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在高考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017-03-22孙加云
孙加云
【摘要】地理学科高考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具有“运用和调运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基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训练不全面、不到位,就谈不上其他三项能力,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学生考试的得分情况。
【关键词】地理信息 高考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60-02
1.高考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依据多年高三教学实践掌握的学生答题情况,地理学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审题不仔细,读不懂题意,只顾答题不审题,不能提取有效信息;只读文字不读图,图感差,读图获取信息、结合材料分析问题不全面;概念不清、逻辑不清答不准,描述不准确,回答问题找不到点,专业术语不准确;没有构建清晰知识框架,知识孤立不联系,知识迁移及综合分析能力不强;死记硬背无学科思维,不会灵活运用等问题。
2.高考地理信息特点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高考试题中的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理文字信息、地理图像信息、地理表格信息;高考试题的信息都比较新颖,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要求很高;高考试题一般信息量比较大,相对又复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高考地理试题强调以学生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归纳起来地理试卷呈现信息如下,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提供图表的信息;提供创设情境的信息;提供不完整的信息;提供组合的信息等特点。
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能力的途径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是学好地理、答好试题的必备环解,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高考真题的训练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能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3.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表述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是考生获取答题信息的重要途径,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即文字中的“关键词语”或“中心词”。
高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往往提供了很多材料,并且往往每一个材料都设有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直接来自材料,有的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获取。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材料,找到其可能包含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加以分析,才能抓住答题的关键。
3.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2.1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地理图像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会读图、读懂图是解答地理试题的关键。读图既要把握不同图的特征,同时也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读图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像信息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的步骤。
3.2.2从表格中获取信息
表格是地理統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解答时要注意表格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纵横的变化,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
3.2.3从常考地理图表获取信息
高考试题常考的地理图表较多,有光照图、等值线图、区域图、统计图等,不同的图形判读的方法技巧不同,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要通过对具体情境地理图表分析来实现,从中提炼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方法,让学生得到认识能力的升华和思维能力的飞跃。
3.3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示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为解答问题提供具有限制性的词语,这是设问信息最重要的表现,切不可掉以轻心。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
总之,学生要在高考题中快速、全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需要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地理内容的知识结构。形成内化了的、清晰的地理知识结构,是对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分析与整合的前提,在试题提供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可能提炼出重要的、关键的信息,也才能分析地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整合。
4.实践成效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在教学过程养成良好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教师要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在熟悉研读教材、课标、考纲的基础上提炼构建整个高中主干知识体系,帮组学生夯实基础;认真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寻找命题信息变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构建思维模型。教师具有这样良好的学科素养,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