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仿真在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应用

2017-03-22吕庆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虚拟仿真

吕庆梅

【摘要】采用虚拟仿真将突破传统实验箱实验的局限性,打破了以往固定模式的实验方式,实验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加强,本文介绍了基于SystemView和Simulink的两种仿真实验,设计了两种数字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模型与理论模型相对应,既可以加强学生对通信系统的整体理解,又弥补了验证性实验的不足,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通信原理 虚拟仿真 SystemView Simulink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4-01

1.引言

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国内外高校中,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简化了数学推导,对原理、公式推导的思路予以阐述,注重结论的物理意义和理解,采用系统模型、系统的观点,为了加强学生对整体系统的理解,都会加入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以实验箱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在设计性和创新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实验箱与通信系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箱完成验证性实验,在掌握基础实验后,通过仿真软件完成综合性和设计性。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仿真实验不受实验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仿真软件,改变以往采用实验箱的单一模式的实验,通过仿真减少在现实实验箱中诸多不确定因素,极大的提高实验准确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实验平台。

2.基于SystemView 的通信系统仿真

SystemView软件用模块小部件进行相对应的仿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对每个小部件内部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实现仿真,以DPSK调制解调仿真为例,只要在SystemView模块库里选择相应的虚拟部件,并对选择的虚拟部件配置合适的参数,然后按照原理图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即可进行仿真,并可在每个模块后面连接观察设备,观察输出结果,修改参数配置,直到仿真成功,通过在库中选择虚拟模块和对其参数进行配置,再到连接及观察各个点后面的输出结果,可加深学生对整个系统的认识,提高其设计能力。

图1是对DPSK调制解调的仿真模型图, DPSK在调制前,需进行码变换,在解调端,采用的是差分相关解调法,所以,在解调端,不需进行码反变换,直接输出解调信号。通过观察个点的输出波形,学生将清楚的掌握整个DPSK调制解调的全过程,图2是DPSK各个点输出信号波形图,依此为:DPSK调制信号,解调信号。

3.基于Sim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通过对Simulink 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块以及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利用simulink可实现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其仿真系统可分为三部分:基本通信模块的设计、通信系统的搭建、综合仿真系统。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整体通信系统的认识,还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箱的不足,可灵活的利用控件完成各种模型的仿真。以FSK调制解调为例,其仿真框图如图3所示,

在上图的基础上,对一些模块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实现仿真,其部分仿真结果输出如图3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在模型中加入了高斯白噪声,使模拟环境更加和模型环境接近,同时,也可以添加其他观察设备,如频谱分析仪,或者设置信噪比,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对输出的影响,这些方面是实验箱无法达到的,可大大弥补实验箱带来的不足,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通信系统知识。

4.结束

在通信原理实验中,加入了虚拟仿真内容,使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上更加灵活多样,摆脱了实验箱操作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更加灵活的设计仿真模型,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摆脱了实验场地的限制,不受仪器操纵失误等因素影响,实验更加便捷可靠,可观察到实验箱所观察不到的一些现象。可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弥补了实验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樊昌信.通信原理[M].第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邵玉斌.SystemView 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267-268.

[4]孫屹.SystemViewt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虚拟仿真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