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甘肃山洪灾害防治效果评价

2017-03-22刘佳莉金彦兆梁仲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年2期
关键词:山洪防汛甘肃省

刘佳莉,周 宏,王 英,金彦兆,李 莉,梁仲锷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地形破碎,沟豁纵横,山大沟深,加之降水稀少,植被稀疏,荒山秃岭,在暴雨条件下,易于产生山洪泥石流。全省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频发多发,导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超过60 a以来,全省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29.4 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501 万hm2、成灾343 万hm2,受灾人口3 749 万人,因灾死亡7 732 人,倒塌房屋71万间,其中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70%。尤其是2010年8月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2年岷县“5.12”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2013年天水“7.25”暴雨地质灾害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与基础设施的巨大损失。甘肃省山洪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是全国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地区之一。因此山洪灾害防御是甘肃省防洪减灾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主动应对山洪灾害,最大可能减轻洪灾损失,近年来,国家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尤其重视。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与国家同步,甘肃省2009年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2010-2012年开展了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简称第1期项目),2013-2015年开展了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简称第2期项目),截止2015年底,全省已完成为期6 a的2期项目,基本建设完成了覆盖全省83个县(市、区)山洪防治区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在山洪灾害防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1,2]。

1 甘肃省暴雨洪水类型、分布及特点

1.1 暴雨类型

甘肃省的暴雨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即锋面或涡切变型暴雨、雷阵雨型暴雨、混合型暴雨。锋面或涡切变型暴雨的主要特点是笼罩面积大,历时长,强度变化较平缓。雷阵雨型暴雨的主要特点是雨量集中,强度大,笼罩面积小,历时短。混合型暴雨兼有以上2种类型的特点,一般是主要降雨历时短,强度大,雨量集中,整场降雨历时、笼罩面积介于2者之间。

1.2 时空分布特征

甘肃省暴雨一般发生在5-9月,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据100多个雨量站资料分析,每年5月降水量开始有显著增加,暴雨也随之发生;6-9月降水量最大,约占全年的70%~80%;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其间发生暴雨的次数最多,量级最大。从空间分布特征看,甘肃省暴雨在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山区多、平原区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山区的降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按照历史洪水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分布规律,结合地理地形和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甘肃有4个重点易灾河段和9个局部洪水易发区。4个重点易灾河段是:黄河兰州段,渭河天水段,白龙江武都段,石羊河武威段。9个局部洪水易发区是:古浪县土门、大靖一带,兰州市南北山洪沟道,洮河、大夏河下游,蒲河、马莲河流域,平凉城周围,渭河陇西至元龙段,岷江宕昌附近,白龙江两河口至临江段以及北峪河流域。

1.3 暴雨洪水灾害特点

全省局地暴雨洪水灾害分布范围广、笼罩面积小、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发生机会多、破坏力强、防御难,常在很短时间内造成雨区毁灭性灾害。中等历时暴雨洪水持续时间一般3~15 d,笼罩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公里以上。长历时大洪水灾害,由大片地区连续多次暴雨组合产生的洪水,降雨持续时间可达1~2个月,具有雨区范围大、洪水过程长、造成灾害严重等特点。洪水过后农田受灾,设施被冲毁,交通及通信中断,人员及家畜伤亡。中等历时洪水、长历时大洪水虽然灾害严重,但洪水历时长、流程长,如果做好水文监测和预报,组织好抗洪抢险,洪水灾害是可以大大减少的[3]。

1.4 典型山洪灾害事件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 463人,失踪302人,累计门诊人数2 244人。

2 甘肃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6 a建设,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包括:全省83个县(市、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已建非工程措施进行补充完善、14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等,完成投资11亿元。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甘肃省防治区面积、区内人口、小流域数量以及危险区范围和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乡镇、行政村、人口数量等;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使预警信息至少可以发送到行政村一级。共建设监测预警平台83个,自动雨量监测站4 018个,自动水位监测站238个,接入气象部门站点306个,图像监测站313个,视频监测站134个,无线预警广播10 989处,简易雨量站5 392个,简易水位站1 856个,简易雨量报警器6 629个,手摇报警器11 850个,铜锣15 755套,高音喇叭679个;组织防治区内各县、乡、村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完成83个县,1 114个乡镇,7 519个行政村,4 046个企事业单位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开展了大量宣传、培训、演练工作,使防治区群众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防范意识,在近年发生的几次山洪灾害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6]。

3 山洪灾害防治综合指标体系

3.1 指标选取

根据国家抗旱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技术要求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建设内容,并结合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的实际,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监测系统完善、预警系统完善、群防群测体系完善、山洪沟道治理5个目标因子和各目标因子控制的37个具体目标构成。该指标体系非常全面地涵盖了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所涉及的全部指标[7-10],见表2。

表1 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现状Tab.1 The situation of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projects in Gansu

续表1 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现状

3.2 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综合指标对比分析法。根据国家防办、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项目组以及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消化、分析、总结,凝练出各个相应具体目标以及每个目标的国家建设技术标准或要求;再通过对全省2010年以来的2期项目建设实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采用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37个具体目标以及5个分项目标的完成达标情况,并进行综合效果评价。

