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2017-03-22刘昌英
刘昌英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05-01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每个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捷径。
阅读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的难点,由于幼儿认识的字不多,读图能力有限,又不理解老师的讲解,对阅读教学不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浅顯易懂,深受幼儿的喜爱。
我在向幼儿介绍绘本 “这是谁的脚踏车”时, 先下载了电子版绘本故事书——“这是谁的脚踏车”,然后又制作成幻灯片,再和幼儿一起逐页欣赏阅读,教师和幼儿一起来看、一起来猜,一个又一个的脚踏车究竟是哪个动物的?它们的脚踏车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故事一开始,一个小男孩骑着脚踏车在草原上驰骋,忽然,他看到一辆好长好长的怪脚踏车, 小男孩不禁问:“这是谁的脚踏车呢?”从“这是我的脚踏车”到接下来“这一辆是谁的脚踏车呢?”作者领着小读者由一个熟悉的经验进入一个谜题,刺激孩子的思考和疑问后,再给一个令人惊讶的谜底,接着由谜底再引出下一个谜题,这本书就是在这样一个连一个的结构中完成的。在一页一页翻开的过程中,每一个谜面都不是让孩子瞎猜的,而是根据画面上造型独特、设计很有创意的脚踏车去推测它的主人。随着各式各样的脚踏车出现,谜底也一一揭晓,不同的动物因着体型和习性的差异,各自拥有独一无二的脚踏车。最后还设计了延伸活动——“我来设计脚踏车”,活动中,他们能够大胆设计自己喜欢的脚踏车。同时,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与此相关的阅读活动还有“逃家小兔”、“蚯蚓的日记”、“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鳄鱼爱上长颈鹿”等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语言阅读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记住故事情节,还能很快掌握故事中丰富的语言,而且对幼儿在绘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真是一举多得。
幼儿园教学中,各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节音乐课,也许蕴含着科学道理,一堂语言课,或许渗透着自然科学知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实际教学中,喜欢将各科教学揉合在一起。在教唱歌曲“家”时,先教幼儿观看图片,丰富幼儿的语言——认识大海、森林、乌云、石油、蘑菇、雨点、鱼,再让幼儿讨论:鱼儿的家在哪里?石油的家在哪里? 通过认识、讨论、总结这些环节,幼儿就能够熟练掌握歌词,教唱歌曲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如学习儿歌“骆驼”——“我的家在沙漠,两座大山背上驮,及耐渴又耐饿,我的名字叫骆驼。”幼儿学念儿歌很快,但对其内容的理解很肤浅,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更多的知识,我和有一起观看骆驼的生活图片,让幼儿对学习儿歌更加感兴趣。最后,结合图片、一边观看一边讲解骆驼的生活习性、特殊本领——骆驼这种动物,对人非常忠诚,它和其它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骆驼还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教学形式,幼儿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有时候,幼儿也会产生制作教学片的愿望,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将活动主题转移到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上来,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我教幼儿跟我读,刚读了两遍,就听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画我的影子”。于是,我就和大家放下课本,每人拿一截粉笔,一起到操场上去玩“画影子”的游戏,大家自由结伴,互相画影子,我就拿着照相机拍照片。接下来又开展“找影子”活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操场上、夜色下、路灯下;我把幼儿的活动制作成幻灯片,指导幼儿讨论对影子的体验,如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影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还见过哪些影子?最后还提出来问题——你会让影子消失吗?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尝试,我觉得幼儿的变化很大,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积极、兴奋、愉快的心情,对活动的兴趣浓厚,愿意和老师互动,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