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抒情民国

2017-03-22王德威

南方文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朱雀民国抒情

王德威

葛亮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谜鸦》《七声》,有世故练达的故事,也有简净清朗的叙事,已经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小说家的造像。2009年,他推出第一部长篇《朱雀》,纵写南京现代史里的盛世流离,细密缠绵,并且点染出宿命色彩,是近年少数关于城市历史的野心之作。

葛亮新作《北鸢》耗时七年完成,描写民国的风雅和动荡,人物细腻典雅,情节错落有致,收放之间,恰如贯穿全作的风筝意象。如同《朱雀》,《北鸢》仍然充满传奇色彩。家族的兴衰、时代的动荡、乱世的情爱无一不备。不同的是,抒情意境大为提升。葛亮这回沉住气,写出一种想象的民国丰采,暗藏其中的凶险,以及终将来到的历史嬗变。以淡笔写深情,他的努力跃然纸上,必须给予肯定。

全书男女主角两条线索交错展开。比较起来,文笙部分比重稍重,因为设定这一人物内敛寡言,更需要作者的慧心,凸显他经历人生转折的动机和情绪,尤其是他左转的部分。仁桢是理想的民国女子,她聪慧大度的“范儿”,写来是要让读者心向往之的。

文笙、仁桢两人的因缘当然动人,但就像故事篇首暗示,他们注定历经沧桑。《北鳶》后半段的节奏由徐而蹙,呼应了时代的脉动。尤其到了上海部分,故事急转直下,戛然而止,留下许多线索余韵。事实上,细心的读者在小说的开端部分,已经可以意会到文笙、仁桢日后的遭遇。小说结尾呼应小说开端文笙个人出生的背景,不容错过。

《北鸢》的故事完而未完,而哪一个时代的故事又有必定的结局?唯有蓦然回首,往事历历,犹如断线远扬的风筝,忽远忽近,带来无限顾盼期望,终究怅然消失。作为小说家,葛亮写出了一个瑰奇的时代故事,他自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时代故事。

历经《朱雀》《北鸢》两部长篇小说,一种属于葛亮的叙事抒情的风格,已经隐然成形。当代作家竞以创新突破为能事,葛亮反其道而行,他遥想父祖辈的风华与沧桑,经营既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他的小说美学以及历史情怀独树一帜,未来的成就必可期盼。

猜你喜欢

朱雀民国抒情
乌衣巷
母鸡
会抒情的灰绿
撕掉“神兽”标签的朱雀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约会
秘密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