个“面向”内涵的稿件都可能获得优先刊用的机会。
曾几何时,西方的“拿来主义”盛行,所谓的西学东渐成了西风压倒东风,民族的、传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元素被抛在一边,洋腔洋调成了学术界的主流,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不少人以用英文发表文章为荣,采用外文发表学术论文成为时尚,甚至被作为评判学术水平的指标[1]。当然,打开窗户看世界是必须的,但打开窗户不等于把自家的房子拆掉。中国百余年的中西文化交往历史证明,每一种在文化上的极端行为都为当时和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在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总体趋势之下,学术研究中的中国话语权问题已经逐渐被学界所认识和重视[2]。因此,研究范式的转换或者调整在所难免,今后的学术研究应当看清这种趋势,顺势而上。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的精英都定当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所有逆潮流而动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一种无谓的挣扎。学术研究产出概莫能外,无不打上人类社会运动的集体烙印。
(2) 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创造力。一种基于自己知识结构的创造力永远是学术论文产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只有你以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为大本营,从而涉足那些尚未开垦的领域和空间,才最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也是一个话语权问题,也就是说,你要做到在你这个领域可研究的方向上站在了学术的制高点,你的论文才有可能被人关注。而那种毫无思想,“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没有深度的论文,就像营养不良的人,最多能引起人道主义和道德良知上的关注,但无论如何不会产生科学美感。当然,对于一些全新的课题,也许知识储备会显得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作者或科研工作者加大内存,在大量阅读消化现有学术文献和知识产品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思考。
基于个人知识结构的创造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往往人们会从很小的地方取得突破,在品尝到学术研究创造的快乐之后,只要坚持前行,就会获得关于学术创造力的深度体验,进而制定改进计划,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创造能力。
(3) 选题要做到有的放矢。选题只是一种单方的行为,要进入高水平学术传播平台,免不了要引入个性化定制的理念。也就是说,所写的论文应当符合期刊审稿专家或者编辑的胃口,对该期刊的品格、特色、栏目设置和学科取向要有所了解或把握,借用现代军事术语来说,几乎所有的第四代战机都具备超视距作战功能,而精确制导的兵器装备和设施在当今的地区冲突中频频成为杀手锏,这充分说明锁定目标的重要意义。
科研工作者在将学术论文投稿时,也要有精确制导的意识。广种薄收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各个期刊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品行低下,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情。互联网Web3.0时代强调的就是互动和交互功能,当代的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有充分的理由追赶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的信息交流平台资源获取渠道前所未有的畅通和博大,为作者与编辑的编创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外部前提。当然,应该倡导源于中国传统儒学精神的正能量交流,而不是那种利益交换,更不能提倡作者低三下四地恳求核心期刊编辑为自己刊发学术论文。真正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感和有智慧的学术编辑能够有效辨识那些优秀的作者和论文,而且从内心敬重那些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做奉献的作者。当然如果作者觉得自己的学术基础太差,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虚心请教。
2 如何得体地进行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达
中国大陆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可能基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术写作训练,学生的论文写作方式与技巧大多归属于一般中文写作,甚至有人在撰写论文时漫无目的地信笔涂鸦,信马由缰,各种率性、任性不一而足。写作方式方法花样百出,基本上无规律可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的第一大国,但另一方面高影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质”和“量”都始终没有挤进世界强国家之列。而在欧美或中国香港等地区的高校中,学术训练与文献检索课程属于必修课,分为初中高三级。这样的课程教育缺失,是否与上述结果相关呢?曾经有学者公开叫板中国高校的学报,称之为学术垃圾。此言过激,但是,每年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教师和研究员产出的大量论文,是不是有学术垃圾的嫌疑呢?如果不能做出明确否定的答案,那么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使自己的文字不成为垃圾[3]。
要想成为一篇容易被刊用的论文,文字表达是关键。自然科学要求有严谨的科学证明过程和真实的实验数据,表述清楚、明白、准确为主要标准,但文字的力量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还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纵横家,他们都强调沟通与说服,是在用言说的功能达成一定的社会效果。对于科学的阐述与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作者们应该多用点心,好好地将文字表达的功夫做得更足。一篇文章词不达意,或者在语言表达上晦涩难懂,让人“惨不忍读”的论文是没有希望得到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可的。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表现,有些文章整体上不错,但个别表达不尽如人意。例如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在近期投给编辑部的文章中写道:“为了弥补我国当前科学研究西方科研发达国家的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编辑将其加工为“为了消除我国当前科学研究与西方科研发达国家的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文字通顺多了。又如,有文稿写道:“笔者试图从更加细微的视域对本论题之效力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编辑将其加工修改为“更加微观的视域”。“视域”显然是指一个范围,有宏观或微观之分,应该没有细微或不细微之别。
这些只是对于修辞搭配方面缺陷的一种表现,在更多的时候,文字表达的局限为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公式和数字用法方面的差错,全国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会同期刊协会每年进行一次期刊编校质量考核或者每两年进行一次期刊综合质量考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编辑质量,而编辑质量中文字差错率是一项重要指标,这是针对所有编辑人员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选择文章时,一定会选择文从字顺、表达规范的论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公布的期刊综合质量体系的量化指标,论文的学术内容与表达方式的评价权重指数一般设置为60%和40%,可见文字表达对于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意义。
在中文语境中,正如人们常说的中文比西方文字更加博大精深,西方文字仅仅是一种发音的记录符号而已,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除了上述4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这就是我国古代对造字法的“六书”。汉字还通过书法的方式,表达书写人的胸襟、情怀和人文精神,这是西方文字所不能够望其项背的,有人举出西方也有花体字母,但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规范化的印刷字体,没有个性,他们也早已不用,当然更不能与中国书法相提并论。精道传神的文字往往会为学术思想的传播插上翅膀,更为编辑和学者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产生良好的助推作用。美好的文字表达就如英俊的面孔和美妙的身姿,那就是一种科学与学术之美,世人共求。
