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工人在永新电厂“加油干”(追踪一带一路项目)
2017-03-22刘刚
本报驻越南特派记者 刘刚
在越南,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项目当属永新燃煤电厂一期。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胡锁锦曾表示,永新燃煤电厂一期是践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已经被列入中越经贸合作重点项目清单。而在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同样受到关注,电厂建成后,预计将极大缓解越南南部重点经济区的“电荒”问题。《环球时报》记者近日来到该项目的施工现场,和中越两国工人一起生活,近距离观察中企如何在异国他乡搞建设。
十年磨一剑
1000多公里,在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不足以称为距离。但《环球时报》记者从越南首都河内乘一个半小时飞机,抵达越南中部庆和省金兰机场,再换乘汽车颠簸两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位于越南平顺省绥丰县永新乡的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指挥部。未进入施工现场,就已强烈感受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易。
据记者了解,永新燃煤电厂一期是中企首个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投资模式的项目,将建设规模为两台60万千瓦级超临界燃煤机组。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预计总投资17.55亿美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和越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按照55%、40%和5%的股比投资。项目建设总承包商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项目建设期4年,特许运营期25年,运营期满后将无偿移交给越南政府。预计两台机组将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投运。
南方电网国际公司越南办事处主任黄济中是亲眼“看着项目长大”的。从有合作意向,到开工建设,永新燃煤电厂一期前期筹备就用了将近10年。黄济中从2006年开始,就参与项目的选址考察,直到2013年2月才完成项目合同谈判。2013年10月,项目获得投资许可证。2015年7月在河内举行项目开工建设揭幕仪式。
高标准、严要求
记者到达施工现场当天上午,项目总承包商联合体工程部经理梁文炯、总承包联合体行政部詹俊能正要进入施工现场,记者立即跟随这两位中方建设者,深入施工核心区域。
进入施工现场并不容易,“关卡”很多,“门槛”很高。詹俊能给记者带了一双施工专业用鞋。外观酷似普通皮靴,但穿上后,平时轻松的步子瞬间变得沉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穿上这种专业用鞋,以避免或减少可能出现的坠落物、钉子等对脚的伤害。中越两国建设者每天都要穿上这种鞋在工地上走数万步。
梁文炯和詹俊能来到安全镜前,仔细检查专业用鞋、安全帽等是否按规范穿戴。记者也走到一面安全镜前“照葫芦画瓢”。全部合格后,把守在工地门口的越方保安,检查完证件后才予以放行。
进入工地,距离地面20厘米高、约10厘米宽的“独木桥”吸引记者注意。梁文炯和詹俊能依次快速从“独木桥”上走过。梁文炯告诉记者,每天上岗前,都会对两国施工人员进行“独木桥”等测试,需平稳正常通过,才表明当前精神状态良好,满足现场作业要求。这些小测试有助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两国建设者的生命安全。
记者跟随梁文炯和詹俊能来到生产管理区施工现场了解进度。现场工程师蔡超来自中国湖北,肤色被晒得和越南本地施工人员没有分别。蔡超告诉记者:“强紫外线是我们在这里施工要过的第一关。”平顺省位于越南中南部,光照强烈。独特的气候条件也给中国建设者带来不少挑战。
越南建设者对中国同行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颇为敬佩。从越南南部同塔省来此打工的越南人黎文多告诉记者:“中方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有时我甚至觉得很吃力,但我会继续努力,多学多看,提高技能,把活做好。”
走出去、融进去
结束在施工现场的工作后,记者跟着詹俊能来到项目办公大厅。这里既有中国员工,也有越南员工,有的在认真核对数据和图纸,有的在进行对内对外联络。越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派驻项目代表潘玉锦成告诉记者:“尽管项目处于施工建设阶段,但我们招聘的办公室职员、司机、保安等都是越南人。”
无论是施工现场还是办公区域,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中越工人分工明确,忙而有序。中午,中方人员被大巴一批批从工地上运送到就餐地点,吃完进行简短休息后,继续返回工地奋战。经过一天的辛勤工作,晚餐时间大家格外珍惜。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大家围坐在一起,无话不谈,气氛轻松。
从前期调研到开工建设,永新一期项目有自己的经验。永新一期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联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工程建设能顺利推进,首先得益于两国政府及使领馆高度重视,为项目解决许多困难。中越股东方强强联手,加上项目选择的参建单位都是代表中国电力建设先进技术水平的优秀企业,项目本身管理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到目前建设成效显著。陈联清特别提到,公司还主动加强与越南地方政府联系、开展与当地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为项目建设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一些中资企业在越南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本地化这门必修课。以外籍员工管理为例,越南政府对外资企业外籍员工比例有严格规定,投资方在项目展开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要说明将为当地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在项目展开后,官方对外籍普通劳动者人数和入境等严格限制。《环球时报》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外资企业进入越南,由于没有提前做好政策研究,没能及时向越南地方劳动部门申请工作证,被越南主管部门处罚并被当地媒体炒作,教训深刻。▲