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荷兰:去莱顿大学看郁金香㈠
2017-03-22
从选择莱顿大学开始,直至今日,很多人在听到我的学校名称后第—个反应都是“莱顿大学在哪里”是啊,在众多的欧美国家中,荷兰真的不是留学热门地,尤其还是生物学这样的专业,很多国人根本都不知道莱顿大学的名字。
国内读本科时,我的专业是生物工程,父母希望我能去中科院读研。但我还是想留学,认真向导师请教,导师准荐我去荷兰的莱顿大学。
导师说莱顿大学没有围墙,不同的学院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可以说莱顿这座城市就是莱顿大学本身。莱顿的研究生阶段没有工科和商科的选择,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人文、医学和法学。
虽然我决定听从导师的建议,但当时因为对荷兰以及莱顿知之甚少,只能不断给自己催眠,“郁金香很漂亮啊”“风车美啊”。
大四上半学期,同班同学已经着手准备考研,我却不停地奔走在学院办公室与学校教研室的路上,找导师写推荐信,准备自己的学分绩点,打印各学年的成绩单,找留学中介进行商讨。尽管在之前有过不找中介的想法,但是随后的—系列事情把我搞到焦头烂额,为了确保不出差错,还是找了中介,这样也能省下很多时间备战雅思。
在第二次雅思成绩只有6分的情况下,我收到了莱顿大学生物学专业的offer,学校要求我在7月底前提交自己6.5分的语言成绩,当时距离那个期限不到两个月。为了确保万无—失,我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生活,把自己调整到高三的生活状态,累的时候就把手机里储存的莱顿大学的照片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就差目前的这一点点,这样坚持下去的意识才会更加强烈。
7月中旬我终于拿到了合格的雅思成绩,在给莱顿大学寄国际快递的时候,手抖得差点装不进去。
快门赋予的仪式感
买旅行箱,去大使馆拿证明,规划路线图,找到莱顿大学的聊天群,与朋友临别聚餐……—系列琐碎却又必须的事情—件—件地完成。日子高速地碾过闷热的八月,22年来第一次要走出国门,去—个全然陌生的国度,内心无尽忐忑。好像是—场梦,自己在其中徜徉,却毫无知觉可言。
与父母分别的早晨,耳朵里熟悉的音调语言,在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全部充斥整个脑海,在身体出现失重的感觉后,我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在阿姆斯特丹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在我第三次调整手机时间后,飞机降落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安检,出关,一出机场就看到了已经联系好的室友半夏,尽管耳边充斥着陌生的语言,没有熟悉的故人,可我的疑虑、担忧、恐惧—消而散。
我们坐上了去往莱顿的火车,十分钟的车程没有给我缓冲的机会,我被时间迅猛地拉到即将生活的城市,眼前的莱顿被夜色笼罩,人声,极具温情。
我拿出手机给夜色中发光的火车站拍照,突然觉得这像是—种仪式,快门按下去的那一刻,我的未来被快速翻开了新篇章。
把自己交给一座城市
在出国前的倒数第三天,我收到了学校的—封邮件。邮件说学校公寓因为整修,暂时无法提供住宿房间。我联系到即将与我成为室友的姑娘半夏,问她打算怎么办,毕竟我们到荷兰后要再过15天才正式开学,半夏说她认识的—个学姐那里还有一间空房,离学校不远,我们可以借住在她那里。
学姐住在莱顿市中心的—处公寓,她与三个人—起合租—套房,因为其中的—个人出去旅行,于是她的房间便成为了我们的临时落脚点,出于礼貌我们两个人决定睡在地板上,因为行李很多,所以最后留给我们两个人的地方也不足—张床的空间,但依旧觉得庆幸,总算是没有流落街头。
学姐是学建筑的,和我们打过招呼后便急匆匆鉆进屋子里画图。半夏和我—样也学生物,在国内工作两年后才出国,所以现在已经27岁了。我暗暗敬佩她的勇气,在我印象中,27岁的姑娘大多已经结婚,安分工作,很少有像她这样有勇气的,敢于放弃现有的安定生活。
因为时差的缘故,第二天醒来已经将近下午一点。恰好赶上周三,学姐便带着我们去体验地道的荷兰Open market。
Open market,每周只有周三和周六才会有,它开设在莱顿市的运河两岸,规模和形式大概相当于国内的普通菜市场。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在这里都能买到,还有荷兰最著名的小吃——生鲱鱼,配上洋葱末和腌黄瓜,用手捏着鱼尾巴直接整条吞下去是最正宗的吃法。
安静的街道、昏黄的光线、悠闲的荷兰人、红色瓦片的房屋、绚烂的自行车、路旁浓密的树木与不期而至迷蒙的雨天……这是Open market给我的印象,也是接下来十几天里莱顿给我的印象。这十几天,是一个以不同的身份了解这里的契机,一个慢慢把自己交给这座城市的过渡,是我的异国求学生涯的序幕。
雨天的拥抱是生活赐予的惊喜
莱顿是—座阴雨的小城,尤其是八月入秋后,阳光更是少见,几乎每天醒来都能看到潮湿的地面。街上很少,间或看到带看Baby玩耍的年轻妈妈,都会带着欣喜的神情与她们问好。
因为学校的各个学院分散在这座城市的角落,所以很难见到国内很多学生挤入一座教学楼的景象,非常清净。
雨水总会不期而至,遵从师哥的建议,从国内备足了帽衫和帽子,以及大量塑料制品的书袋,这样就省去了麻烦与重量。
我原本是一个讨厌下雨的人,但来到莱顿后完全逆转了对雨天的印象。这里的雨天很美,在氤氲的薄雾中总能看到—抹抹的绿与红,一簇又—簇地映进眼帘,美到心醉。偶尔碰到熟人开心的问好与拥抱,都是生活赐予我的惊喜。
学校选课分为两种,一种是Full time选课,连续上一个月的课,中途没有休息,作业与复习都是课下自己找时间来准备,课程结束的第二天就会参加考试,这其中的水深火热,只有过来人才能深刻感受。刚来学校时,我因为不太清楚这种模式而选了太多full time的课程,多亏师姐提醒,才在选课系统关闭前的几个小时内删掉。
第二种选课方式与国内大学选修课的方式类似,课程的持续时间有一个学期,每个礼拜会定时上一到两节,有固定的教室与老师,作业负担与学业压力会比第一种小很多。你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如果觉得很重要,还可以选择用录音笔录下老师的课。
看书、听讲、写论文做作业、手忙脚乱准备Presentation(课堂作业答辩),在考试周与临时考试中熬夜与喝咖啡,泡在实验室与再熬夜,偶尔为国内的朋友寄天价的国际快递,与父母视频。这就是我的校园生活,或许也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