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2赵颖
赵颖
【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层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指出分层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式,以期能够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关键词】分层式教学 高职 计算机教学 必要性 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29-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低,所以,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立足于市场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合理制定培养计划,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再加上学生专业特点的差异,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分层式就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1]。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灌输理论知识,讲解操作技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利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分层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式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基础,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运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时,计算机教师应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针对性。计算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实际操作能力较强;B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际操作能力一般;C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对于A层次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A层次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对于B层次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计算机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分层设计教学内容
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之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计算机教师可以要求A层次的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计算机,以提高A层次学生和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教师可以要求B层次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能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和传输信息;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其学习兴趣,要求其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整体的计算机水平。
3.总结
总而言之,分层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針对性,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运用分层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贵敏.分层教学在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2:8094-8095+8097.
[2]朱莉莉,胡春艳.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