3 论文撰写的学术规范与诚信道德
学术与撰写规范对于增加文章的学术美感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规范的学术著录和引证让研究者能够追本溯源,增强文章的学术公信力[4-7]。但是就学术共同体而言,在此强调学术规范的更深层次含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能够有序进行,通过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和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鼓励科学研究,增加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有利于增强学术共同体的道德操守,理顺学术秩序,维护学术生态圈的合理平衡,预防和化解各种学术利益纷争。
三是合理调整相关利益。比如申报学位职称、项目结题、申报科研奖励、申报课题和学科评估,都必须以学术规范和学术操守为基准。没有一个公平的学术环境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巨额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就很难谈得上合理合法,而无序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必然无助于科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对于期刊论文来讲,遵守学术规范还有利于作者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之间建立一种互信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科研诚信作为学术出版的基石,这也可谓科学备忘、学术积累、文明传承、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基石。
由于中国知网所集成的“科学和学术文献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功能上空前强大,因此涉嫌抄袭的论文是做无用功,此路不通!编辑在初审中首先淘汰的就是那些文字重复率超标的论文。
曾在《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任过编辑的张小强博士说得好,有瑕疵的论文需要化妆,再差一点的论文只好去美容。那么,更差的论文,只好去整容。最差的论文以上办法都不适用,只好重新“转世投胎”。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比喻。希望作者的论文,都不被核心期刊编辑或者审稿专家枪毙,毕竟重新“投胎”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知识生产来说,选题、文字、规范这3道工序能够增加科学与学术论文的美誉度,以尽可能获得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认同,从而减少被拒的可能性,有效地提高投稿的成功率。
[1] 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J].红旗文稿,2012(13):4-7
ZHANG Z Z.Academic Discourse Right Promotion and China’s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J].Red Flag Manuscript,2012(13):4-7
[2] 王兆璟.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国经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3):1-6
WANG Z J.Chinese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since Reform and Open-up[J].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2,49(3):1-6
[3] 曹立新.高校学报成为学术垃圾的生产基地[J].中国新闻周刊,2007,42(7):97-98
CAO L X.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 the Production Basis of Academic Garbage[J].China News Weekly,2007,42(7):97-98
[4] 王慧君.论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39-141
WANG H J.Academic Standard Construction for Academic Thesis[J].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8,29(3):139-141
[5] 周白瑜,段春波,于普林.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编辑之友,2013(4):35-37
ZHOU B Y,DUAN C B,YU P L.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ac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at Media Integration Era[J].Editorial Friend,2013,(4):35-37
[6] 刘结玲.媒体融合研究新进展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4):1-2
LIU J L.Review of New Progress in Media Integration Research[J].China Me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4):1-2
[7] 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我国自引率不同的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特征的对照研究[J].编辑学报,2011,23(1):25-28
LIU X L,FANG H L,ZHOU Z X.Contrast Research on Literature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with Different Self-citing Rates[J].Editorial Journal,2011,23(1):25-28
责任编辑:罗姗姗
Analysis of Manuscript Contribution Success Rate Based on Manuscript Examination Experts and Editors
ZHOU Jiang-chuan1,2
(1.Editorial Office, Journal of Weaponry Equipment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54, China; 2. Periodical Co.,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can certainly be approved by manuscript examination experts and editors, academic manuscript examination has a process of confirmation and approval, based on knowledge production, such three processes as subject selection, words and standard can increase the beauty of scientific and academic thesis in order to rapidly get approved by manuscript examination experts and editors so that the possibility for reject is reduc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rate of manuscript contribution effect and succes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preciseness of words expres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when a thesis is writing. Based on tha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topic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how to effectively establish the subject selection direction of academic thesis, then how to appropriately use words expression and description for academic results and finally discussion on academic standard and credit as well as morality in manuscript preparation.
manuscript examination; editor; manuscript contribution; success rate
2017-02-21;
2017-03-19.
周江川(1964-),男,四川高县人,副编审,从事编辑学与期刊出版管理研究.
10.16055/j.issn.1672-058X.2017.0004.026
G232
A
1672-058X(2017)04-0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