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作业指导书在生产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2017-03-22李媛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指导

李媛

摘要: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指导者对作业人员进行的标准化作业的正确指导,是为保证过程受控而制定的程序,是规定生产作业活动的途径、要求与方法的最细化和具体的操作性文件。为规范并指导生产制造企业一线操作岗位的日常工作,将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作业指导书 操作岗位 指导

一、研究背景

生產企业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管理要求,为使一线操作岗位员工队伍能够快速深化对新设备的学习了解和应用识别,优先掌握新工艺技术,降低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确保新设备的效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亟需有效的作业指导书对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作出快速而精准的指导,以规范该部分群体的日常工作,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生产操作队伍。

二、研究意义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日常工作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基本作业程序相对比较稳定;操作人员会发生频繁的岗位变动。因此,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避免因人员的流动而造成的经验流失。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文件,是企业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数据,能够将企业积累下来的大量技术以及经验记录下来,避免因人员的流动而使其流失。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成效。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融合前人宝贵的经验,并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化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步骤等,为日常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有利于企业运行成效的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作业指导书可以更直接、直观地向参培人员表达出该岗位需要做什么、如何做,较传统的师带徒等模式,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及针对性,是新入岗人员的有效培训方式。

(四)有利于防止差错性工作的发生。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细节的标准,避免工作互相推诿,杜绝犯错,减少作业过程的差错性工作的发生。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以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各项工作流程及工作程序为主线,深入分析各项工作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的度要便于操作、便于理解,不产生歧义。因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内容完整,客观规范。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遵照现行国家、行业、企业颁布的系列标准,内容清楚、准确、完整、客观、规范,应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对设备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体现作业现场的全方位管理,包括设备操作、工序管理、安全保障、检验标准等内容。

(二)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作业指导书应在生产作业前进行编制,要注重整体策划和设计,通过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各项作业内容,做到作业有程序、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能够让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较为快速、直观地掌握作业标准及规范。

(三)统一标准,持续改进。作业指导书作为ISO体系文件中的三级文件,应与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中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同时,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不断更新,作业指导书应适时进行修订完善,持续改进,始终为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提供指导及服务。

四、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

(一)理论概述

作业指导书是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数量、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文件。针对生产制造企业的一线操作岗位员工,书面化的作业指导书通过可视化管理等精益管理工具的辅助运用,能够用于具体指导企业中流水线作业、机组作业、检验作业等。

(二)模块结构

一份有效、完备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以生产作业的作业顺序为主线进行编制,应包括以下模块:

1.适用范围。明确该作业指导书的适用部门、工序、机组、岗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在作业指导书编制中可以引用的文件(或标准),这些文件(或标准)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

3.岗位基本信息。该模块是确定一个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具体特征,其作用是使在该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员工能对这个工序/机组/岗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项包括工序/机组/岗位名称、岗位序列、任职资格、作业区域、设备工具、岗位活动和程序、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工作权限、工作协作关系等内容。

4.任职资格要求。明确从事该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员工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一项包括学历要求、技能等级要求、从业资格要求、从业经验要求、其他特殊要求等。

5.作业前准备。对作业前的物料/工艺/设备/仪器/人员等准备工作的标准化,以保证生产组织的顺利开展。这一项包括作业前的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准备等几个方面。

6.作业步骤及内容。该模块从实际出发,以正常作业阶段及异常作业阶段为分类,描述了工序/机组/岗位各方面的作业流程、作业内容,并提出了完成的要求及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对异常作业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及具体分析。

7.作业完成阶段。具体对作业完成阶段的物料/工艺/设备/仪器/人员等结束工作进行标准化,以顺利结束生产作业。

8.工艺、质量要求及重要数据。员工应当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基本参数,掌握了操作规程,才能做到正确的操作;同时,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工艺、质量要求及重要数据进行核实并记录,以指导员工的生产作业。

9.相关流程(图)。明确该工序/机组/岗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作业流程、工艺流程等,并一并列出流程的操作标准、操作步骤和方法等。

10.注意事项。该模块描述生产设备、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职责。这一项包括现场、安全、设备维保、危险有害因素防控等内容。

11.操作图示。该模块对生产设备的操作区域、按钮等进行实物显示,更为直观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这一项包括设备实物图、教程图等。

12.输出图示。对该工序/机组/岗位的最终输出进行实物显示,更为直观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这一项包括半成品/成品图示(含标识)等。

13.检查与考核。对该工序/机组/岗位的操作人员提出具体的检查与考核依据、考核指标等。

以上内容均可以根据操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便于增强可操作性,对一线操作岗位工作有更好的指导性。

五、本文的创新

(一)本文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以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作业前、中、后为逻辑进行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是现场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本文在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中,创新性地提出设备实物图、半成品/成品输出图的展示,更为清晰、直观地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指导。

六、本文的不足

(一)由于理论研究不可能与工作实际完全符合,所以需要进一步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利用好理论。

(二)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应根据各个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设计,其他相关工作的后续开展和实施将继续检验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并指导该模块的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三)对作业指导书的模块研究旨在:通过进一步完善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作业指导工具,促进生产作业更加有序、高效的进行,同时提高操作员工的绩效表现。但仅依靠作业指导书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应与其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起发挥实际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卷烟厂人力资源科)

猜你喜欢

指导
在朗朗书声中学习语文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