4 甘肃山洪灾害防治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效果评价分析,从表2中可得出,项目实施的总体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2 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评价指标及建设效果评价Tab.2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evaluation in Gansu

续表2 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评价指标及建设效果评价表

(1)完成了甘肃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任务。收集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所需各类基础数据,初步查清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小流域基本特征和暴雨特性;完成了83个县(市、区)的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涉水工程补充调查、历史山洪灾害调查,以及25 287个自然村的社会经济调查,并对25 287个自然村的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进行了详查;掌握了人员分布、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等情况;完成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14.32 万km2,评价防治区10 649个重点沿河村落的防洪现状,划定了山洪灾害危险区,明确了转移路线和临时避险点,确定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但调查评价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率定和复核。

(2)基本形成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系统。共建设完成83个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与省、地市防汛计算机网络和视频会商的互联互通;完成14个市级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山洪灾害防治技术体系;自动雨量、水位站点建设密度为每个站控制面积31 km2,符合1个/(30 km2)的国家求建设标准,图像及视频监测站基本达标。但存在问题是:山洪灾害监测系统省市级完成了信息数据共享,但以县为单位尚未完成,因此尚不能实现省、市、县3级之间全面信息、数据共享;部分山洪监测设备通供电系统已经运行5 a左右,设备和配件老化或损毁等问题突出,导致监测系统保证率低、供电能力不足。

(3)基本形成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成了基本配套的全省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其中每个受威胁的行政村分别配置无线预警广播1.35个,达到了1个/行政村的标准;其他站点的配置为每个行政村简易雨量站0.66个、简易水位站0.23个、简易雨量报警器0.82个、手摇报警器0.47个、锣鼓等0.62套的标准,均不满足每个自然村1个的标准。可见全省范围内的预警系统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部分重点区域、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尚未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预警能力明显不足。

(4)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省山洪灾害防治群防群测体系。完成了所有83个县及其乡村3级预案,分别达到了1个/县、1个/受威胁乡镇、1个/受威胁行政村的标准,而企(事)业单位由于受投资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平均为0.52个/单位,未能达标。组织省市级宣传达到了1次/省和1次/市的标准要求,县级宣传中警示牌制作为每个沿河村落、重要城镇、重要集镇安置0.9块,基本达到1个的标准;宣传栏为每个受山洪威胁行政村0.83个,未能达到1个的标准;明白卡发放为受山洪威胁居民户每户1.88张,达到1张标准;宣传手册发放为受山洪威胁居民户及每个企事业单位平均1.87册,达到了1张的标准;光盘、录音带发放为受威胁的乡镇和行政村平均3.1个,达到2个的标准;组织培训为省级336 人·d,市级1 968 人·d,均达到标准;组织演练每个受威胁的乡镇1.02次,达到1次的标准。其中警示牌、宣传栏设置相对不足,其他均超标准完成。

(5)初步进行了重点山洪沟道治理。通过2013-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建设实施,已经完成了14条山洪沟道治理。通过采取护岸、排洪渠和疏挖等工程措施,提高山洪沟两岸城镇、集中居民点等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抗冲防护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河道的清淤整治,使已建成沟道防洪抗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已列入《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中的27条治理任务,由于资金限制,目前完成不到20%,仍需持续开展新一轮治理。

总之,通过全省近6 a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比较系统地建设了适合甘肃省省情的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填补了甘肃省多年以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空白,同时,延伸和扩展了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显著提升了甘肃省基层防汛决策指挥能力,探索了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特点,完成了14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构建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技术标准体系,发掘了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带动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奠定了甘肃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5 结 语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2010年以来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情况及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的由5个目标因子和37个具体目标构成的山洪灾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进行实例效果评价,为类似项目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总体来看,近年来,虽受特殊地形和气候影响,甘肃局地暴雨强度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但全省各地利用已建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监测到点、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在历次汛期强降水中,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2014 年 6月 18 日至 19 日,定西市岷县突降暴雨,省抗旱防汛指挥部通过通知、短信、广播电视发出预警,紧急转移3 517户12 321人,未造成人员伤亡,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2015年由于全省各地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利用已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及时预警,有效避险,全年未发生山洪灾害人员伤亡事件,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效果显著。

[1] 合秉顺,黄先龙,郭 良.我国山洪灾害防治路线与核心建设内容[J].中国抗旱防汛,2012,22(5):19-22.

[2] 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R].兰州: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2013- 06.

[3] 刘佳莉,金彦兆,涂 勇,等.甘肃省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R].兰州: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13-12.

[4] 刘佳莉,金彦兆,涂 勇,等.甘肃省2014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R].兰州: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14-12.

[5] 刘佳莉,金彦兆,涂 勇,等.甘肃省2015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R].兰州: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15- 03.

[6] 刘佳莉,金彦兆,周 宏,等.甘肃省2016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R].兰州: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16- 01.

[7]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山洪灾害调查技术要求[R].北京: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14- 08.

[8]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R].北京: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14- 08.

[9]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技术要求[R].北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2013- 09.

[10]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R].北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2013- 09.

猜你喜欢

山洪防汛甘肃省
夏季防洪防汛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防汛当前莫添乱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优雅地表达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山洪灾害调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